首页 > 教育 > 巨婴到底有多可怕?为了满足孩子需求,母亲摘肾脏后身亡

巨婴到底有多可怕?为了满足孩子需求,母亲摘肾脏后身亡


心理年龄一直滞留在婴儿水平的一些成年人,被称为巨婴。

武志红先生在他的新书《巨婴国》做了详细的解释:自私、脾气大、依赖,

当从婴儿长大成人,心理却还是母婴时期,就会被称为“巨婴”、“妈宝男”。




为满足孩子需求,母亲摘肾脏后身亡

由中国传媒大学制作的一个短片《巨婴》,无情的揭露了,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下出现的问题。


一个三口之家,父亲对于儿子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冷漠。母亲和父亲恰恰相反,母亲对于儿子的所有要求,都尽量去满足。

夫妻俩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和对比。


就这样,儿子在父母忽冷忽热的教育环境下长大成人。父亲因为意外去世,家里的经济来源没了,所以让母子俩在生活上变的格外拮据。

但是除此之外,情感上并没有给家人带来多大的波动。儿子依然是我行我素,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孩子依旧不停的、自私的向妈妈索取钱财,最后母亲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掏出自己的肾脏。最终妈妈失血过多,永远的离开了。

孩子甚至没有发现母亲已经去世,只是还埋怨着,为什么还不去做饭。


大多数的父母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深信不疑并以此为豪。父母都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就你一个孩子,不宠你宠谁?不爱你爱谁?不管你管谁?

但是,巨婴的悲哀都是父母深感自豪的教育方式下的产物。


巨婴是如何养成的

1. 泛滥成灾的爱

泛滥成灾的爱,铺天盖地的向孩子涌来。每一个巨婴的背后,都是过分被用力爱的结果。

每一个父母都爱孩子,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所有的母亲都是用一把用母爱做成的刀,亲手把自己的孩子雕刻成懦弱、没主见、没担当的样子。

这样没限度的爱,让孩子成为一辈子都没法断奶的“巨婴”。


2. 控制性父母

大家还记得曾经轰动一时的“药家鑫撞车杀人案”么。

后来的新闻报道,药家鑫小的时候打架,无论是谁对谁错,回家后还要挨打。初中时候被同学打,回家后不敢说,学校也不敢去。

父母以自己是监护人的名义,一直管控着孩子。


这种专制,让孩子绝对的服从也绝对的恐惧。

当孩子习惯并接受家庭对自己的安排,就彻底的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终导致生理成年但是心理还是未成年。



家长应该怎样避免让孩子成为巨婴

1. 不用和孩子如影相随

上天交给了我们一个任务,陪着孩子长大。

我们这一路上需要付出的是爱和陪伴,但是爱不是如影相随,更不是代替孩子们行走。

父母完全不要去以牺牲自我的方式,去爱孩子。

我们要对自己的孩子放心,在我们教会孩子知道什么是界限,知道如何去进退,就让孩子独立的处事。

父母要学会温柔的放手,得体的退出。


2. 给孩子更多的“留白”

很多的父母都会抱怨带孩子累,正是父母的这种累,剥夺了孩子自立的能力,在不知不觉间就把孩子养成了“巨婴”。

我们都会说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我们给孩子画什么,这张纸就体现的是什么。

可是很多时候父母要做的不是大肆泼墨,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留白,让其自由发挥


3. 育儿先育己

父母最容易自以为是,守着自己陈腐的思想和理念来育儿。

殊不知正是由于父母错误的教育,才把孩子带进深渊。

父母要学会育儿先育己,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对自己的教育方式经常性的反思和总结,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诗涵妈妈寄语】

父母不希望看到孩子在肢体上有残疾,所以在孩子的身体健康上格外的关注。却忽略了孩子心理上是否残疾。

但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今日话题】

对于孩子,你有没有溺爱或是专制?对于孩子的偏激教育你有反思过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6216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