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挤压碰撞,一片连绵的山脉以及广袤的高原赫然现世,成为中国极致自然风光最密集区域之一,这其中,四座山峰以凌厉之势脱颖而出,万众瞩目,亦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它们便是——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在藏语中叫"斯各拉",即为“掌管生日的主神”,这里终年积雪,峰耸入天,圣洁静美,人称“蜀山皇后”,而西方赞其为“东方的阿尔卑斯”。
美丽的四姑娘山里拥有一处经典的徒步穿越路线——长穿毕。
它由四姑娘山景区东北部的长坪沟开始,继续向东北延伸,翻过海拔 4668 米的垭口,连通四姑娘山北麓位于理县的毕棚沟。
沿途经过数座著名雪山,一路高山峡谷毗连,清泉激流交汇,雪山红石相映,苔藓松针铺面……风景美不胜收,每年都吸引着无数徒步爱好者们慕名而来。
四姑娘山镇——长坪沟喇嘛寺——枯树滩——木骡子营地
海拔:约 3200m-3600m
透过树枝便看到稍远处的山上挂着一条瀑布径自欢快地流着,指示牌显示虫虫脚瀑布,沿分支木栈道向上攀登,来到离瀑布最近的观景台发现这条瀑布自上而下流出很多细小支流,正像是毛毛虫的小脚。
后来又多次看到山溅飞瀑,但因为赶路皆是匆匆一瞥,整个景区里的瀑布多达百余条,它们汇集并入沃日河,流入大渡河,最终汇入长江生生不息。
从虫虫脚瀑布观景台下来之后,太阳高高挂起,云雾已经散开,四姑娘山再次展露容颜,幺妹峰也在云里若隐若现,同行伙伴很开心,拍了十多分钟。
紧接着是长约三公里的唐柏古道,这一带以古老苍劲的柏林为主,郁郁葱葱,豪迈挺拔,很有气势。穿过唐柏古道,过桥右侧一片干枯的老树林赫然林立于河道之上,这不禁让人想到死后千年不倒的胡杨林,这些老树们通身没有一片树叶,明显已经枯死,却依然顽强挺立于天地间,大概是这里的灵气,让它们肉身虽老,灵魂不倒。
之后终于是人少树多很是亲切的林间小道,长度也是 7 公里。
这里宛然是一派原始森林的感觉,茂密的丛林,狭窄的小路,随处可见的马粪,很多路段坑洼不平,并不好走,还要不时避让骑马的游客。
两边树上挂满了松萝和“树胡子”,不由地深呼吸,脚下一片泥泞,心里一片清新。
经过一片红石,到红石阵了,散落于河滩,形成壮观的“红石滩”。
“红色”并不是石头本来的颜色,而是一种红色藻类生物,这种生物寄生于石上而产生了“红石”奇观,石头亦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花岗岩,内含丰富的钾、钠等元素,为藻类提供必不可少的金属元素。
藻与石相伴相生,得宜于沟内湿润多雨气候的滋养,也盛赞着这片山谷的蓬勃生气。远赏皑皑白雪冰川长河,近看热烈奔放红石长滩,好一个“冰与火”之歌。
快接近营地时,眼前出现一座辨识度极高的山峰像锥子一般耸入天际,这便是位于长坪沟西侧的婆缪峰,山体整体呈黑色,山顶零星地覆盖白雪,利剑出鞘,“雪”击长空。
看见一排木栅栏,过了这个木栅栏,就到达——木骡子营地,正处于幺妹峰(北壁)山脚下。
一路徒步走来,,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仰望她,雄伟瑰丽,英姿挺拔,如此“亲近”却又遥不可及,那些陡峭危险的岩石,无路可走的绝壁都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绝境。
营地处于山间围起的一处 U 形谷地上,四周群山环绕,一湾溪流穿过山谷蜿蜒徘徊,
夜幕降临,无意识地抬头看天,瞬间呆住!
好一片澄澈的夜空,一尘不染,繁星璀璨。
木骡子营地——叉子沟尾营地
海拔:约 3600m-3900m
这一片区域属于长坪沟的核心区,森林覆盖面积最大,植物类型最多且保存最完整,区内无人居住,处处呈现着原始之美,从此刻开始彻底“摆脱”了熙攘的景区游客,也远离了喧嚣尘世,山里的生活正式拉开帷幕。
刚开始还有林间小路、坑洼路,后来多以高山草甸、沼泽、浅滩为主,一路沿河而行,不时需要渡过溪流,或借助木桥或借助水中的石块,除了个别地方有困难,整体徒步难度不大。沿途风光静谧唯美,如“世外桃源”一般令人迷醉。
正值金秋,沟内植被亦是丰富,红桦林、皂柳林、沙棘林、红杉林、高山栎林、灌木丛、针叶林、阔叶林、高山草甸等等,它们争先恐后地领取大自然的调色板,
将整个山谷浓妆艳抹起来,山谷倒映在澄澈的溪水中、明亮的海子里,一湖绚烂与光华——秋木缤纷盛似花,影落镜湖五彩华。
快到营地时偶遇一阵山林小雨,雨停后仙气弥漫雾气蒸腾,眼看着身后一团云追着绵延的山,环抱相拥,仿佛一条洁白的薄纱追着心爱的人,款款深情,久久不去。
抵达叉子沟营地,三面环山,谷中溪水蜿蜒,两岸山林青翠,牛马信步其间。
天气还没有放晴,骆驼峰与羊满台峰皆藏匿于浓浓的雾色中。刚支好帐篷,下雨了,钻进去躲雨,有点担心,有点欣喜,雨滴落在帐篷上清丽悦耳,
旁边的马儿们配合得很,不时嘶嘶吼一嗓子,潺潺的溪水声也加入进来,海拔 3900 的山谷里便开始演奏起大自然的交响乐。
叉子沟营地——4680m 垭口——毕棚沟景区
环望四周皆是纪录片里的画面,被冰川剥蚀之后只剩余花岗岩为主体的坚硬峥嵘的峰峦、被风雪冲刷得无比光滑的岩壁、贴地生长的藓类,某个角落里也一定藏匿着属于这个世界的动物们。
登顶垭口,两座巍峨大山之间“盛满”了云海,漫无边际,如临大海之滨,“海面上”却没有一丝波浪,而是沉沉的静、深深的美。
随着高度的下降,云海变幻了模样,不远处一座仙山耸立而出,此时,眼前的这潭云海恍若瑶池,中间云山雾罩恰似蓬莱,而水平相接之处那是毗邻着湛蓝大海?不,竟是蓝天!
云海、仙山、蓝天一线相连,平生仅见。
大概半程时,在太阳的照耀下,云海拨开眼帘,其内别有洞天,峡谷、明湖、杉树林……应该就是毕棚沟了吧?这才是欣赏毕棚沟最美的角度。
古人有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长穿毕”就是如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6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