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10日中午时分,罗元发正在组织部队挖筑工事,参谋长陈海涵说:"旅长,彭副司令员来了!"
罗元发顺着陈海涵的手指方向看去,一辆吉普车从山沟里疾驰而来。罗元发立即要求大家整理军容风纪,站好队,迎接彭德怀。
陪同彭德怀而来的是总参谋部第一局副局长王政柱,他们和罗元发等一一热情握手。彭德怀问:"现在敌人要进攻延安了,你们准备得怎么样?部队的情绪还好吗?"
"指战员们决心很大!"罗元发说着,把教导旅的领导一一介绍给彭德怀。罗元发知道彭德怀的脾气,喜欢简要。
"好。"彭德怀满意地说,"士气高昂,完成任务就有把握。"罗元发说:"全旅同志都很想见你,想请你做报告。"
"这次时间不多,不说了,我们先去阵地看看。"彭德怀说完,要罗元发骑马一同去一线察看阵地。
一路上,彭德怀对罗元发说了国民党军可能进攻的方向和路线,并做了具体指示。彭德怀说:"这一带地形看,山势比较复杂,便于防御抗击敌人。要抓紧时间加修工事,各项战略工作都要做好,要检查落实。平时多流汗,战时才少流血。还有,敌人的飞机大炮没什么可怕的,怕的是自己思想麻痹,要特别防备敌人突然袭击,不然,是要吃大亏的。"
王政柱说:"你们还要注意封锁消息,保持通信联络畅通无阻。"
从一线阵地视察回到旅部后,彭德怀问罗元发:"你们的弹药情况怎么样?"
罗元发说:"部队子弹很少,平均每人只有10发。"
"子弹少没有问题,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会给你们送来的。"彭德怀又问,"你们教导旅能在这里坚守几天?"
罗元发谨慎地说:"可以抗击5天!"
彭德怀从座位上站起来,背着双手,来回踱了几步。他突然转过身来,坚定有力地说:"你们要想尽一切办法,争取抗击一星期。你们多防守一些时间,中央机关和延安人民就有充裕的时间转移。警备第七团、延安军分区的独立第三团都配属给你们,组成防御兵团。我的意思不是让你们死守,而是要采取运动防御,机动灵活地抗击敌人的进攻,大量杀伤敌人,争取时一间,保证中央机关和延安人民安全转移。"
罗元发和饶正锡副政委、陈海涵参谋长当即表示:"坚定完成党中央、毛主席交给我们抗击7天的光荣任务!"
3月12日拂晓,突然传来战斗机的嗡嗡声。霎时,部队立即响起了防空号声。罗元发一面指挥部队隐蔽,一面迅速组织对空射击。
国民党军战斗机一批又一批地飞来,阵地上火光四起,一片尘烟。飞机轰炸了整整一天。罗元发清楚,这是胡宗南的开场锣鼓,真正的战斗还未开始。
果真,3月13日8时许,国民党军整编第二十七师轻装前进,拥向临真镇,与教导旅一线部队第二团和警卫营接上了火。延缓国民党进攻延安的战斗正式打响了。
教导旅二团、警卫营展开激战的时候,国民党军整编第一师和整编九十师进攻方向则从南泥湾东侧和金盆湾正面,以集团进攻和迂回包抄的方式,向守候在这里的教导旅第一团扑来。
罗元发立即给最前沿的一团团长罗少伟和政委魏志明下达了作战命令。
国民党军呈集团队形大模大样地向一团阵地前拥来。团长罗少伟按罗元发的命令,使用小炮班,采取打一炮换一个位置的战术,打得国民党军晕头转向。把一群国民党军击溃时,指战员们又去捡国民党军丢下的枪支弹药。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天,金盆湾阵地岿然不动,气得胡宗南暴跳如雷,严斥国民党军整编第一军军长董钊和国民党军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长刘戡,命令他们"必须在三天内拿下延安"。
第二天的战斗更加惨烈。国民党军吸取进攻第一、二团失败的教训,以整营整团的兵力,向第一、二团的接合部标台、油房台、小林坪方向发起猛烈进攻。
这个接合部,罗元发只放了3个连队的兵力,显然,有点寡不敌众。接合部的3个连队的指战员们英勇奋战,整整顶了两个小时,最后指战员们大部壮烈牺牲,阵地几乎失守。形势万分危急,罗元发只好命令预备队旅直特务营前去增援。特务营上去了,和国民党军拼起了刺刀,终于夺回了阵地。
战斗一直打到了3月15日夜晚,罗元发下达命令:部队撤至第二道防线的马坊、南泥湾、麻洞川一带。
胡宗南三天占领延安的美梦破灭了。3月16日一开战,董钊把进攻部队全部拿出来,向教导旅各阵地发起集团进攻。但教导旅在罗元发指挥下,如一道铜墙铁壁,挡住了国民党军的强大进攻。
下午,彭德怀亲自打电话到教导旅,对罗元发说:"毛主席说,你们打得很好,打得英勇顽强,给敌人很大的杀伤,掩护了中央和延安人民的转移。你要把毛主席的话传达到每位战士,坚决完成抗击敌人七昼夜的任务!"
"请彭总转告毛土席,我们决不辜负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期望,坚决完成抗击任务!"罗元发对着电话筒响亮地表态,并立即让政治部的干事把彭德怀的指示抄写出来下发部队。教导旅的指战员们在阵地上听到毛泽东的赞扬,顿时群情激昂,纷纷宣誓坚守阵地,完成抗击任务。
教导旅已连续苦战了五天五夜,罗元发根据战场实际,再次命令部队撤到第三道防线松树岭一带。这是教导旅保卫延安的最后一道防线。
3月17日的战斗又打响了。国民党军见教导旅不断收缩,退至松树岭,便更加大胆而凶猛地摆出一副攻克松树岭的架势来。中午,松树岭以南的磨盘山阵地,还真的被国民党军给攻克了。
磨盘山阵地是第一团防御阵地的支撑点,如果不及时夺回来,整个松树岭将被断腰侧击,教导旅将有被迂回包围的危险。更严重的是,松树岭失守,国民党军将翻过山奔,沿着大路,畅通无阻地直逼延安。
情况十分危急。
罗元发拿起电话命令一团团长罗少伟:"罗团长吗?你把一营这个预备队给我拉上去,不惜一切代价,给我把磨盘山从敌人手里夺回来!"
一营营长连承先和教导员章零,率营向磨盘山阵地以运动姿态发起攻击。连承先负伤了,章零接着指挥部队继续进攻。经过数小时的激战,磨盘山终于重新回到了教导旅手上。第一团的防御阵地稳住了,整个松树岭防线也稳住了。
战斗一直持续到3月18日下午,教导旅伤亡很大,罗元发把旅机关的参谋、干事凡是能上阵的都拉上了战场。事后,罗元发回忆说:"最困难的时候,连抗大毕业的教导旅护士长刘俊乔这位女同志都上了前沿阵地,直到我们坚守了七天七夜,才最后转移。"
3月18日22时,罗元发接到彭德怀下达的撤出战斗的命令:"中央机关和延安居民已安全疏散完毕,教导旅七天七夜抗击任务已完成,命令你们将所有部队撤至青化贬以东隐蔽集结,待命歼敌。"
至此,延缓国民党军进攻的战斗宣告结束。罗元发指挥一个旅在金盆湾阻击敌人,与后来著名的塔山阻击战、黑山阻击战一起,被写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罗元发也因此得了一个挤不烂、打不垮的"铁脑壳"的称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59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