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中央定调!如何扶持经济?

中央定调!如何扶持经济?

昨天晚上,中央政治局开会了,分析和部署疫情防控和经济工作。

我截取了一下涉及到经济部分的新华社通稿:

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要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扩大居民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启动实体商店消费,保持线上新型消费热度不减。要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加快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保障国际货运畅通。

这次会议对经济的表态可以说非常全面,小财女认为,至少说明了3个点,分别简单说说:

货币政策

释放了什么了货币政策信号: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 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

这毫无疑问,在释放降息信号。

降息幅度有多大呢?

现在不好说,毕竟CPI现在还在高位,上个月有5.2%,贸然加息,必然让通胀更加严重,损害居民的消费购买力,这一点跟后面国家要刺激消费是矛盾的。

现在很多人在呼吁什么时候能够全面降息,毕竟美联储已经是零利率,我们也有降息的条件和空间,实体经济也需要一记猛药来刺激经济。

但是这招太狠,降息后,水一部分可能去房地产,刺激已经高不可攀的房价,另一方面降息之后,会流失一部分外汇 ,也有一定副作用。

我的判断是,降息迟早会降,但是会控制好幅度,慢慢的降,同时会考虑择机,也许不会那么快。

因为,我们还有降准,降LPR和定向降息等手段可用,央妈先可用这些炮弹,全面降息的导弹威力太大,比较谨慎。

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

积极的财政政策几乎现在是每次必讨论的,已无需多言,核心就是做好收入和开支两件事:

第一,在收入端,就是四个字:减税降费。

这样做了必然政府收入减少,势必会加大财政赤字,也就导致财政赤字率上升,所以这次提了,可以提高赤字率,这对企业是好事,毕竟让利与民了。

第二,在开支端,核心也是四个字: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这次会议没具体涉及方向,基于之前的会议,无非就是做好新老基建的投资。

老基建肯定不会少的,这是基础,好用而且会用,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 市政园区等项目。

新基建基于之前的说法,就是5G,特高压等6大项,这一块小财女持保守的态度,今天先不展开说,我个人觉得现在炒作风气太重,过度神话了新基建。

新老基建就是今年的政府开支,那开支要钱,没钱了怎么办呢?

就去借啊,发债呗,有政府信用,当然可以发债, 发什么债这次会议也提到了。

两种,第一种是地方专项债规模,这个也不多说,反正是地方自己发了自己用。

但是第二种是这次会议过去十多年首次提及,叫“特别国债”。

这个特别国债过去那么多年只有两次用过,首次是在1998年,财政部给四大国有银行补充了2700亿元资本金;第二次是在2007年,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2000亿美元外汇,给中投公司了,用来减轻央行的流动性对冲压力。

其他国家也用过,主要是用于金融危机或者自然灾害。

可见,这次国家也是想足了办法来扶持经济,连特别国债的手段都用到了,这笔钱预计有上万亿, 可不少,投到哪现在还不明确,不过看这些招数,新老基建应该也会去一些。

刺激消费

“加快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扩大居民消费”.

现在消费的数据比较难看,据统计局数据,今年1-2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家电产品下降30%,各大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客流下降。

社零包括什么呢?

包括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两部分,这个商品就是你平时去买的日用品,食品,衣服药品,电影票之类的。

这说明了大家即使有网络渠道这种方式,也不行,毕竟有些行业受冲击太严重, 比如电影院餐饮店,还有广大的农村地区可能也还没有普及电商,另外,还有些人就喜欢逛街买等等。

20%这个数真的算好的了,看看三大件的销售,你才感觉到冷冷的寒意啊。

最惨的是汽车,今年2月份的全国汽车销量数据显示,全国乘用车总体销量从上个月的160万台直接暴跌87.5%,到达了21.7万台的冰点.

还有手机,国家信通院的数据显示,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638.4万部,同比下降56.0%, 疫情刺激下,大家换手机都没那么勤了。

房子卖不出去就更好理解,看不了房嘛。统计局的数据,1-2月份两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84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9%. 这还包括1月上旬的正常销售数据。

由此可以看出,三大件的消费是真的非常惨。

正因为如此,这次会议才要提“扩大居民消费”,甚至不惜动用财政来发消费券,这就跟上一条呼应起来了,哪怕政府赤字提高了也可以在消费上加码。

小财女在3月3号的文章就提到过,可以效仿香港澳门,直接发消费券来刺激。

果然,3月13日,国家2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一个公告,《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持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促进重点群体增收激发消费潜力,稳定和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当日晚间,南京便迅速响应,发放超3亿元消费券。

紧接着不少城市都纷纷跟进,南京、宁波、济南、广西、杭州等多个省市先后继续发放消费券超40亿元。

发的最狠的当属杭州,跟他这段时间的房价一样狠,3月27日开始预计发放总额达16.8亿元的消费券.

相信后面还会有更多的城市跟进。

发消费券我觉得只是其中一个短期的手段,我还是那个观点,消费是一场自下而上的群体性经济行为,涉及医疗,教育,社保,住房一系列保障能不能到位,做到位了,大伙才敢消费。

另外,大家注意,疫情以来,会议一直以来没有提到房地产。


大家打开微信关注我的公众号:樱桃小财女,获得一手投资理财资讯,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5799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