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淘快到三岁还不会说话,妈妈很奇怪,也很着急,觉得自家宝宝是不是有问题。正常宝宝在1.5—2.5之间是第一个语言发育期,也就是敏感期,排除掉身体缺陷的问题,如果在这个时期父母不注意,宝宝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宝宝说话就会变缓,在医学上叫语言发育迟缓。特别是很多第一次做父母的不清楚原因。
首先我们先了解宝宝说话的发展阶段。宝宝从呱呱落地到牙牙学语,从说出一个字到会说连贯的语句,整个语言的初期发展基本经历这几个过程:
宝宝在3-4个月在听到声音时,能够发出a e o 等元音,能够欢笑和舞动和双臂希望交流。
在5-6个月牙牙学语,mama、baba等无意识的发音游戏或唠叨的重复一连串同样的声音,从中获得快感,调整发音的协调。
一般在7个月就能够听懂自己的名字了。
到了8-9个月宝宝牙牙学语达到高峰,会模仿成人发音同时出现被动式的语言,即手势语。孩子的言语发育是在环境中学的并受到强化的过程,言语前的不清晰发音为言语做好了准备。
1-1.5岁说出有意义的单字句,并表达自己的愿望,比如:抱抱,表示要抱;滴滴车,表示要看汽车;“饭饭”表示吃饭等。
1.5岁—2岁由单字句到双字句,开始知道物各有名。
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此时的词汇量达到一千字左右,句子结构由简单句想复杂句发展。句子表达时间要长,表达内容更丰富,能表达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以及人物间的关系,此阶段的孩子喜欢听成人讲故事并且能理解故事的内容,喜欢与成人交谈。所以这个时期如果宝宝出现“话唠”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了解了语言发育的过程,那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和辅助才能更好的促进自家宝宝的语言发育那?
首先应该远离电子产品,比如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是基本上都是动画,画面转的快,过早的接触电子产品一方面宝宝对静态的就没了兴趣,比如书;另外因为电子产品思维跳跃过快,宝宝看多了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最后一方面就是宝宝看电子产品多,基本不用交流说话,嘴张的少了,不利于语言系统的发育。
其次家里的语言环境不能太过于复杂,比如奶奶说家乡话,父母说普通话,小孩子都会凌乱。这个和电脑一样,当程序凌乱,就会乱码,输出就有问题。所以首先要做到让宝宝接收的是一致的,比如说普通话都说普通话,说家乡话都说家长话。
再者父母不能太懒,教宝宝用语言来表达想要的,发现宝宝想要什么东西,一定要教他说出来,比如宝宝想玩玩具车,他手一指,或者“嗯嗯啊啊”你就给他了,这样他觉得说话这个工具没啥用,当然就简化了,父母偷懒,全体现在宝宝的发育上面。最好的引导和辅助是,宝宝用手指车,你要和他说宝宝给妈妈一起说“车”“汽车”“我要汽车”
最后父母要多给宝宝读读绘本,增加宝宝词汇量,平时没事,多让宝宝跟其他小朋友玩耍。因为现在很多宝宝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很少有小朋友交流,小朋友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交流系统类似,更容易复制粘贴,更容易吸收和输出,所以经常跟小朋友一起玩能更好的辅助宝宝语言系统的发育完善。
说了那么多,最后总结一段,现在宝宝大部分说话晚是因为父母关注不够,或者没有及时发现他的语言敏感期及时辅助。父母对孩子需要高质量的陪伴,不是坐在边上就是陪伴,要给宝宝多互动,要动脑筋,及时发现宝宝成长中发出的发育小信号。只要做好这点,宝宝说话不会迟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44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