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小学1-6年级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 第19期

小学1-6年级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 第19期



一年级

一、将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二、选择标红字的正确读音,画“√”。

彩虹(hónɡ ɡōnɡ) 洒水(sǎ shǎ)

裙子(qún jūn)  挑水(tiāo tiǎo)

三、看图写话。

图上的小姑娘在做什么事?发挥想象,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变成文字写出来吧!




一年级答案:

一、x p y ch

二、hónɡ sǎ qún tiāo

三、略



二年级

一、知识积累。

十二生肖我知道:子鼠、丑牛、  、卯兔、    、午马、  、申猴、  、戌狗、  

二、你知道爸爸妈妈最喜欢什么美食吗?请你写出来吧!

爸爸最喜欢:

妈妈最喜欢:

三、课外阅读。

我学写字

莫利斯•卡列姆

当我学着写“小绵羊”,

一下子,树呀,房子呀,栅栏呀,

凡是我眼睛看到的一切,

就都弯卷起来,像羊毛一样。


当我拿笔把“河流”,

写上我的小练习本,

我的眼前就溅起一片水花,

还从水底升起一座宫殿。

当我的笔写好了“草地”,

我就看见在花间忙碌的蜜蜂,

两只蝴蝶在旋舞着,

我挥手就能把它们全兜进网中。


要是我写上“我的爸爸”,

我立刻就想唱唱歌儿蹦几下,

我个儿最高,身体最棒,

什么事我全能干得顶呱呱。

1. 读一读,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羊毛 ( )的蜜蜂 ( )的爸爸

2.“我”写的字是

3. 从诗歌中,我看得出作者在写字时( )。

A. 十分享受、愉悦

B. 非常痛苦、总是走神

4. 你知道怎样能才把字写得工整、漂亮吗?请你把小秘诀告诉大家。


二年级答案:

一、寅虎 辰龙 巳蛇 未羊 酉鸡 亥猪

二、示例:葱爆羊肉 红烧茄子

三、1. 弯卷 忙碌 身体最棒

2. 小绵羊 河流 草地 我的爸爸

3. A

4. 示例:坐姿要端正 握笔不要过于用力



三年级

一、同音字组词。

[jiāo]

( )阳 ( )气

[yá]

发( ) 天( )

[shī]

老( ) ( )子

[zūn]

( )守 ( )敬

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驴”“笼”“伦”这三个字的音序都是“L”。

B.“酒”“牧”“伯”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C.“佳”“雀”“术”这三个字的第二笔都是竖。

D.“旧”和“术”的笔画数相同。

三、课内阅读。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1)选择:读画“____”的句子,结合全文想一想,陶罐为什么能这样对待铁罐?( )

A.陶罐过于健忘 B.陶罐胸怀宽广 C.陶罐没有骨气

(2)判断:铁罐为什么连影子也没有了?

①铁罐自知自己没有价值,不想出来了。( )

②铁罐看到人们发现陶罐,就躲起来了。( )

③铁罐最终被侵蚀、氧化、分解了。( )

(3)想一想:陶罐的价值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答案:

一、骄 娇 芽 涯 师 狮 遵 尊

二、C

三、(1)B

(2)①× ②× ③√

(3)陶罐作为文物,能让后人了解陶器文化的发展情况,了解古代的文化发展情况以及审美情趣。



四年级

一、辨字组词。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没(  )没(  ) 无(  )无(  )

(  )(  )多端 (  )怨(  )诉

引吭(  )(  ) 一(  )不(  )

架子(  )(  ) 空空(  )(  )

三、课外阅读。

登泰山观日出(节选)

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今年春节期间,我有幸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

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就在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游览胜地( )

①胜任;②制服;③名胜古迹。

(2)依稀可辨( )

①辩论;②区分、辨别;③治理。

2. 照样子,写词语。

白雾茫茫(ABCC式)

重重叠叠(AABB式)

3.读画线句子,“我”的喊声里包含着怎样的情感呢?

4. 找到关于云海的句子读一读,再想一想:云海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出它的这些特点?

5.太阳出来了,美丽的云海还会有哪些壮丽的景象?展开想象写一写吧。


四年级答案:

一、示例:脾气 名牌 折断 拆开 待客 侍卫 挖掘 倔强 稿纸 搞笑

二、完 了 忧 虑 变化 如 如 大 叫 丝 苟 十足 如 也

三、1. (1)③ (2)②

2. 示例:白雪皑皑 微波粼粼 浩浩荡荡 郁郁葱葱

3. “我”的喊声里包含着喜悦和自豪的情感。

4. 云海的特点是壮美。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云海的千变万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5. 示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盛开的雪莲花飘落在瑶池里,有的像五彩的纱巾缠绕在山间,有的像打翻的葡萄美酒飞溅起来。



五年级

二、看拼音,写词语。

三、课外阅读。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沭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问,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中国电视报》2018年04月19日,有删改

1.下面对于这篇短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短文写了“我”小时候偷橘子,被父亲教导的事情。

B.短文语言生动,带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C.短文采用了倒叙的顺序。

D.第1、2自然段写出了故乡民风的淳朴,表现了作者对那段时光的怀念。

2.题目中的橘子花指的是什么?

3.这篇短文采用了( )的写作方法。

A.借景抒情 B.借事抒情 C.托物言志

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年级答案:

一、C

二、

三、1.C

2.橘子花不光是一种花,还指父亲和父亲的教导。

3.B

4.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六年级

一、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男孩想对她们说,过去他对她们不好,现在后悔了。

(   )

2.法官和几个朋友使汤姆打开了话匣子,有一个人用讽刺的口吻问他是否打算再到洞里去。

(   )

二、按要求写句子。

1.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南昌采茶戏的起源和发展(节选)

南昌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的剧种之一,它流传于江西省会——南昌市及周围的新建,安义、奉新、进贤等县份,是一个拥有广大群众基础,深受群众欢迎的戏曲剧种。

南昌采茶戏的起(源 原),参阅道光年间南昌福州抚州府《县志》“风俗”记(栽 载):只见高安有“滚金线”,抚州禁唱“儿郎戏”。《南昌县志》记载:有灯无戏,也无禁戏事。可能在道光年间“南昌彩灯”尚未成戏。

南昌采茶戏最早是唱“茶灯子”,农村每逢过年过节,有十二个茶婆子,手提花灯演唱,“ 十二月采茶”,每人唱一个月。每句均不离“茶”字,敲锣打鼓在广场演唱,曲调活泼风趣,内容以描写农民春、夏、秋、冬劳动生活为主。因此,南昌采茶戏也曾叫“茶灯戏”或“花灯戏”。后来观众要求提高了,才加演杂套,逐渐才形成了戏剧形式。(居 据)目前所知,南昌采茶戏最早只不过是道光末年左右距今约150多年才开始形成戏剧形式的。

到光绪末叶,有的班社曾请京剧及赣剧艺人交戏,唱小戏以外还加唱一些整本大戏。因而成为 “半班”。在这一阶段里的班社,业余性质的较多,各方面设备,服装,乐器都很简陋,化妆也很简单,场面上只有锣鼓伴唱,没有管弦伴奏。演唱期间,均在农闲时唱神戏,还演赌戏。当时的反动统治者经常烧班社衣箱禁演,更不让三角班在城市里生长,因此采茶戏在城市的影响很小。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汉字。

2.根据课文,判读对错。

(1)南昌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的唯一剧种。

( )

(2)道光年间,采茶戏还未形成。

( )

(3)由于反动统治者的阻挡,采茶戏不能在城市得到发展。

( )

(4)采茶戏最初主要是反映农民春、夏、秋、冬劳动生活。

( )

3. 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意思的转换 B. 表示,声音有较大的停顿

C. 表示声音的延长。 D. 表示解释说明。

4. 光绪末叶,采茶戏有什么特点?


六年级答案:

一、1.悔恨 2.嘲讽 (意思相近的词语即可)

二、1.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没有什么必要介意。

2.示例:小河边绿草茵茵,垂柳随风飘荡,老牛在唤小牛回家。

三、1. 原 栽 居

2.(1)×(2)√(3)√(4)√

3.D

4.特点:成为半班;业余性质多;服装、乐器简陋,化妆简单;在农闲时唱神戏和赌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3424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