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16省已确定,开学有望!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就是最好的教育

16省已确定,开学有望!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就是最好的教育

时间慢慢逼近3月底,全国各地的家长和学生都在期盼着同一件事:开学!

截止到目前,已经有16个省份确定了开学时间,3月底和4月初的开学局势已定。



还没有确定开学时间的省市其实最近也回应了开学,例如:

河南:3月24日早间也发文《河南啥时候开学?不远了!》称,4月7日或4月13日河南高三学生正式复课,是大概率事件。

安徽:教育部发布通知,低风险人群在公布开学日期后可以正常复学。

山东:山东省德州市和泰安市近日也开始署开学事宜,4月初有望开学!

四川:3月20日要求各地各学校组织教职工返校返岗,做好开学准备。

湖南:湖南连续25天无新增,全部县市区为低风险地区,再等5天具备开学条件。

截止目前,还有很多省开学时间未定,孩子在家学习。

只有家校和谐了,教育才能更顺利地进行,学生才能真正受益。

最好的教育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我们并肩努力!

0

一位校长,看到女儿因为被老师批评而哭泣,说了这么一番话:

孩子,你见过磨刀吗?

被磨刀石狠狠磨过的刀,一定很疼,但它没有哭喊。因为它知道,只有经过这样的磨砺,才能成为一把好刀。

老师批评你不是不喜欢你,是相信你可以表现得更好。每一句批评,都相当于一次磨砺。

教育路上,最希望孩子好的,最为孩子着想的,是家长,也是老师。

教育孩子成才,老师的能力有限,家长也不能时时在场,所以必须并肩作战。

因为孩子,老师和家长才联结在一起,并肩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好孩子。


1

家长赢了老师

很可能会输了孩子

这是最失败的教育

听说过一句话,如果唐僧没有紧箍咒,孙悟空一辈子都是泼猴。

孩子天生是不懂事的,必须经过教育,才能收获知识,成为大人。

所以才说,教育是一件改良天性的事情。

若一味顺应孩子的天性,纵容、偏袒孩子,他真的有可能变成“泼猴”。

就像前几天上热搜的学生骂老师事件,老师因为学生迟到、不交作业而生气,学生误会自己被侮辱而破口大骂。

其实可以理解,毕竟当学习与放假冲撞,孩子难免会有情绪问题。

但再焦虑,再茫然,也不能成为不做作业,屡次迟到,甚至扰乱课堂的理由。

孩子的底气何在?

是因为永远有父母撑腰。

没错,确实还有很多家长不支持在家学习。

有家长公然在班群里质疑上网课的用意,认为毫无意义,还加重了孩子的负担,让孩子吃不香、睡不好、视力变差。

于是,老师妥协了,不再布置作业。

有家长直接无视老师的消息,哪怕老师在反馈孩子的学习问题都不当一回事,甚至拉黑老师。

于是,老师无能为力了,只能听之任之。

老师和家长本应该是最互相理解,最需要合作的两类人,但在具体语境下,一些家长总是和老师拧着劲儿。

在这样的拉锯战中,家长或许得到了话语权,也让孩子得到了“自由”,但真的赢了吗?

不用多久,结果会一目了然。

那些不学习的孩子,开学后不仅跟不上,还染上了各种坏习惯。

那些勤学用功的孩子,早就利用假期实现弯道超车。

家长只有和老师沟通好,配合好,才能真正负担起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

2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

您不愿与老师并肩

又能相信谁?

相信孩子自己?

恐怕很多人都知道:教育路上,永远不能指望孩子自觉。

孩子不自觉是天生的,因为他们并不喜欢学习,而喜欢玩耍。

尤其是现在,孩子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指望他们自觉是最不可能的事。

相信课外补习机构?

首先,现在大部分补习机构尚未复工。

其次,我们无法确定哪个机构的资质是合格的,哪个机构的师资是优秀的。

而且,与其相信外人,为什么不相信一直并肩作战的老师和学校呢?

不用怀疑老师对孩子的用心,在这个世界上,老师虽然和孩子没有半分血缘关系,却是除了父母之外最关心孩子、最希望孩子好的人。

要知道,老师早已把每一个学生当自己的孩子。

因为学生,常常舍小家顾大家。


这是一位中学老师,一天要上4节数学课和4节化学课,每天的课程任务都很紧。

可她的宝宝太小了,没人照顾,她只能一边背着孩子一边上课。

白天忙着上课,晚上哄完孩子入睡后,还要继续备课,批改作业。

因为学生,常常连自己都顾不来。


每个老师都身兼多职,上课时,她是学生的老师,下课后,她是称职的妈妈,是忙碌的家庭主妇,还是别人家的宝贝女儿。

但为了给孩子上好课,她们连悬崖都敢爬,只为了一点点信号。

为了给孩子改好作业,她们头痛、颈椎痛、腰酸背痛,却还在硬撑。

你是一个孩子的家长,教好一个孩子已是含辛茹苦;

老师却是几十个学生的老师,教好一整个班级更是不易。

电影《哪吒》中有段台词: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但我们相信,一定可以改变的。

因为我们有同一个目标,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帮助孩子成长成才。

3

家长不能护短

老师不能姑息

教育才有希望!

之前看《少年派》,有一幕引起了我的深思。

老师上课时,频频被底下的手机铃声打断。

课堂被扰乱,学生被分了心,老师忍无可忍,要求那个学生交出手机。

学生说:老师,学校规定不能没收学生手机。

这个老师却说:

我也想说服自己,何必呢,过不了几个月,我们就各走各路了。

之后你会大富大贵,还是成为阶下囚,都与我无关,我也只是挣一点工资而已。

可我还是说服不了自己。

你们喊我一声“老师”,我就要对得起这个称呼,对得起这个职业!

看到这一幕,不管老师,还是家长,应该都有所震动。

是啊,老师真的没必要管那么多,孩子是别人的,又不是自己的,只要上好自己的课,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足够了。

可为什么老师还是要“多管闲事”呢?

因为老师的天职,是教书,也是育人。

因为有管,有教,有惩戒,有希望,才是真正的教育。

假如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边呢?

“养不教,父之过。”

只要家长不护短,没收孩子的手机,并且不再纵容他沉迷手机和游戏。

家长要狠心一点,及时矫正孩子的行为,改正孩子的坏习惯,让他知对错,明是非。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被管教的孩子委屈一时,却会感激一世。

“教不严,师之惰。”

只要老师不姑息,劝诫学生拒绝各种诱惑,真正用心学习,好好努力向学。

老师要绝情一点,因为老师的不严格、不管教,是对孩子的纵容,也会害了孩子。

老师不忌惮做一个坏人,只要这样的“坏”能让学生变好。

聪明的老师都懂得,一声“老师好”是一辈子的责任,不能放松片刻。

古语有云:“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教育孩子要趁早,必须严管,必须惩戒,不能以爱的名义一味对孩子让步。

4

没有完美的老师

也没有完美的家长

我们一起努力!

2020年的春天,老师、学生、家长都接受了一项艰巨的挑战。

我们才发现,没有完美的老师。

老师只有一个人,却要管几十个学生,承担几十个家庭的希望,其实很难。

或许,老师没办法像家长一样对孩子做到面面俱到,但一定会竭尽全力。

或许,老师没办法做到让所有家长满意,但请相信老师的专业性,以及为孩子好的心。

感谢您能理解老师的困难,更感谢您能体谅老师的疏忽。孩子在成长,老师也从未停止努力。

我们才发现,没有完美的家长。

有人说,一流父母做榜样,二流父母做教练,三流父母做保姆。

父母若纵容孩子,若不管教孩子,今天偷的懒都会变成明天的遗憾。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是什么样子的,孩子就是什么样子。

每一天,父母都在为自己答题;

每一天,父母都在为孩子未来的人生打样。

父母必须成为更优秀的父母,老师必须成为更优秀的老师,孩子才能成为更优秀的孩子。

一位植物学家的孩子向老师请教一株植物的名字,老师不认识,让他回家请教爸爸。

爸爸并没有回答,而是让孩子转交给老师一封信,信上不仅附有这株植物的介绍,还有一句话:

希望这个问题由老师回答,想必更为妥当。

这位父亲用自己的方式支持老师,帮助老师塑造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支持老师就是支持孩子!

家长和老师的相逢,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

我们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互相信任,才能互相成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3423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