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智能手机行业的翘楚,苹果每推出新款iPhone势必备受市场瞩目,回想当年乔老爷子拿着iPhone 4在发布会亮相可谓是惊艳全世界人,毫不夸张的说,iPhone 4虽然是大众市场产品,但它却彻底改变了手机行业的发展。
同样和手机一样,汽车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不再只满足于出行,更多可携带的技术变革也将附加到汽车身上,而代表未来汽车发展的电动车领域也自然成为了新的角斗场。
有着汽车界“苹果”之称的特斯拉,虽与“苹果”互为不同领域产品,但却都代表了当时行业的最高工艺水平。
特斯拉和苹果似乎都看准了未来市场对于产品简洁高效的需求,竭尽全力的将各自的产品往“极简”靠拢。
从iPhone 4“一个触摸屏与HOME键控制一切”,到Model 3科技感十足的外观,和内饰方向盘上几个按钮,以及仪表盘中间的15英寸触摸屏,其它啥也没了。
摒弃人们对于传统汽车的印象,Model 3开启了新的交互时代,极度简洁的设计也许会让新用户上手陌生,不过相信随着未来趋势,人们会愈发离不开虚拟操作。
Model 3对于特斯拉就好比当年的苹果的iPhone 4,虽然手机现在已经普及开来,但当时苹果产品仍然作为奢侈消费品让人可望不可即,iPhone 4的诞生让更多人接触到了新科技。
而Model 3的推出,也让坐拥先进技术(比如自动驾驶)和自带豪车属性的特斯拉价格压至最低。有望做到“高端且大众”,确实有理由像“苹果”一样点爆国内市场。
真正决定特斯拉毕其功于一役的战场就是中国市场,而Model 3可以比作这次“战争”的“核武器”,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时代即将来临。
为了解决产能不足,盈利最大化,抢占市场,特斯拉上海工厂从审批落地到Model 3投产上市只花了惊人的357天,国产化的Model 3由于国产零配件、新能源补贴等因素价格更是下探到30万元以下,十分亲民。
国产化后的特斯拉势必会整合汽车供应链,重塑零整关系。据特斯拉上海工厂制造总监宋钢表示,到2020年7月,特斯拉零部件国产化率将从30%提升至70%以上。这意味着特斯拉还有更大的降价空间,更加突出特斯拉的价格优势。
而零部件背后的供应链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换,不论是在国内腾讯、宁德时代等科技企业与特斯拉越走越近之时,还是国外众多高新科技公司向新能源汽车“伸出橄榄枝”,汽车市场确实是在从传统动力部件往智能科技方面转移。
不管从科技创新、产品认可度、市场价值各方面都不逊于“苹果”的特斯拉,它所带动的供应链甚至可能超越“苹果”当年对中国制造业的拉动。
除了引发供应链的变动,2019年的车市“寒冬”,特斯拉的落地犹如鲶鱼一般搅动着国内汽车市场。
也许国内老牌新能源车的带头大哥比亚迪、北汽等还不看好新能源中高端市场,导致推出的车型只能满足低档消费需求,而包括蔚来、小鹏造车新势力虽然也在积极开括新能源中高端市场,但出于市场认可度较低以及并不十分低廉的价格,使得其很难吸引消费者目光。
Model 3的突然加入,刚好满足了中国市场对于高档新能源车的需求,且不论从价格、车辆性能、设计和品牌价值方面都有着强劲竞争力,还有北京上海免费上牌,这将继续成为推动Model 3购买的主要动力。
特斯拉通过Model 3很好的切入了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原因我认为主要还是定位准确。而国内新能源车企无疑将会迎来强劲对手,倒逼各车企“撸起袖子加油干”,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不断向上。
总结
毫无疑问,特斯拉已经借助国产Model3的火爆销售站稳了脚跟,为其接下来大规模抢夺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单一市场打下了很好的伏笔。更进一步来讲,特斯拉其实不仅仅是颠覆国内市场,借助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特斯拉很有可能裹挟国内市场的庞大规模优势,向传统汽车豪强如大众、宝马、奔驰等发起强劲冲击。
未来50年,或许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远超过以往,特斯拉Model3还仅仅是个吹响进攻号角的哨兵而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30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