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后悔是一种针对自己的否定

后悔是一种针对自己的否定

所有行为背后,都埋藏着一个心理需要。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匹欲望的野马。你可以去放养它,也可以去圈养它。但是不要假装它不存在,排斥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由的,骄傲的活出个生机勃勃的生命。——柏邦妮


01

拖延是个病,得治

公众号不死不活的坚持到现在,我已经完全转变了当初的功利意图,而纯粹把它当成自己另一个精神世界的孩子,希望可以借由不同阶段的文字喂养,让它得以不断的生长和延展生命长度。


按理,这并不算是很难的事情,只要保持一定频率的更新便好。但是,每次想到要更新公众号,总是让我莫名产生一种压力,并且下意识地想要逃避。


按照一周至少更新一次的节奏,昨天原本留出了时间来更文的,并且更文的主题也早就想好了,内容也在脑海里大致做了一个构思,想来应该算是不难完成的一件事。


但是,从早上起床开始,想到今天要额外完成更文的任务,就突然觉得心里象是被一块石头压着一样,心情轻松不起来。


在内心讽刺自己:”这么勉强就放弃了呗,反正你放弃的事也不少,这个又不赚钱,你更不更文,又有谁在乎?有压力,就别写了!“


但从内心同时又冒出了另一个声音,非常坚定地说:“我不想看扁自己,我没有那么差,这件事情是于我而言,极其有意义的,我不能放弃。”


象个神经分裂的人一样,内心深处在神仙打架。不过,很快,那股积极向上的力量战胜了消极懈怠的力量,我坐到了电脑前。


我打开了公众号后台编辑的页面,输入了一段文字,但是左看右看,觉得写得太差,于是又给删了,我开始死磕标题和开头:怎么才能吸引别人继续看下去呢?


写写删删,半个小时过去了,思路越来越枯竭,写不下去了.......心情很烦燥和郁闷,索性站起身,随手把电脑关了,更文计划失败。


中午睡醒,想想今天有个计划没完成,心里还是觉得不清爽,于是又逼着自己坐到电脑前。


打开电脑,页面自动弹出一个新闻,哎,看看。过了一会儿,看到微信图标在不停的跳动,忍不住又点开了。刷着刷着,突然想在群里跟别人说几句话了,于是打了一行字过去。


正准备开始着手更文了,突然想看看自己在群里说完话后,是不是有人在后面接话了?如果别人跟我说话,我不回复,显得多没礼貌啊,于是又跑去点开微信......


就这样,虽然打着更文的旗号坐在电脑前,但是做的每一件事,都基本跟更文这件事没半毛钱关系。


但最后时间这笔帐,却又算到了更文上,这时脑袋里又开始冒出各种声音:哎呀,何必这么辛苦呢,看你坐了这么久了,等下又要腰酸背痛了,还是身体最重要,别写了,别写了,快起来活动活动吧。“


于是,再次沮丧地放弃。


拖延其实是一件非常内耗的事情,因为它消耗的是一个人内在对自己的信心,消磨的是自己的意志力。人啊,往往来自内在的自我批评和否定的声音,比外来的声音更具杀伤力。


想要重建信心,做回自己行动的主人,拖延这病,一定得治!

02

看见的是行为,看不见的是恐惧

如果换在以前,只要是自己没有按计划完成的事情,我都会给自己贴上一个”虎头蛇尾,做事没长性“的标签,并且深陷其中惭愧,内疚不已。


但是,现在我成长了。我知道这背后一定有什么真正的原因在阻碍我。我开始放下旧有的”自我攻击“模式,开始自我发问,向内寻找答案:


问:为什么我无法按计划完成?

答:因为写得太慢了,写得不满意,写得太辛苦了,担心身体吃不消。


哦,原来我内心有一个恐惧,这个恐惧是担心自己的身体。可以理解!


又问:为什么写得慢,写得不满意?

回答:因为我希望别人看到我的文字,觉得我是一个有思想,有内涵,智慧的人。


哦,原来是因为你对自己有一个期待,一个理想形象的期待,而如果达不到这个理想形象,你就害怕被别人看到你的弱,看见你的真实,识破你不智慧,很普遍的一面。


又问:为什么你想要别人认为你是一个智慧,有思想,有内涵的人呢?

回答:因为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智慧,有思想,有内涵的人,我自卑,我希望通过外界的声音,来证明我不是一个很笨的人。


哦,原来是因为你有一个根植于内心的自卑感,是这个自卑感让你无法真正自信,让你无法真正认识自己,而是需要不断的向外寻求认同来肯定自己。


又问:如果别人不认同会怎么样?

回答:别人不认同就意味着我不是一个优秀的人,而一个不优秀的人是得不到关注,也得不到喜爱的。如果别人不认同我,我会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哦,非常好,原来一切拖延行为的背后,是因为你渴望被认同,被喜爱,并因此让你感到有存在价值。


又问:别人不认同,你就真的没有价值吗?


恍然大悟:不是的,我的存在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我的文字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我原本无需任何人的肯定。我只是还不习惯于自我肯定,我还没有真正学习并熟练掌握自己认同自己。


如果,这是一篇写给自己看的日记,你还会纠结标题,开头和结尾吗?不会,我只会笔由心生,任由思绪流淌。


OK,非常好,你的拖延症有救了:放下对自己的期待,真实的做自己,做成什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突破了内心的束缚,你看见了恐惧,并直面恐惧前行。


恐惧的本身空无一物,我们恐惧的,只是恐惧的本身。所以, 我们真正害怕的,其实是我们内心对自己的不信任。


拖延是恐惧的外在形式,对治拖延,就是让自己迎难而上,勇敢地撕开恐惧的面纱,所以,行动力是对治拖延最为直接有效的良方。

03

不要完美,要搞定

《不要完美,要搞定》一书中说:”当事情进展不顺利时,并不是该放弃的时候,而是应该搞清方向,进行调整的时候。”


我很开心自己今天可以坦白地说出这一切,可以无惧别人的看法,选择真诚的呈现自己,并且最最重要的是:终于敢挖出拖延背后真正害怕的东西。


《你不知道的自己》一书中说:“恐惧,是潜意识里的一种逃避”。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所谓的拖延和逃避的行为,表面上看是懒惰,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恐惧,而拖延不过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一种逃避策略而已。


人生在世,世事的不如意倒也罢了,最难受的是发生在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些战争,明明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于是止不住在那一刻对自己的反感和厌恶。这样的人生怎么可能会真正幸福?


心理学上认为:后悔是一种针对自己的否定,看起来是指向过去的我,本质上是攻击当下的自己。


我很庆幸自己今天可以随兴地完成了这样一篇更文,相比昨天拟定的主题,我认为它的存在价值更大,无论于我,还是他人,我认为它都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曾经的自己,能否喜欢或者接受这个“曾经的我”是“当下我”对自己的基本态度。


所有的痛苦,都带着成长的线索,但凡经历,都有意义。


拖延,是阻碍“开始”的恐惧幻象。行动,是消除有害的完美主义,减轻压力最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越是不在意完美,往往效率越高。


不要完美,要搞定。很开心,我终于用1个小时搞定了今天的更文,哈哈,给自己赞一个!我可以完成,相信你也一定可以。

文章原创,感谢分享!


作者:黄鹂,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标准委员会认证青少年心理师,用文修心,以字养性,用平和、持久而缓慢的力量向内生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1980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