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表达观点之前,我们先重述一下整个事件。梁某妍,澳大利亚籍华裔,事发之前属于拜耳公司员工。拜耳是一家实力强劲的公司,主要从事于医药研究。其公司下设医药、人类健康和农业科学、以及动物健康多个研发中心。据统计到2019年,拜耳集团在全球87个国家设有三百多家公司,年收入达到三千多亿元人民币,可称得上是真正的家大业大。可就是这么一家大型的跨国公司内部却有着像梁某妍这般品行不端的员工。梁某妍,47岁,澳大利亚籍华裔。因为国外疫情肆虐,她回到了疫情稍稍缓和的中国。本应该居家隔离14天的她却不能够按照要求在家待着,而是在小区内跑步,且不配戴口罩。社区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发现后对她劝阻。
社区人员好心跟她沟通,向她说道:“鉴于你刚从国外来,为确保你和周围人的健康安全,你必须居家隔离14天。”面对工作人员梁某妍表现得很激动,她说:“我要跑步!我要锻炼身体!我病了谁管我!找你们领导来!” 不仅如此,梁某妍还大喊“救命骚扰”,一度扰乱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无奈之下他们只好选择报警。随后,民警赶到现场对梁某妍发出了警告,并且告知她这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她就必须按照中国的法律来行事。虽然女子的态度有了稍稍好转,但仍然强调没多大的事,自己只是在锻炼身体。
事件发酵以后,女子和防疫人员的对话视频马上就被发到了网上。网友们对女子的所作所为怒不可遏,要求严惩该名女性。许多人甚至跑到拜耳公司下留言,要求该公司必须处罚这名女士。3月17日下午,拜耳中国官方微博回应称对于网上流传的视频,拜耳公司进行了核实,确定该涉事人系拜耳员工。拜耳做出如下声明:公司已根据相关规定,对该员工做出辞退处理,立刻生效。拜耳官方此举让人大快人心。19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根据《出入境管理》第六十七条等规定,决定注销梁某妍工作类居留许可、限期离境。那么,该名被拜耳辞退的女子以后会有公司雇佣吗?在人事圈子里这样的人会不会被封杀?
在三个月到半年时间内,该名女子不会再被雇佣,也会被人事圈短暂封杀掉,主要原因有三。 一:品行不端,有才无德 首先一个公司在招募人员的时候看重的不仅是才能,还有品德。该名女子能够在这样的跨国公司工作确实证明其工作能力还是很强的,但品行不端又如之奈何呢?中国人说一颗老鼠屎会坏一锅粥,拜耳这样大的一个跨国公司,它是经过了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纵容她继续留在这里就是在祸害拜耳公司多年来的辛勤成果。同样的其它公司也知晓这个道理,所以当然不会雇佣她。
二:藐视规则,脾气暴躁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中国就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政府早就规定,凡入境北京机场者一律集中隔离观察14天,费用需要自理。无国内医保人员治疗费也需要自理。对于虚报信息,隐瞒病情,造成疫情传播的人员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并纳入信用体系。法律法规白纸黑字摆在那里,但是女子却视而不见,这就是对规则的藐视。类比一下招募这样的人来到公司那必将也是有令不行、有章不循,并且对同事破口大骂。不仅破坏公司同事间和谐的氛围,也会让公司变得异常糟糕。出于这方面的考量,公司也不会考虑她的入职。 三:极度自私,无领导风范 纵观该澳籍女子所做行为,她完全没有顾及到后果。纵使她不考虑自己的声誉,但也要在第一时间想到她这些行径是否会使得公司行径进行影响?只求一己痛快而无视公司的利益,这样短视的人,招进公司又会产生多少麻烦? 再者现如今发达的互联网环境,女子的所作所为早已经被人尽皆知了。生而为人,有谁没有一点点小情绪?但是发泄情绪总是要分场合,看时机。女子的行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以内都会被人所铭记,毕竟这件事很适合被自媒体用来炒作,吸取流量,这样一来不知道又会给梁某妍进行多少“艺术加工”。在这个时候她重新去找工作恐怕不是容易的事情。 有人觉得该名女子只不过是情绪上稍稍激动,对于她的处罚未免有些太严重了,着实是砸了人家的饭碗。而在笔者看来,该名女子所作的事情确实是小,但问题是她在最不该犯错的时候犯了一个这样的错误,从而犯了众怒。要知道在18日当天,北京市的输入病例就已经达到了三十多例。而伴随着数字增长的是人们心中的恐惧感,他们不想因为新冠肺炎再来一次生不如死的封城行动。北京市民本来就在禁入境和准入境的问题上掀起了很大的争端,但由于北京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所以那部分支持禁入境的群众不得不支持准入制度。但支持归支持,他们对于那些为躲避疫情而回来的人本身就报以一种敌视的态度,如此豪横的女士如果不从重处理又怎么能够平息众怒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13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