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美媒指出中国一大战疫亮点:商品供应一直充足,巧妙化解短缺危机

美媒指出中国一大战疫亮点:商品供应一直充足,巧妙化解短缺危机

近日一张令人心碎的照片在外网刷屏:一位英国老妇人来到超市,却发现货架被抢购一空,商品所剩无几。不止是超市民生商品,欧美各国官方“互相伤害”,扣押彼此的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商品严重短缺,已成为西方无法回避的危机。美媒开始寻找克服危机的办法,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在抗疫中表现优异,商品供应十分充足,没有发生短缺危机,这是一大战疫亮点。

第一,紧急恢复口罩生产线,严打哄抬物价不法商家

由于疫情期间防护用品经常被卖到脱销,于是中国在大热商品——口罩的供应上面,从生产和流通环节双管齐下。一方面工厂紧急召回正在休年假的员工复工复产,并给予其津贴。另一方面,官方和线上平台联手严打商家哄抬物价的行为。例如上海的一家企业,疫情期间口罩进价5元,却以198元的价格售出,近日法院以非法经营为名对其罚款20万元。

第二,根据应急商品数据库调拨,力保买卖不愁

超市作为社区的命脉,对保证物资供应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报道称,美国的超市在疫情之下为保证供应想尽了招数,可货品还是经常被抢到脱销,甚至顾客为争抢商品大打出手。但这在中国却构不成问题。

因为在春节前期,百姓囤积了大量的食物,足够普通家庭撑好长一阵。此外,中央调拨了30万吨中央储备猪肉解决猪肉价格涨而不降的难题。有关部门根据“应急商品数据库”的库存数据,联络全国各地的商家,保证商家货不滞销,买家不愁买。因为疫情期间道路封锁,各地纷纷为来往运货的货车设立“绿色通道”,司机师傅使用特殊通行证保证物资供应畅通。

第三,分拣员步行千里送货上门,外卖小哥登《时代》封面

此外,在疫情期间,某电商平台专门雇佣数千名临时工,他们皆是因为疫情无法正常返岗的公司职员。这些临时工专门为居民提供外卖服务。其中有顾客急缺婴儿奶粉,分拣站经理步行数公里为其送货上门。近日,一位疫情期间配送物资的外卖骑手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一位用户表示,本来小区被封心情烦闷,但看到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却还是感到了温暖和希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1136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