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朗姐育儿说(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提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们最先接触的应该就是小朋友们放学回家后的作业了,在上学前家长们对孩子进行的相关教育,与其说是用“教”来概括,倒不如说是“引导”。而在漫长的幼儿教育里程里,写作业是很大的一部分。
一位宝妈在自己的朋友圈发文说:“不要彩礼,嫁妆配好,送车送房;包办酒席,礼金全给孩子。唯一的要求:能不能现在就接走,把作业都辅导一下,谁家的媳妇谁养!”
前面看起来像是在嫁女儿,可是最后的两句话吐露了宝妈的真感情。想必在疫情期间,许多人都被孩子写作业这件事给逼疯了。
作业量大,加大了自己的工作量不说,有的孩子写作业没头没脑,经常走神,一点儿效率都没有,写1个小时,半个小时都在提问。
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们大多会发脾气,凶孩子,时间长了家长们受不了,孩子也会疲倦。
然而,写作业速度慢、学习效率低,这几乎是98%的家长在焦虑担心的事情,正如那位发朋友圈的家长一样,孩子写作业家长脑阔疼,没有效率也管不住,这该怎么办呢?情绪会相互传染,别让家长莫名其妙的怒火,打击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你知道吗?
一、为什么面对孩子的学习,家长总昏了头?
之所以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家长会因为自身情绪的问题,而做出冲动的行为,是因为我们并没买意识到,做作业也好,学习也罢,这其实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意识到这一点,家长们的引导方向和态度,将会出现大不同。
孩子一放学回家,你就急着问他,“你作业写完没”,“没写完赶紧去写”......殊不知这些话背后,代表的也是孩子的有心无力。实际上,如果孩子真的在意写作业这件事,他会有自己的安排,而不是每天都需要被家长催促,然后在谩骂声里开始写作业。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引导孩子端正学习的态度和观念,这是孩子真正学习的开始。现在所有的孩子都在家学习,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家长们可以引导孩子避免因家长的情绪而出现学习倦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家长的情绪与孩子的情绪相互影响
不得不说,在家长操心孩子写作业事情的同时,我们的情绪影响占了很大一部分。
孩子带着情绪写作业,效率不会高,不管是在期待自己写完作业后得到的奖励还是在家长们不友好的言语中去学习,都不会帮助孩子,反而影响其状态。
这样一来,孩子因为家长的情绪而没有办法高效的学习,写作业,家长看到孩子在做无用功,怒气袭上心头,对孩子的训斥自然少不了。家长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会互相影响,你应该知道。
三、做好情绪管理,家长可以这么做
1、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在孩子写作业的这件事上,家长们应该知道,学习的一切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这样我们家长就不用心里一边埋怨为什么孩子一点儿都不自觉,需要自己催,一边又给孩子安排好意思的,怕他自己能力不够等。
学习的引导应该是以孩子为中心,而不是家长的主观臆断为主,这点家长们要明白。
2、 作业是作业,爱是爱
为什么要告诉家长们,作业和爱的区别呢?想必每一位家长不用我说,就知道它们是不同的,可是在生活里,我们未必会注意到其中的差异。
比如孩子写完作业,好不容易结束战斗,家长一句“写的这么慢还错,像什么样子”,会把孩子的信心和努力瞬间浇灭。但是,如果我们很体贴的告诉孩子,“写这么久累了吧?喝口水”,那么在孩子的情绪反馈上就会完全不一样。家长要想做好情绪管理,需从共情开始。
3、 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写错了,或者写的效率不高,家长不要劈头盖脸就是骂,先了解了解具体的情况,别情绪化,这样才能化解亲子之间的问题,解决孩子写作业、学习方面的问题。
孩子作题速度慢,家长等不及?家长做好情绪管理,激励孩子学习很重要,别让情绪魔鬼陪伴在孩子的身边。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朗姐育儿说,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09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