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假期已过似非过,家庭环境下,父母如何帮孩子切换到“开学模式”

假期已过似非过,家庭环境下,父母如何帮孩子切换到“开学模式”

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理论上来说,这个假期早已过去,但由于孩子们还待在自己最熟悉的家中学习,因此无论行为还是思想都还没有切换到“开学模式,可谓是假期已过似非过。

毕竟家里实在有太多容易让孩子分心的事物了,不仅缺乏了老师和校规的限制,也没有同学们都学习的这种同伴效应,因此大部分孩子表现出的懒散状态也让父母们忧心不已。

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尤其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孩子如果不能进入学习状态,可能会被人落下一大截。因此,孩子能否适应学习模式的改变,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孩子在家里学习的最大问题就是,面对父母、电视、网络、手机和电脑,总有种还在放假的错觉,此时父母的作用就很关键了。

然而,由于人们的心理压力本身就比较大,加上和孩子的距离过近,相处时间过长,亲子之间也矛盾重重,甚至有到达濒临状态的趋势。

因此在正式讲解之前,我想跟父母说的是,想真正帮到孩子,首先要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

那么,家庭环境下,父母要如何帮孩子切换到开学模式呢?以下分为几个模块给大家建议。



01学习环境

学习拼的就是孩子的专注力,前文说过,孩子在家庭中特别容易分心。

因此,家长要做的是尽量抑制孩子想玩手机或睡觉懒散的冲动,让他们集中精神投入到学习之中。

想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就要从环境上入手。

1)家庭作息与学校作息一致

这一点实行起来是比较困难的,一来家长本身也缺乏严格的自律意识,自己尚且无法遵守工作日的作息,孩子就更加跟着推迟了。

晚上睡得晚,早上起得晚,中午午睡还要耽搁一会儿,时间就这么磨没了。

二来,家长对孩子总是心疼,觉得平时上学那么累,难得在家休息,多睡一会儿也无妨。加之压力不那么大,因此很容易对孩子入睡和醒来的时间放宽要求。

但如此混乱的作息,会使得孩子的精神变得更加懒惰。

家长不妨借鉴学校的作息表,多设置几个闹钟,自己带着孩子一起执行。

2)父母与家长假装分离

前文说过,孩子在家学习时,亲子矛盾发展到了顶峰。

这一方面是由于双方距离过近导致的,另一方面孩子实际的学习状态直接暴露在父母眼里,因此容易引发不满情绪。

想让孩子恢复到学习状态中,家长就要假装孩子已经去学校上学一样进行自我隔离。

最主要的是创造一个独立空间让孩子学习,并且尽量挪开书房里的各种干扰物品。

还有,在上课的生物钟之内,父母一定不要干扰孩子,另外也要告诉孩子除了上厕所之外,尽量保持和上学一样的状态,坐在座位上不要胡乱动。

只有如此严格的环境模拟,才能让孩子进入学校中学习的自律状态。

3)不剥夺孩子的玩耍权利

孩子在家中学习,父母就容易焦虑,一看到他发呆就暴跳如雷,脑子里想的全是孩子被他人狠狠甩在后面的情景。

事实上,即便在家学习,家长也要给孩子休息的时间。

除了下课休息的10分钟之外,中午和晚上吃饭时,也要给孩子更长的适应时间。



02学习动力

事实上,对孩子来说,客观上的学习需要与主观上的学习动机是存在矛盾的。

要求孩子自律实在太天真,因此为了让他出现学习动机并付诸于行动,父母需要在其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孩子来说,是否学习受到决策的影响,比如我现在是玩会手机还是写作业?

大部分家长的做法是削减孩子决策的选择,比如把手机锁起来,但事实上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孩子的内心会更排斥学习。

因此,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那些影响孩子决策的因素上,主要包括内在思维与外在管教。

内在思维主要是感性和理性的矛盾,感性是我想做什么,理性是我应该做什么。

外在管教在家主要来源于父母,这其中不仅有亲身示范、沟通引导,还有支持和陪伴。

但我们也知道,孩子的内在思维是偏向于感性的,因此外在管教需要弥补孩子学习动机不足的情况。

  • 如何利用好外在管教?

事实上,管教的本质就是赏与罚,赏不仅包括物质上的资源,也包括可分配的权利,而罚属于潜在或身体上的暴力。

因此,家长要想起到良好的管教效果,首先需要做到的是赏与罚都在孩子需要的范围内。

如果孩子自尊心比较强、好胜,那么就应该多给他表扬和要求;如果孩子物质欲望比较强,那么就用金钱吸引他。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赏也要有所尺度,太低孩子不感兴趣,太高孩子会产生畏难心理;而罚最好是孩子在某件事上的权利。

家长要做到的是,让孩子的学习痛苦值+失去自由的痛苦值<惩罚暴力的痛苦值-自由的快乐值。




03学习计划

这里的计划绝不仅仅是复制学校的课程表,家长必须把握好整个体系。

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一样,要遵循smart原则,家长一定要每天给孩子留下明确和具体的计划。

比如作业完成之后要刷几套题,或者自己做测验,每天需要进步多少?

最好根据孩子的目标定计划,比如大学想考哪所学校,以往的分数线是多少,孩子现在的能力离它还有多大距离?

而后,将这份距离分到每一天,让孩子有阶段性地完成。当大目标被拆解成小目标之后,孩子就不再迷茫了,同时也拥有强大的动力。

另外,家长在孩子完成计划时还要对他进行奖赏或夸赞,如果有执行不了的问题,要及时调整。

暂时不管用代表你的计划没做好,并不是计划无用,灵活调整才是王道。



04学习进阶

由于孩子未在学校,与老师的接触变少,因此遇到知识与能力不匹配的情况,很难寻求帮助。

家长除了让孩子私聊寻求老师的帮助之外,也要尽量帮孩子寻找各种资源帮他解决问题,主要可以利用的是网上的各种频道,比如专题讲解等等。

其实现在的信息这么开放,只要家长拥有一定的搜索能力,都是能找到的。

当然,这个过程中要遵守以下原则,才能最大化地提高效率。

①按问题紧急度排序。

② 先易后难。

③用思维导图做知识体系。

总而言之,孩子在家学习既是困难也是个机遇,如果父母能帮孩子把握好,很可能弯道超车。因此,多付出耐心和努力也是值得的,希望以上的建议能给你大概方向。

二胎奶爸一枚,擅长儿童心理和教育领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儿心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0308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