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项羽摆下鸿门宴,刘邦轻松逃脱,是项羽的不忍,还是刘邦的机智?

项羽摆下鸿门宴,刘邦轻松逃脱,是项羽的不忍,还是刘邦的机智?

提起“鸿门宴”,多数人的脑海中马上联想到一个杀机四伏的场景:帐外、屏风后、厢房里,遍藏手持寒光闪闪钢刀铁斧的兵士,只要主帅一个摔杯暗号,赴宴之人顷刻之间被垛为肉泥。所以,每想到此,不免精神紧绷,毛骨悚然,这就是我们通常想像中的鸿门宴。于是,两千多年历史长河涌淌至今,鸿门宴一直是不祥之兆的代名词,凡是踏入其中,必九死一生。


事实上,鸿门宴的原型并没有想像中那么恐怖,尽管其中也经历了所谓的“险象环生”,但是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好比一颗遥控炸弹,如果没人去触碰按钮,那么这颗炸弹就是一颗哑弹,或者威力还不如一颗鸡蛋。显然,项羽设下的鸿门宴是一颗没有引爆的炸弹,虚惊一场而已。究其原因,就是他并不想杀刘邦,故意将“黑云压城城欲摧”化为“闲庭信步,云卷云舒”。

刘邦、项羽的“蜜月期”

刘邦与项羽并不是一见面就剑拔弩张的掐个没完,而是有过一段令人羡慕的“蜜月期”。刘邦沛县起兵之初,实力单薄,只能做一些攻打县邑的小动作,即便如此,也是败多胜少,与一群东碰西撞、打家劫舍绿林人无异。然而,随着陈胜、吴广起义的影响力扩大,原六贵族纷纷复国,秦军随之也加大了围剿起义军的力度。不久陈胜兵败被杀,同病相怜的刘邦感觉生存空间异常艰难。因为不光是面临被秦军剿灭的危险,而且义军之间相互攻伐也成为常态。为避免小鱼小虾被吃的悲剧,刘邦想到了抱团取暖,于是前去投奔新楚王景驹。


刘邦之所以首先选择景驹,原因一是张楚政权是义军的风向标,二是同为农民义军起家,相同的身份背景让彼此少了隔阂,多了亲切感。但是,刘邦率众走到半路,便得知景驹被项梁消灭,所以原计划落空。项梁为什么要灭景驹?很简单,因为项梁是楚国贵族项燕后代,他不允许“冒牌”的楚王存在,即便自己不做楚王,楚王的人选也应该由他来选定。所以,后来项梁将楚怀王之孙熊心立为楚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既然景驹已死,刘邦只能顺势去抱项梁的大腿。

项梁英雄豪气,愉快地接纳刘邦。随后,项梁率军于山东一带抗击秦军,刘邦、项羽、吕臣(原陈胜部下)联军则在河南一带攻城掠地。此时,刘邦与项羽是并肩作战的“兄弟”,因为他们的共同敌人是秦军。如果没有意外,二人的协作关系可能会一直维持下去,即便刘邦有自立山头的打算,而那一天何时到来,也是个未知数。但没多久,历史便给了刘邦一个机会,因为随着项梁兵败被杀,有名无实的楚怀王想趁机掌权,集团内部势力面临重新洗牌。如此,正好埋下了刘、项分道扬镳的伏笔。

熊心剧照


怀王的私心,促成刘邦与项羽的对立

秦末农民起义时,身为楚国贵胄后裔的熊心已经沦为了放羊娃。陈胜的兵败,让项梁看到了凝聚人心的重要,于是他听从范增的建议寻到熊心,将其立为楚怀王,建都盱眙。显然,项梁是用“楚怀王”的光环实现收买人心的需要,并不真想往头上顶一个王,所以熊心只是一个政治摆设。也正是意识到自己的尴尬处境,所以当项梁死后,熊心想从幕后站到前台,成为“货真价实”的楚王。怎样才能达到目的呢?分两步走:

一、打压项羽。楚怀王从盱眙赶往彭城,将项羽、吕臣军队合并,然后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北上解救被章邯围困的赵国。此举,一来将压制项羽,二来培植自己人宋义。

二、以“入关”为借口扶持刘邦。怀王封刘邦为武安侯,率原部人马进攻关中,并许下“先入关中者为王”的承诺。怀王布局天下,意在拉拢刘邦。故此,刘邦得到天赐良机,顺水推舟地去创自己的事业。


表面上,怀王通过周密的布置,看似将刘邦与项羽牵在手中,并彰显了他权威的存在。其实,刘邦、项羽如两只风筝,只要放出去,立马断线,到头他一只也抓不住。其实,早在项梁战死的消息一出,之前“亲如一家”的刘邦、项羽、吕臣三人就分兵而驻。刘邦扎营于砀郡一带,项羽、吕臣则分别驻扎于彭城东、西。此举,明显是为分家做好了准备,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只是时间问题。但刘邦还在静观其变,因为他明白“怀王”这道光环的重要。如今,怀王对权力的欲望,必然营造刘、项对立的契机。

从对立到对抗

夺取关中并非易事,因为沿途关隘、郡县还掌握在秦军手中,幸运的是刘邦有高人张良的出谋划策,所以也没费多大周折便现实入关梦想。重要的是,一路招降纳叛,实力大涨,兵马由之前的万余人增到10万。翅膀硬了,刘邦感觉到了底气,所以要封堵函谷关,阻止项羽入关,然后做一个潇洒的“关中王”。因为,一来,关中的富庶让刘邦咋舌;二来,历史上也有秦国于函谷关之前打退六国联军的先例;再则占据关中之地,刘邦很容易成为下一个秦始皇,他的“大丈夫当如斯也!”的愿望指日可待。但是今非昔比,当年六国联军是一帮各怀鬼胎的乌合之众,如今项羽是率领的是所向披靡的钢铁军团。所以,如果与项羽如今40万大军相比,如同螳臂当车。


项羽入关并不是要抢关中王的宝座,而是要捣毁秦国老剿,然后将天下土地分封,让那个曾经建立在六国头上的秦国化为乌有。因此,项羽在降服章邯后,率先封了他一个雍王,封地就在关中的废丘(今陕西兴平县)。此举也是项羽分解关中的一个信号,因此,刘邦以“怀王之约”为由头,想将关中据为己有的愿望显然不会现实。这就是项羽与刘邦由对立到对抗的根本原因,刘邦要统一天下,项羽要分封天下。

本身项羽是憋着一股气入关的,因为被怀王压制的火还没有消,又碰上了刘邦的蓄意拒关。但此时项羽还没有彻底与刘邦反目的打算,一是他看一向轻视刘邦,二是要彰显他诸侯总盟主的气魄。但接下来两件事情让项羽杀心顿起:一、刘邦部下曹无伤派人献媚,说刘邦想独霸关中,拜子婴(原秦王)为相,侵吞秦国财富,图谋天下。二、范增添油加醋说,刘邦本是贪财好色之徒,如今两样都敬而远之,由此可见此人志向远大,并非池中之物。而且据他观察,刘邦头顶祥云缭绕,为天子之兆。毫无疑问,此两点都犯了项羽仇视帝王的大忌,所以才决心第二天发兵霸上,一举歼灭刘邦。

范增剧照


鸿门宴前后的较量

四比一的对抗,而且是突袭,刘邦在劫难逃。但历史有时会因某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或因为一个小人物的举动出现转折。事情的转折就是项羽堂叔项伯的“通风报信”,因为他要救好友张良幸免于难,而张良又是刘邦的“谋士”(注:此时张良属韩王成幕僚,还没有真正追随刘邦)。张良是运筹帷幄的高人,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不仅不会同项伯偷溜,而且还要帮刘邦扭转局面。目前看来,能起到作用的人只有项伯。于是刘邦接见项伯,好酒好菜好招待,并将洗脑功力发挥到极致,甚至还攀上了儿女亲家。刘邦说: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民吏,封库府,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此段话的中心意思是说,入关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项羽服务,从没有反叛项羽的念头,是项羽冤枉了他。项伯对刘邦的话深信不疑,决心将好人做到底,于是回去面见项羽,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刘邦劳苦功高,正是因为他在前面开路,才有后来咱们的顺利入关,所以应该请客吃饭,而不是发兵征讨。项羽被叔叔说动,于是取消发兵计划。

项伯剧照


那么,没有人反对吗?范增第一个不同意,但与项羽争论的结果是,只能做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鸿门宴杀。因为如果在宴会上成功斩杀刘邦,那么所需代价要远低于战争手段,这就是鸿门宴的由来。但是,鸿门宴明明是埋葬刘邦的坟墓,为什么会让刘邦饱餐一顿、抹嘴开溜了呢?是项羽的不忍?还是刘邦的机智?答案是前者。

项羽的不忍,刘邦逃之夭夭

第二天,刘邦带领张良、樊哙、纪信、夏侯婴、靳强等人赴宴。寥寥几人,看似有去无回,结果全身而退,原因是项羽不想杀刘邦。

一、刘邦的“诚恳”态度让项羽转变。项羽好面子,喜欢听奉承话,刘邦一见面便低声下气地将对项伯说过的那番话复述一遍。项羽哈哈大笑说:我想你不敢如此,只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前来告密!由不得我对你不产生怀疑。既然能打告密人献出来,说明项羽的态度已经转变。


二、范增的暗号视而不见。宴席中,范增频施眼色,示意项羽下令杀刘邦,但是项羽喝的很尽兴,眉飞色舞,推杯换盏,不亦乐乎,反而觉得范增故意扫兴。

三、项庄舞剑不起作用。范增眼见项羽没有杀刘邦的意思,于是命项庄以舞剑助兴为由,借机刺杀刘邦。项伯遂起身助舞,项羽则很从容地看热闹。因为项羽明白,项庄是晚辈,他断不敢先伤项伯然后再刺杀刘邦。

四、樊哙搅局,继续喝酒。张良见情况危机,于是出帐唤樊哙。樊哙持盾闯入,与项羽据理力争。项羽非但没有生气,而且还赏生猪腿一条,酒数碗,赞为壮士。


五、刘邦逃走,事后不追。刘邦以撒尿为由,不辞而别,项羽并没有派人去追。如果项羽真想杀刘邦,定会派人监视,刘邦绝对没有逃走的机会。即便他跑回了军营,项羽照样可发兵后至,将其剿灭。但项羽没有。

总结:鸿门宴上,刘邦有惊无险,并不是他的机智,如果项羽要杀他,他不可能逃脱。如同后来被围白登山一样,如果不是冒顿单于有意放刘邦一马,刘邦极有可能就葬身山中。但印象中是刘邦机智、精明占据上风,把项羽耍的团团转。因为,实事证明项羽放过刘邦的走了一招错棋,正如范增预言:日后我们都将成为那小子(刘邦)的俘虏。


但是,单从鸿门宴事件来看,项羽确实没有杀刘邦的打算,或许是他太过自信,认为可将刘邦摆布于鼓掌之中。因此,封分诸侯时,项羽故意只给刘邦偏远的巴、蜀二郡。刘邦虽怒火冲天,但只能服从。后来,张良用刘邦赏赐给他的珠宝行贿项伯,项伯又向项羽说情,于是项羽将汉中郡施舍给刘邦。可见,项羽并不想将刘邦斩尽杀绝,而是留有回旋余地。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0175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