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家庭教育10把刀:妈妈的情绪藏着孩子未来,让孩子优秀先搞定自己

家庭教育10把刀:妈妈的情绪藏着孩子未来,让孩子优秀先搞定自己

不吼不叫,快乐陪伴孩子写作业—— 快乐亲子屋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们的认知里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学习。很多家长都觉得我并不需要你付出什么,也不需要你操心家里面的事,你要做的只是学习。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好?那么好的界限又是什么?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但事实却与之希望的相反!

教育好孩子是终身责任,孩子好,自己才能觉得更好,这是每一位家长内心的期望。

《人民日报》曾经总结过不合格父母的行为调查,以下10种请大家一一对照,你是否这样做过?

1.给孩子特殊待遇

2.孩子犯错就袒护

3.过分关心

4.纵容孩子懒散

5.答应不合理要求

6.退步央求孩子

7.帮孩子做事

8.大惊小怪

9.不让孩子独立

10.害怕孩子哭闹

父母对孩子的爱护,这是天性。

但不可忽略的一点是,有管教有惩罚,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很多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家庭教育出现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源头,有些毛病并不是出在孩子身上。

对于这些问题作为父母一定要及时检查,反思自己的错误,让自己的教育方式耽误孩子的一生。

普通家庭教育存在的“教育10把刀”存在,作为父母,你中了几把?

第1把:过于关爱让孩子不珍惜

很多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总是小心翼翼,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总想要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

你长时间的过度关心会让孩子当成应该的,时间长了孩子就不会珍惜,更别提懂得感恩。

第2把:唠叨,惹得孩子烦躁对抗

有些家长从喜欢对孩子“说教”,要么就是“你看xx家孩子”,其实这些言语不经意间就已经给自己的孩子造成伤害。

尽管作为父母都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爱孩子,但你越是这样的关心,孩子就选择逃避,要么就用情绪保护自己。

第3把:过度干涉,孩子无法自立

很多父母因为疼爱孩子,总是会给孩子操办太多事情,恨不得帮孩子们处理好一切。

如果父母一直插手,很多孩子完全学不会进入社会,也不懂得成长当中会经历坎坷,在外面根本没办法独立。

第4把:过度期望,孩子难承受

我不止一次听说过孩子因为成绩走上绝路,有些孩子因为家长的期望太高,一次考不好就会导致内心崩盘,然后走上极端道路。

人家孩子没有办法达到那种期望,一旦信号这种心理,他们内心往往只要赢,您一次输的结果都难以承受。

第5把:不断责备,孩子无动力

有时候孩子一点小的事情就会被父母责骂,他们不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其实这些没有鼓励的话让他们越来越自卑。

孩子进入学校之前,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优秀的父母给予孩子优秀的教育,那么孩子的问题肯定与父母有关。

第6把:过度迁就,孩子约束力差

孩子成长中确实会有很多毛病,很多坏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

这时候的父母如果一再迁就孩子,长时间之后会导致孩子被宠你而变坏,这种爱根本没有规则,长大之后孩子一定会埋怨你。

第7把:过度关心,孩子要挟家长

有些父母把孩子的任何事情都看得很重,连父母的基本权威都没有,结果在孩子面前连最起码的面子都没有,就算是做得再好孩子也不领情。

以孩子为中心的父母只会失去自我,所以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最终的结果绝对是不幸。

第8把:太享受,孩子不懂节俭

很多父母总以为自己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有些父母在工地搬砖,结果孩子却在学校挥霍。

正所谓没有富贵命却有富贵病,长时间的享受让孩子自私,更不可能体谅父母的爱。

第9把:过度满足,孩子缺乏快乐

为什么满足了孩子,他还是不快乐?

有些父母认为尽自己的所能给孩子最好,然后自己就是好父母。

其实没有耕耘哪里来收获?但是孩子只有收获没有努力,所以他并不会快乐。

第10把:溺爱,毁掉孩子

惯子如杀子郭德纲也说过这句话,尽管家里条件很不错,郭麒麟能有今天也是自己努力。

很多父母只顾着宠溺孩子,让孩子没有原则也不懂规则,做事总会被人说没教养没分寸。

进入社会之后,这样的他绝对输得很惨。

十年后有出息的孩子,多数来源于这七种家庭

一、爱学习

如何让孩子爱学习?先搞定自己才能搞定孩子。

作为父母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气氛,父母经常在家里面学习读书,那么孩子自然会跟着父母一块儿这样做。

二、家庭和睦

生活中你总能看到一些孩子没心没肺,有人说这样的孩子太傻,一点心机都没有。

其实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父母恩爱、家庭和谐,从这种家庭里面出现的孩子性格很友善,人也非常自信。

三、有规矩、教养

所谓国有国规,家有家规,没规矩确实不能成方圆。

爱孩子就要从立规矩开始,孩子自我约束,才能更快的融入学校里遵守纪律,在社会上严守法律。

四、三观正

父母的三观正代表家庭的三观,孩子生活在这种家庭里面也会言传身教。

优秀的家庭一开始就有陪伴,然后再进行教育,所有的优秀都不是天生的。

五、重教育

孩子天生的老师就是父母,如果父母正视教育,那么孩子才会正式学习,有些东西都是培养出来的。

六、积极乐观

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积极乐观的品质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形成,但重要的是必须存在于家庭教育当中。

父母积极的态度总是能够影响孩子,让孩子正确面对生活跟学习当中的困难。

七、严慈并济的家庭

光爱孩子是不够的,单纯的宠爱只能让孩子变得肆无忌惮,有爱更要有严格的管教,这样才是最钟情的方法。

好孩子是父母精心教出来的,熊孩子一般都是父母溺爱出来。

父亲的格局,决定孩子高度!

很多家庭都有一种“丧偶式父爱”的存在,父亲总是忙碌工作,孩子一般都跟着母亲长大。

其实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任何人比不上的,有爸爸陪伴的孩子会乐观、开朗、自信,在各方面都显得很优秀。

没有父亲陪伴的孩子从小就缺少坚定感,也没有父亲宽广的胸怀,更不知如何明辨是非。

每个男人都能成为父亲,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好父亲。

成功的孩子背后总是有着成功的父亲,优秀的人总给孩子树立榜样,所以父亲到底是怎样的格局也决定了孩子的未来,也代表着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父爱是不可缺少的。

母亲的情绪决定孩子的命运!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获奖感言说影响自己最深刻的人是母亲:

母亲教会我什么是大爱和亲情、宽容和理解、诚实和耻辱、学习和生活、梦想和志远。

如果说,父亲是家庭生活中的掌舵者,那么母亲一件事家庭的调节阀。

对孩子来说,信任不过于父亲,依赖不过于母亲。如果母亲喜怒无常,就会导致孩子恐惧担忧,如果母亲是个怨天尤人的人,孩子绝对不是快乐的。

反之,如果母亲宽容大度,孩子从小就是有同理心的人,母亲温和慈祥,孩子也像一个小太阳一样。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如何教育好孩子?这是很多父母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事业,大家总在寻求各种各样的方法,疲劳的工作,为孩子努力争取更好的生活。

但你最容易忽略的一点是:想要孩子优秀,就先搞定自己!

家庭教育是跟孩子沟通最重要的桥梁,你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所有难题难以解决的话,屋屋今天给大家带来福利

从事16年家庭教育培训的郭榕老师给大家带来《不吼不叫,陪伴孩子写作业》,作为中科院心研所签约老师,跟很多家长沟通过如何让孩子喜欢上学习、如何让孩子成为爱学习的学生?

针对这一难题做出解读,让每位家长都能成为孩子幸福的陪伴者,找到轻松快乐的陪伴孩子写作业的好方法。

11节课让家长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引导者,也让4到16岁的孩子的父母成为中小学教师人群里面的一员。

让家长调节情绪,处理好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方法,顺便锻炼孩子对时间的规划能力,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在语言技巧上面和学习上面成为优秀的人。

现有新年福利原价99元的家庭教育课,新年期间优惠价39元。为了让每位为孩子操心的家长都能正确面对跟孩子之间的沟通,避免孩子和家长都造成极端情绪引发的伤痛现发放12张5元优惠券,先到先得。

没有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越来越好,只是面对这么大的期望压力,孩子如何调节自己内心的委屈?如何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学习?这些都需要家长的帮助,希望各位家长能够用耐心地情绪面对孩子,让孩子面对学业压力也能快乐成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0011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