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教育孩子是一件需要极大耐心的事情,有时候同一件事情或许需要反反复复跟孩子讲上好多次,孩子才会记在心里。
很多父母平时工作繁忙,回家后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难免就容易失去耐心,从而说出了一些令孩子伤心的话。
小康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虽然平时成绩一般,但是学习非常认真,所以班里的老师们都经常鼓励他。
前几天,学校进行的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小康虽然有所进步,但是在班里也只是中等偏上水平。看着周围考得好的同学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小康看着自己手里的卷子低下了头。
放学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老师在例行巡视教室时发现小康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哭,老师忙走过去问小康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小康一边抽泣一边告诉老师:“妈妈说了,考不到100分就不用回家了,家里不需要一个差孩子。”老师看了一下小康的卷子,发现他错误的地方大部分只是一些粗心大意犯的错误,而且成绩也比上一次考试进步了不少。
老师听了这话,温柔地跟小康说,会送他回家,并且会跟他的妈妈谈谈。回到家之后,老师跟小康的妈妈说,小康的基础不错,只需要改一下粗心大意的毛病,再多做习题,成绩很快就能提升的。
老师建议小康的妈妈,过于苛刻的话语最好别对孩子说,伤害很大,憋到肚子里也别说出口。妈妈听了老师的话,内心十分愧疚,原本只是想用这些话激励孩子,没想到却给孩子造成这么大的心理阴影。妈妈也再三跟老师保证,会改进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孩子的心灵是敏感而脆弱的,以下4句话“句句如刀”,父母却总爱挂嘴边,殊不知伤透了孩子的心,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不要说。
☞哪些话容易伤害孩子呢?
①“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孩子调皮捣蛋是难免的,很多父母在失去耐心时都会下意识地将这句话脱口而出。孩子对父母是有与生俱来的依赖和仰慕的,父母说出这样的话,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时刻担心自己不够优秀时真的会被父母抛弃,从而产生焦虑的心理。
②“我怎么会生出你这么笨的孩子。”
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孩子都是渴望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肯定的。父母将这句话说出口,孩子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自我怀疑,逐渐演变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认为自己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从而成长为一个自卑的孩子。
③“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各位80后和90后父母不妨回忆一下自己童年,最讨厌听到的是否就是被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将心比心就可以知道,每个孩子听到这种话心里都不会舒服的,父母长期将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作比较,孩子心里不仅会难过,还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和抵触心理,这句话并不能起到激励作用。
④“早就跟你说过了你偏不听。”
父母是成年人,自理能力和生活经验自然会比孩子丰富,很多事情父母知道会带来什么后果,孩子却不一定有能力分辨。
所以当孩子做了一件父母一眼就知道会失败的事情时,对孩子说这句话无异于是对他们的冷嘲热讽,孩子不但吸取不到任何有益的教训,还会有一种被轻视和被嘲笑的感觉,这对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的伤害也是很大的。
父母教育孩子时不妨多些耐心,亲切的鼓励和温柔的关怀远比这些锋利如刀的话语更能激励孩子进步。
今日话题:还有哪些话容易伤害孩子的心呢?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92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