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朗朗育儿课堂(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好,没理由为别人而活。
相信大家身边都有这样的人,别人让他办的事情,无论他的能力是否能及,他都会答应,因为他们不好意思拒绝别人,他们害怕去得罪别人,也担心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影响,这就导致他们自己活得很累,过的很辛苦,这类人的性格就是“讨好型人格”。
我之前在一所小学做过助教,在那期间就有遇上这么一类的孩子,那个孩子还是班级的班长,但不是因为他很优秀,只是因为他比较“热情和友好”。
一天下午放学孩子们都会去了,我也打算回家,路过班级的时候,发现这个孩子一个人在打扫教室。
我感到奇怪,照理说每天都是安排三个孩子做卫生,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在做,再说今天黑板上写的名字,也不是他。
我走过去问了孩子才知道,今天一个值日的同学,说他有事情就麻烦这个孩子帮忙做卫生,而其他两个孩子看到是班长做卫生,就都溜走了。
班长还跟我说了他已经连续几天自己一个人做卫生了,因为同学让他帮忙他不好意思拒绝,因为他是班长。
但是班长的职责是帮所有人打扫卫生吗?
我想不是的,但就是因为孩子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这才导致孩子吃了这么多亏,还吃力不讨好。
其实这就是“讨好型人格”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孩子从小就不敢去拒绝别人,导致孩子遭受了一些他不应该承担的责任。
“讨好型人格”又叫做“迎合型人格”,顾名思义就是不断的去迎合别人满足别人,或者是过度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对方能看重自己认同自己的观点。
对于孩子来说,“讨好型人格”更是会导致孩子遭受到委屈,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而孩子这样的性格往往来自于家长。
一、家长的哪些行为容易导致孩子的“讨好型人格”?
家长自己不够自信就容易导致孩子的“讨好型人格”,家长们不够自己,平时待人处事过于谦虚、谦让,过度的阿谀奉承都会导致孩子也缺少自信。家长们自己都是这类性格的人,孩子很大程度也会受到影响。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太过严厉,也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或是家长们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学会谦让,不要去跟别人争,这也会导致孩子缺少自信,形成“讨好型人格”。
二、讨好型人格:一味地迎合别人,活得更累
嘴长在别人身上,生活是我们自己的,总是为了别人的评价而活,一味的去迎合别人,只会让我们活得更累,同时还在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只会让一些思想不正的人变本加厉。
“迎合型人格”的孩子,从小就过于谦让,不敢去拒绝别人,与他人竞争,容易导致孩子缺乏竞争力,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
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远离“讨好型人格”?
1. 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孩子最初的自信心来自家长们的关爱,在父母关爱下成长的孩子,会更加的自信,人格塑造也会更加的完整,有爱的孩子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家长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更多的关爱,让孩子有基本的自信心去与别人交往,自信的人,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2. 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同时家长们也应该信任孩子,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让孩子敢于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看法,让孩子知道有人爱他,有人在支持他,得到别人的尊重能让孩子更加自尊自爱。
3. 鼓励孩子去参与竞争。
竞争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自信,竞争的结果无论是失败还是胜利都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家长们要鼓励孩子去参与竞争,并且让孩子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竞争和竞争的结果,会让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变得更加自信。
自信自尊能让孩子避免“讨好型人格”的危害,因为自信的人不会总想着去讨好别人,自信的人更多的是去经营自己。
家长们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让孩子为了自己而活,并活得精彩自在。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81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