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有不少的家长受各种"孩子一定要夸""不被夸奖的孩子会失败"的所谓科普知识的影响,认为只有夸奖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他们认识了所谓的"赏识教育"的概念,并将其奉为圭臬,于是乎,不论孩子做了什么,做得是对是错,"为了孩子好——夸!"
领居家的小强是家里的小霸王,他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仿佛觉得世界是围着他转的。造成这种错觉的源头,正是小强的家人对他的潜移默化的纵容。不管小强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小强的家长总能找到表述,一本正经地对小强一顿猛夸——即便小强做得不对。小强的妈妈跟我说过:"其实我跟小强爸爸也觉得现在这种情况不对劲,孩子越来越任性了。但是我们没有办法,现在只要说他一句,或者不那么顺着他的心意,他就会大吵大闹,为了让他消停下来,我们只能只用怀柔政策了。不是有种叫'赏识教育'的方法嘛,我们就当做是在教育孩子了……"
其实,小强的家长已经踩到了"赏识教育"的大坑,现在正在坑里却不知情。身为家长的你,知道什么是"赏识教育"吗?面对孩子,你是否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加以夸奖呢?别搞错了,这样的夸奖方式根本不是"赏识教育"!想要真正地对孩子好,家长还要学会如何使用正确的"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过度夸奖,过度夸奖会使孩子陷入"过度自信"
"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指的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综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孩子做什么都夸奖,绝对不符合"赏识教育"的内涵,不仅如此,肆意的夸奖还会让孩子陷入"过度自信"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对孩子的发展而言弊大于利。
1.过多的单一评价型夸奖
这种类型比较常见,一般建立在孩子的各种行为基础上。很多家长为了增强孩子的信心,不论孩子做了什么事情,都要大肆夸奖孩子:
孩子给长辈倒了一杯水——"儿子,你可真是太棒了!你怎么这么懂事又能干,妈妈太为你感到骄傲了!"
孩子学会了一个字——"宝贝你真聪明,你学东西可真快!太优秀了!"
……
肯定孩子的努力的成果没有问题,但是长时间地过分夸大孩子的学习成果,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识,对现实没有客观的认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把被夸奖当做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甚至如果没有夸奖或者即便有人夸奖,孩子也不愿做自己本分内的事情。
2.比较型夸奖
比较型的夸奖模式主要是跟孩子自己比,以及跟其他孩子做比较。比如'"宝贝你真是太厉害了,跟以前的你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或者"闺女你最漂亮,你们班的其他小朋友跟你比起来完全没法看!"这两种比较方式都是建立在否定被比较的对象的基础上的,这样的夸奖方式是不对。
3.脱离事实的夸奖
还有一部分夸奖完全是脱离事实的夸奖。举个例子,孩子做作业写汉字,分明笔画就已经写错了,家长在一旁还要硬夸,对孩子说"宝贝真棒,写得真好看!"这样的夸奖可以说是睁眼说瞎话了,这是对孩子的是非观的一种巨大的误导,是家长对孩子进行错误夸奖的典型示范,对孩子后期的成长非常不利。
过度夸奖孩子是溺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1.夸奖得来容易,孩子不愿努力
家长不加分辨地夸奖孩子,孩子随便做一件小事就能够得到家长的夸奖,这样的夸奖与称赞对孩子而言未免太过容易得到。夸奖得来容易,孩子自然也就不会珍惜,家长的夸奖就无法成为孩子努力的动力。夸奖唾手可得,不管自己做得如何,家长都会夸奖,一旦孩子产生这样的心理,孩子就不愿花费心思把事情做好。俗话说得好,好事多磨,慢工出细活,不经琢磨的事情总是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不愿努力的孩子什么事情都无法做好。
2.过度夸奖让孩子盲目自信,自以为是
另一方面,家长的过度夸奖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认知有偏差。孩子沉溺在家长赞扬的话语中,错误地认为自己真的非常厉害,盲目自信。这样的想法非常危险,孩子自以为是,什么意见都听不进去,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如果孩子无法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思进取,无法上进成长。
3.一昧地夸奖是心理暗示带来的压力
除此之外,家长不加分辨的过度夸奖也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孩子长时间处于被夸奖的状态中,会因此认为自己是完美的,不能接受别人的一点否定。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受到沉重的打击,难以重振旗鼓,奋发图强。
"赏识教育"有门路,学会这三种方法,正确应用"赏识教育"不踩坑
夸奖孩子不能过度,"赏识教育"有门路,家长想要使用正确的"赏识教育",一定要注意下面的3种方法!
1.明确目标:"赏识教育"不是没有目的的过度夸奖
教育要通过搭配一定的目标来实现。没有目标的"赏识教育"是一种盲目的教育方式,这种盲目、过度的教育可能使孩子变得自大。因此,家长使用"赏识教育"时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要搭配适当的目标。
目标的制定也有学问,要有一定难度,但孩子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目标制定后,激励孩子去完成甚至是超越目标,在孩子向目标行进的过程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在一旁可以鼓励孩子,并稍作指导,与孩子一起克服困难,让孩子明白,成功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努力付出后获得的成功才是真正的快乐。
2.自我超越: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他人
赏识教育不仅仅是对自己孩子的夸奖赞扬,还要教会孩子如何赏识他人,发现他们的优点与长处。家长要教会孩子何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让孩子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要懂得发现他人的长处,赞赏他人的优点,学会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使自己不断地成长。
3.不死板:实践"赏识教育"要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是几乎所有的教育方式都要注意的重点,"赏识教育"亦然。面对性格外向容易膨胀的孩子,家长不能总是过度地夸奖孩子,不然很容易让孩子陷入"过度自信"的状态。若是面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情况则又有所不同,这类孩子往往对自己缺乏信心,家长的夸奖力度可以大一些,但要注意"真诚原则"。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79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