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个家长找我说:自己的孩子心里也是很想学习的,但是每一次都坚持不了,开始一两天很热情,最多坚持一个月就没有劲了。这样的事情反反复复一直循环,孩子学的不爽,家长也很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很多家长都会咨询这样的问题:每一次和孩子好好沟通之后,孩子心里也是想学习了,学习也认真了,但是总是坚持不了多久就又变得懒散松懈了。
说实话,成年人也有很多这样的问题。看看朋友圈每天都会有人立各种目标,比如今天开始要打卡学习英语、今天开始要打卡运动拥有马甲线、今天开始要开始存钱等等。但是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动静,一年过去了,完全忘记了自己发过的朋友圈,到了第二年再重新循环。
为什么我们心里也很清楚地知道去做这件事情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变得更优秀,但是总是坚持不了呢?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变成自己的习惯,孩子学习坚持不了也是一样的原因,就是没有把自己想要提高成绩好好学习这个行为变成自己的习惯。
一、为什么不能自己想认真学习的事情转化为习惯?
为什么我们很难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变成自己的习惯呢?
那是因为人类具有“抵抗新变化、维持现状的倾向”。
抵抗新变化:孩子以前是不喜欢学习的,现在想要认真学习了,这是孩子以前没有的习惯,一旦打算培优新习惯,身体就会开始产生抵抗。
维持现状:如果我们长时间保持某个行为,大脑就会拼命地维持这个行为,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喜欢玩手机、书写撩菜很难改掉的原因。再者,大脑会认为某个行为和往常一样,坚持起来才会简单。
简单的来说就是,我已经习惯了洗完澡舒舒服服躺床上刷手机,突然去运动,大脑会抵抗你去做这件事情。对于孩子学习也是一样,习惯了平时随便写写作业,突然要认真思考,这个行为和往常不太一样,大脑会抵抗。
二、持续多久之后可以成为习惯
前面提到很难坚持的原因就是孩子要认真学习的这个行为还没有变成一个“往常一样”的行为,遭到了身体的抵制,那么需要多久才能变成“往常一样”的行为呢?
关于习惯的养成最常见的说法就是21天养成一个习惯,但时间的长短具体还要看这个行为的难度,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阶段一 反抗期(1-7天): 很想放弃
在我接触到的学生中,我问家长孩子从心里想学习付出行动到恢复原状会有多长时间?差不多40%的孩子都是一个星期就恢复原状了。
这个阶段常见的状态就是:
敢认真学一会就觉得学习太没有意思了,太无聊了。
每天计划学习的内容太勉强,很容易放弃。
时间一天天过去,变得越来越懒得行动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越是很痛苦的,因为他们也是在挣扎到底是放弃还是坚持。放弃感觉自己太没有用了,但是坚持真的也没有很大意思。
2、阶段二 不稳定期(8-21天): 容易被影响
当然还是有很多孩子是可以非常热情的学习超过一个星期的,但是一般几十天差不多二十天就放弃了,孩子熬过了第一个阶段,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其实是对孩子要求更高的。
常见的状态:
已经安排好的学习计划,被其他的事情给打断了。
因为和身边人的关系问题,导致自己的学习计划被打断。
这个时候也就是很多家长会说,孩子开始找借口了,觉得今天在学校和同学产生不愉快了,所以今天不想学习。因为今天我某一个方面表现很好,那奖励一下自己今天不学习了放松放松。
3、阶段三:倦怠期
还是有不少孩子是可以把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度过去的,但是家长渐渐会发现孩子学习还是不是很得力。
常见的状态:
感觉很疲惫提不起劲;感受不到认真学习的意义。
最常见的就是很多孩子在考试前一两个月开始给自己定目标要好好学习期末考一个好成绩,也是这么去做的,但是到了临近期末考复习最关键的时期,孩子反而很疲倦了,也没有在意学习这件事情了。
三、如何让三分子热度变成习惯
1、锁定一项习惯
我问过非常多的学生,他们认为的认真学习是怎么样的,答案基本都是一样的:认真听课,认真做好每一道题,认真完成每一天的作业。
同样的问题我也问题家长,家长的要求要比孩子自己要高,应该是: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不懂的地方要弄清楚,要及时进行复习,不要偷懒。
你发现了没有,“认真学习”这个行为是很泛也是很空,“认真学习”这个太大了,很难一下子去做好这件事情,孩子的注意力是没有办法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去专注多个事情的。所以第一定要注意,首先锁定一项习惯去改变。
比如,孩子的书写很差,那可以先锁定一个目标,这半个月就是想把书写进行改进。等书写改进了,我们再定下一个目标,做好预习。等预习养成习惯了,我们再定下一个目标。
不要想着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也不要想着一下这改变所有的事情,一定目标一个目标去完成,一个一个习惯去培优,这样孩子也不会觉得有压力。
2、行动归总越简单越好
什么样的事情是最容易检查的?就像刷牙那么简单的事情才是最容易坚持的。对于孩子学习也是一样的,什么样学习是最容易检查的,就是对于他来说这件事情难度不大。
如果一个基础很弱的孩子,你要求他每天要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准确率100%,这就很困难了,孩子就容易放弃,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基本都会有难题和怪题,这个是超出了孩子先阶段的能力的。就像我跑八百米就已经快死了,你还要求我必须要跑十公里。
3、不要太在意结果
很多孩子没有办法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不到自己这段时间能力的结果。我曾经遇到也给孩子,期中靠前一个星期学习非常认真,每一天晚上学习都学很晚,但是期中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从此这个孩子就一蹶不振了,很难再找回学习的动力了,甚至觉得自己就不知学习那块料。
学习是一个持续漫长的过程的,成绩不好也是有非常多的原因的,不可能一下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如果太注重结果就很容易放弃。
同时,作为家长也是要多鼓励孩子,而不是没看到结果就开始打击孩子。
4、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从我进入教育行业以来,接触到的数学超过1000个了,不爱学习的孩子都有一个原因:就是学习这件事情没有让他获得成就感。
为什么孩子喜欢打游戏?因为游戏会设置一个一个的关卡,一个一个的等级,看着自己的冲过一个一个关卡,自己的等级越来越高,是非常有成就感,这件事情能让我有成就感所以我就去做。
在学习上如何获得成就感?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孩子自己可以非常明确的感觉到以前不会的题现在会做了,另外一方面就是看到自己的成绩提高了排名也提高了。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始的时候给孩子去练习哪些不是很难但是比较容易掌握的知识,可以快速的找到自己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比如,孩子以前单词都记不住,现在可以要求一天记3个并且都记住了,虽然这个进步没有很大,但是对孩子获得成就感获得自信心是非常有帮助的。
最后:
孩子学习总是三分钟热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认真学习这个行为还没有变成一个想“往常一样”的行为,身体为产生抵制。想要改变这个现状,就需要让它变成一个像“往常一样”的行为,但是这个过程会很漫长,很多学生会放弃。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1、锁定一项习惯,2、行动归总越简单越好,3、不要太在意结果,4、让孩子在学习上获得成绩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76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