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美国总统特不靠谱与财政部长木问题提议,为每个美国成年人寄出最多达1000美元的补贴,以此一次性向美国经济快速注入数千亿美元。
其实,在全国促消费、扩内需的政策导向下,3月初国内部分省市已推出了此类模式——消费券——虽不是第一次出现,但如此密集的出现还是少见,上一次还是在2008年。
1. 消费券当前的意义
众所周知,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冲击,2月以来,国务院、央行及各部委与各地政府通过金融、财政等多种举措推动地方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与此同时,内需的提振,消费需求的跟进更为关键。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消费大国,2019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7.8%。
通过消费券补贴的方式(如果发现金肯定都去买房了,见文末),可弥补因疫情影响导致的收入下滑,保障基本生活,刺激消费等作用。通常来讲,消费券对消费的额外拉动作用,参考日本、台湾两地经验来看,一般在在10%-40%左右,即发放 100 元消费券后,能够多带来的消费在10-40 元之间。
虽消费券对拉动消费增长有限不乏各种声音,但当前提振市场消费信心,是恢复消费增长的关键先导因素!此时消费券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提振市场消费信心的作用。
2. 房地产等的花都谢了
我们切换到今天的主题——房地产!
为什么等来了新基建、等来了降准降息、等来了股灾、等来了油桶降价、等来了消费券,却依然没有等到房地产的松绑?
第一, 在“供给侧调结构改革”背景下,房地产 “房住不炒”基调不变,近年主要热点城市进入调整周期,杠杆降低、泡沫挤出,成果来之不易。
第二, 本次疫情对行业影响重灾区在餐饮、文旅、交通、零售、汽车等行业,虽房地产受疫情影响成交量明显下滑,但价格未有较大波动,同时各地政府通过“救企稳市”的政策扶持,以及房企积极开展的自救举措,在进入3月份以来市场呈不同程度恢复,短期内未对行业构成深层次影响。
第三, 企业复工复产后面临的问题首先是需求的跟进,疫情对社会消费需求与信心遭受了较大冲击抑制,且受停工停产因素居民收入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且,从近期的系列举措来看,当前重点绝非唯GDP目标是从,而是遵从稳经济、保民生、树信心、保增长的路径!
按照以往惯例,每当经济面临冲击时,房地产总是勇当排头兵,率先恢复对经济的拉动增长。与此同时,宽松货币的政策与购房税费补贴等政策齐头并进,吸引大量的居住及投资需求跟进,推动房价勇攀新峰。
2016年开启的本轮调控之前国内已面临普遍的高房价,对居民消费需求与实体产业发展已造成严重的挤压,这也是“房住不炒”的底层因素。此时若仍然率先启用房地产,则带来的不仅仅是新一轮的房价飞涨,将对实体经济及居民消费造成更为严重的冲击,甚至对社会带来不稳定风险。
虽然,在近年国内经济增速换挡、产业结构调整阶段,房地产对稳定经济确实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仅依靠实体产业与消费恢复,也难以弥补疫情危机对经济造成的冲击影响。
但当前第一要务首先要推动生产与消费需求等秩序的恢复,其次才是如何实现目标达成的问题。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多地楼市松绑被紧急喊停的原因,“房住不炒”只是其一因素!
3. 房地产会松绑吗?会吧^^
从当前疫情发展来看,国内内生疫情已基本结束,但全球疫情正处流行高峰,输入风险不断增加。同时,疫情也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半月内全球股市暴跌,美国0利率也未能阻止股市崩溃与经济颓势,并进一步对我国经济带来连锁反应,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并面临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风险。所以,疫情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冲击深度目前无法做出准确的评估。
在新一轮金融危机爆发的临界点上,全球降息周期已然开启,国内金融宽松趋势越发增强,国内利息仍有较大下降空间。
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压舱石”,房地产其较强的产业关联与带动作用,对稳定经济恢复增长仍具有重要意义(作用是稳定而不是拉动)。或许房地产已摆在决策台上了,但极有可能被放在了决策台的最底层!因此,房地产阶段性窗口机遇仍在,但上半年或以集中调整为主,下半年有望回补增长,主基调应是“房住不炒、分城施策”。
另外,对于购房者来说,不论窗口机遇是否存在,今天仍是购房的绝佳时机!因为,政策来的时间也是房价要涨的时间。而且房价(尤其中国房价)目前还不太具备长期下调的支撑条件,不论是最近刷屏的现房销售还是土地放权。路漫漫其修远兮!!
为什么美国股市暴跌特不靠谱特着急?因为大部分牛仔都去定投股市基金了,而我朝老百姓基本都去买房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楼市相当于美国股市般重要的原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74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