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总是能听到邻居对孩子表现出不耐烦的话语,因为孩子总是要跟自己抬杠,不断问问题的同时,总是坚持打破砂锅问到底。每次邻居们教孩子们不能做某事的时候,孩子就总是问为什么不能做,还自己说一定要做。面对孩子的抬杠,邻居表示真的无可奈何。也许是因为工作繁忙,邻居总是不想回答孩子的为什么,总是对孩子的抬杠表示不耐烦和困惑。
孩子爱抬扛是不是一个坏习惯?
答案是否定的。孩子们喜欢抬杠,这是他们好奇心的表现。如果家长能抓住孩子的抬杠做到因势利导,就能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12-16岁儿童正处于"心理断奶期"。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和知识的增加,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容易对父母产生"叛逆心理"。孩子们认为自己长大了,对社会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父母不能总是控制自己,他们的行为也不一定是错的,所以他们质疑和反对自己的言行,所以他们挑战父母,展示自己的想法。
如今,孩子受教育的时间越早,接触到的新事物越多,所以孩子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和东西,所以这也导致了孩子知识的广泛性。他们有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力,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意识。他们不喜欢父母的管教。他们想独立,不喜欢被父母控制,所以他们的孩子有这种歧视。但这种行为实际上能够增强儿童的独立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现在的许多父母经常忙于工作。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忽视照顾和陪伴自己的孩子。孩子们感到孤独,渴望父母的陪伴。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孩子们会选择这样一种方式,到处挑战父母,关注父母的教育。他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希望父母能陪着自己玩。这实际上是一种寻求生存和关注的行为。
以上的分析说明孩子爱和父母抬杠是有原因的。家长要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对孩子的心理有更深的了解。这样,家长也可以采取措施来应对孩子的抬杠。而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这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影响,抬杠是好是坏,这取决于家长应该如何对待。
为什么说孩子喜欢抬杠不是件坏事
1.爱抬杠、敢于与权威抗争的孩子,有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一位德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2到5岁的孩子分成两组。一组比较健谈,性格叛逆性强,另一组比较听话,属于比较弱的性格。经过长期对比观察,第一组80%的儿童意志坚强,长大后能独立分析判断事物的对错。第二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只有20%具有独立分析能力。更多的孩子喜欢依赖别人,没有自决权。
当一个孩子跟你顶嘴,和你"对质"的时候,其实说明这个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不仅反对你,而且越来越有自己的思考能力。这可能是挑战权威的开始,慢慢地从生活、经验中,在未来,孩子们会逐渐拥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
2.孩子们抬杠可以帮助孩子调节情绪
有些孩子在受到父母的批评后,变得沉默寡言,思想开放。事实上,这时的他们并不信服。他们把不满和不快藏在肚子里。这样的孩子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对自己的情绪造成很大伤害。
相反,有些孩子直接表达内心的不快,与父母争执。此时,他们的情绪得到充分宣泄,这不仅表达了他们的意愿,而且更容易解决问题。
3.爱抬杠的孩子,懂得表达自己的想法
爱与人交谈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非常必要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儿童有自我意识,尊重自己的权利。他们想在一些事情上做决定。这时,只要父母对自己有不同的意见,他们就会有争执的行为,其实他们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些孩子从来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这些孩子喜欢随大流,做个好孩子。这么好的孩子相信父母不想见他们。不过,喜欢顶嘴的孩子不喜欢随波逐流。他们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孩子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如何正确应对孩子的抬杠
1.及时、积极地回答孩子们的问题
孩子们总是会问问题,对父母的教育表示怀疑或不满。因此,他们总是会提出"怀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抬杠。孩子们有问题,一定是因为他们想知道或不同意父母的意见。此时,家长应积极、及时地回答孩子的问题,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
比如,很多孩子会问父母是哪里人,很多父母会对孩子说"你在这里"这个闪烁其词的回答来掩盖他们的尴尬。父母的回答不是肯定的。因为孩子还小,有时会相信父母自己的观点,这会对孩子造成不健康的心理影响。
这时,家长要做的就是积极回答孩子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用一种简单易懂的语言与孩子讨论,从而探究孩子的个性,提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些想法思考其他问题。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还想了更多的事情。
2.肯定和鼓励孩子们的问题
当孩子向父母提出挑战时,他们应该高兴而不是不耐烦。因为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就意味着孩子已经长大了,孩子会思考,父母应该高兴。因此,家长应该肯定和鼓励孩子的问题。
当孩子们不断地提出问题和反驳时,父母首先应该耐心。家长的耐心和倾听,会让孩子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和尊重,不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可以这样做:当孩子提问时,家长可以亲切地看着孩子说:"你也想到了这些啊,太好了!"然后重复孩子提出的问题,并向孩子解释原因和结果。你也可以在为孩子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问孩子下一步该怎么做,让他或她参与回答问题的过程,这样他或她就能找到答案,解决他或她自己的问题。
3.探究儿童提问的潜能
孩子们提出问题来证明自己在思考,而不是盲目地接受父母和其他人的想法,这对孩子的独立思考练习是有好处的。因此,家长应该利用这一点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父母应该注意孩子平时最坚持的事情。他们经常问一些问题,关于他们更感兴趣的方面和事情。这样,家长也可以多与自己联系,这样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就能让孩子明白。孩子们的疑虑掩盖了他们自己的想法。家长可以深入了解孩子的潜能,通过孩子的想法挖掘孩子的潜能。
如果孩子想知道什么,家长应该及时告诉孩子,并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地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可以设置一些悬念,比如问孩子"如果是这样,你会怎么想",让孩子带着好奇心去探索,这样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还能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过程。因此,这个答案变得深刻而容易让孩子们理解和记住。
4.跟随儿童提问教育
当孩子提出问题时,正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因为此时,孩子急于知道事情的原因。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讲道理,孩子们可以很快地听,让孩子们容易理解。这种教育效果最好。
如果一个孩子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这样做,父母不能只说做的原因,然后只告诉孩子原因,这样孩子即使理解了也会忘记。家长可以先分析这样做的原因、后果和好处,同时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用其他方法,告诉孩子其他方法的缺点和后果,然后让孩子比较两者的优缺点,这样孩子就可以直接清楚地知道两者的区别。
把真相放在孩子的质疑中,让孩子在了解真相和与质疑相关的真相的同时,解决自己的疑虑,这也能引发孩子的思考,让孩子独自判断,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记住真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64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