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如何理性看待国内A股的投资

如何理性看待国内A股的投资

现在全球市场出现暴跌的思考,全球市场受到疫情的影响,发达市场、新兴市场、包括国内A股市场都出现比较大的跌幅,跌幅分别在30%。但是更为惨烈的是商品市场,油价的跌幅超过50%,白银跌幅超过40%,其他商品的跌幅也非常之大。

美国市场成立以来,熔断4次。而从3月6号以来就熔断了三次,我们见证了巴菲特八十几年也从未见过的局面。那么全球市场金融动荡,到底什么时候能有可能回转?什么时候才是一个好的配置时机?

首先,我们看全球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实上疫情的影响,触发了全球经济有可能出现衰退,有可能出现更为疲弱的迹象的可能。2008年的金融危机到现在,全球采取了极低的利率,但全球的宏观经济依然相对比较低迷。西方国家此前对疫情影响估计不足,很多国家的防御能力有限,防御的体制也受到各方面的限制。现在的关键变量一是疫情,另外一个是宏观经济的经济活动。

当然全球的央行在快速的采取降息活动,以及积极的财政的支持。美联储央行将利率很快降到了0%左右,多国央行进行跟进,美国央行还启动了7000亿美金的QE(量化宽松)措施。我们现在想问的是,这些措施什么时候能够起到效果?从当前的股票市场的表现来看,大家的预期还是不同的。市场在不断的暴跌与大幅的震荡。那么到底这个事情怎么来解决呢?

首先疫情的扩散的确还在加剧,寄希望于尽快出来疫苗,或者很好的防御措施,短期内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可能是市场所担心的最大的问题。因此出现了很多流动性的问题,很多人看不清楚就离开市场,这时候产生了抛售行为,从而触发了更大的下跌。但站在这个时间点,我们的投资者要做什么?是继续跟进抛售,还是寻求更优质的资产。

金融危机的出现,一方面是对原有资产泡沫的杀跌行为,是对原有不合理的行为进行了改进。譬如每个股票在2008年金融危机,最高的涨幅接近三倍,这中间有估值比较高的因素,它的估值已经在一个标准差之外,我们也反复强调过,借此机会对股票进行估值的大幅调整。

到底调到什么程度为合适呢?这时候就要看投资者的预期,我们认为在任何一次大的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如果不是在未来很长的时间持续衰退的话,经济还有可能出现修复的可能。我们认为投资者要要高度关注市场的配置机会和投资价值。

就中国的股票而言,这一轮的下跌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外围市场的影响。譬如我们的疫情要防范输入性的影响,股票其实是受到海外情绪的影响,中国股票的投资价值与海外对比,我们是否有优势呢?我认为这个答案是确定的。

一方面,中国即将走出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复工的提振,在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支持上,也做了很多的工作。第2季度甚至下半年很多的产业都会赶上来。当然全年受一季度影响,经济是增速会下降,但是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中长期的增长,中国宏观经济转型带来的机会,这一点我觉得应该保持中长期的信心。

我们很多投资者在悲观的时候,非常希望听到悲观的声音,这是心理学的原因,这是大家对于恐慌所带来一个本能性的反应。这个时候我呼吁投资者要保持高度的冷静,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被各种各样的媒体大肆的渲染“危机出现赶快逃”、“保留现金”,“还会有更差的结果出现”等等,这样的言论很多。

我呼吁投资者高度关注危机下的投资机会,关注中国A股。我们中国A股的估值,要远远低于西方的国家。比如沪深300,目前应该低于10倍的市盈率。我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对中长期中国发展的信心在股市上也要有体现。特别是中国的经济转型,我们创业板的改革,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创业板50指数的确能够代表中国在创业板中的科技资产,在这样一个大幅波动下跌的过程中,投资者应该去抓住机会,投资者应该更多的思考这个时间点,加大配置,而不应该是选择抛售。

因此危机期间投资者要保持冷静的确不容易,但是,假设我们一个月之前还看好的资产,这时候出现了一个10%、20%、30%的暴跌,这时候是否它的投资价值更大?这显而易见的,疫情终将过去,全球的经济终将回归正常。当然这需要点时间,而这个时间正是给我们以更低价位来布局资产的好的时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6201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