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钟南山院士发表最新言论:全球疫情至少延续到6月份。
消息一经发布,评论区一片沸腾:
“我真想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开学。”
“6月份还开学吗?”
“希望快快战胜,恢复开学。”
而其中一条评论,“现在我最关心的是什么时候开学,我快受不了了。”
竟然有5.3万人点赞。
一句受不了,说出了我们家长的心声。
受疫情影响,复学一再延期,超长寒假美了孩子,苦了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本就是我们最不愿触碰的地方,之前还只是晚上下班辅导,现在是24小时随时在线,随时抓狂。
如果再碰上孩子不听话,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近日,家住上海的刘女士在家辅导儿子作业时发生争执,她一气之下竟选择跳河轻生。幸亏消防员营救及时,才没有生命危险。刘女士却哭着说:“不要救我,我真的太累了……”
听着刘女士哽咽而颤抖的哭声,让人既心疼又心酸。
想想自己,不也是孩子写作业,爸妈两行泪?
只盼着疫情能赶快结束,学校早日开工。
01
辅导作业,太难了
千禧之年,一篇荣获一等奖的想象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到那时,我们不用去学校,在家就能上课;
到那时,我们不用去上班,在家就能上班。
新冠病毒的袭来,让想象成了真,加长版长假宅家带娃,本以为会无比惬意。
事实却是,我们都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尾。
曾经一度“学习使我妈快乐”,现在根本就是“去学校学习才能使我妈快乐”。
为阻断新冠病毒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身体健康,教育部要求春季学期延迟开学。但停学不停课,为了不耽误课程,多省份开展网络教学。
看似轻松的教学模式,家长们却崩溃了。
由于没有先例,上网课让很多家长手忙脚乱。
开课第一天上海韩女士和孩子忙活了一早上,都没能进入在线课堂。
她说:“我在孩子手机和平板上下载了足足8个软件,而且每个软件都要用到,真的太麻烦了。”
孩子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与电子“三件套”手机、电脑、iPad为伴,假借上课的名义,为所欲为。家长一不留神,孩子就把学校网课切换到游戏直播界面。
有的学生为了能够网课打卡、观战直播两不耽误,竟然将自己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在短时间内捣鼓出了手机的分屏模式。
家长只能痛骂孩子“聪明劲从来不放在学习上,真是恨铁不成钢”之后,还是把手机还给孩子继续上课。
低年级的孩子家长就更麻烦了。
网课面前,家长纷纷变身“助教”,不仅要督促孩子们上课,还要监督、辅导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各种课程打卡、作业反馈、老师点评,群消息看的眼花缭乱。
网课网的不是孩子,是家长,尤其是双职工家庭。白天一边上班,一边远程操控家里上课的娃。
合肥吴女士孩子上一年级,她按照老师要求调好频道后就上班了。
由于学校临时调频的原因,孩子点进了同一时间段的高二化学课程。
家里老人发现出错想换台,但孩子死活不让,说妈妈调的肯定没错,硬着头皮听完了整堂课。
陕西方女士夫妻双方都是公职人员,白天上班,只能由孩子的外婆在家监督孩子。
孩子第一天上网课,从早晨7:50到晚上10点,一天下来,方女士给孩子外婆打电话超过20个询问上课情况,这还不算突发的应付各科老师的电话和微信。
方女士表示“心力交瘁”。
浙江网友“佛系男”的孩子没有按时完成网课作业,佛系男急得指着作业训斥孩子,“我连晚上做梦都梦见你的老师在我床前站了一圈,都问我要作业,连体育老师都来了。”
最后气得把内心的秘密都说了出来:“你都不要做了,明天就把你老师通通拉黑。”
辅导作业一时气,一直辅导一直气。
疫情期间,我们承受着网课和辅导作业的双重夹击。
以前觉得辅导作业让人间歇性血压升高,现在则是持续性发病,真怕哪天就被气到了医院。
02
破裂的家庭关系从辅导作业开始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野马效应”,就是说,人们总是因为一些小事大动肝火,反而没有解决事情的源头,还把自己气得够呛。
在辅导作业这件事上,太过情绪化,不仅自己会气出病来,连带着整个家庭关系都会受到影响。
重庆刘女士就因为上网课辅导儿子写作业的事情,母子开始“冷战”。
刘女士表示:以前很少有机会跟儿子待在一起这么长时间,最多晚上辅导一下作业。一开始还觉得新鲜,可时间一长不仅儿子受不了,连自己也受不了。
频频的网课就够让人烦的,有时看着儿子坐姿不正确,半天不喝口水,多次招呼他不听,听了又不改,越看他越觉得烦。
几天前,刘女士在给儿子辅导一道应用数学题,当时无论怎么教,儿子就是学不会,一时间有些火气,对儿子也没有好脾气,说了一句:
“这么简单都不会,你是猪变的么,猪教三遍都学会了....”
儿子干脆把自己锁在屋里和刘女士打起了冷战。
难得的亲子团聚时光,反倒加剧了母子矛盾。
然而,如果遇到脾气倔强的孩子,哭的就该是家长了。
湖州一对兄妹在家写作业不认真,被父母骂了一顿,竟然离家出走。
他们带走了课本和储蓄罐,只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爸爸妈妈,对不起我们不对,我们去zheng钱了,不zheng到一万我们不回来,对不起,我们会想你们的,你们要身体jiankang”。
辅导作业不仅是亲子关系的第一杀手,还可能让原本恩爱的夫妻反目。尤其二人理念不合时,稍有不合甚至拔刀相见。
四川朱某下班回家后,发现丈夫没有辅导女儿写作业,便与丈夫发生争吵。
争吵声引来邻居的注意,双方被邻居劝开后,朱某仍气愤不已,趁丈夫不备时用刀刺向其背部,造成丈夫轻伤。
曾经有家长表示:“每当我在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时候,我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忍不住地会凶她,并且拿起桌上的戒尺对她进行惩罚。”
家长有多少耐心在作业面前灰飞烟灭,情绪失控是常事,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就得不偿失了。
03
每个暴怒的家长背后
都有一个求生欲超强的孩子
其实极端的孩子还是少数,大部分孩子在暴怒的父母面前都有着超强的求生欲,让你只能在心中默念“亲生的。”
类型一:卖力讨好型
江苏常州一位父亲给孩子辅导作业时,数学作业教了很多遍还不会,
“九还可以分成六和几?”
眼见爸爸有些着急,孩子立马笑脸相迎,
“没事没事,宝贝会做,宝贝会。”
“这边写六!”爸爸吼道。
这时,孩子使出杀手锏,眼泛泪花对爸爸说:
“你别吼我了,爸爸给你鼓个掌吧。”
眼见求生欲爆表的萌娃,虎爸一秒变怂爸。
类型二:撒泼狡辩型
曾经有一个孩子对母亲发起灵魂拷问:
“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样的。不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写作业,有的孩子越写越害怕学习,我就是这样的。”
逻辑严谨、头头是道,连家长自己都怀疑:不写作业不是孩子的错,错的是家族基因。
类型三:曲线救国型
别管作文写的好不好,中心思想表达很到位:你好,我也好。
礼物收下了,作文还是要按要求重新写一份。
类型四:撒娇求饶型
如果真的可以,爸爸妈妈是不是可以放过我?
可是孩子你抬头看一看,试问苍天饶过谁。
一面是对作业不上心的孩子,一面是求生欲超强的娃。
啥都别说了,只想静静。
04
其实,每一个暴躁的父母背后,都是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焦虑。
当父母内心的焦虑,与孩子好玩的天性交织在一起,难免会带来矛盾。
孩子毕竟还小,不懂我们的良苦用心。
几年之后,孩子踏上远方求学之路,当我们看着孩子房间,不再亮起的台灯,空空如也的书桌,是否会怀念那个小小的背影,怀念曾经每一个因为作业鸡飞狗跳的夜晚。
想开一点,孩子在我们身旁就那么几年,再痛苦也是一种陪伴,毕竟那是自己亲生的。
文:李小桐
本文系《家庭》杂志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改编,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56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