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无限逼近真相!病毒源头愈加清晰 美国很恐慌

无限逼近真相!病毒源头愈加清晰 美国很恐慌


文/资本时差


新冠肺炎的源头,中国当了几个月的“背锅侠”,如今真相已经越来越近了!

来,直接看两则大新闻!

其一、美国疾控中心承认部分流感患者可能死于新冠肺炎!

早前,日本朝日新闻率先“揭露”,美国1.4万的流感死亡人数当中,部分是死于新冠肺炎,这也就意味着新冠肺炎的源头很可能是美国,但随后美国方面矢口否认。



不过就在3月11日,美国众议院的新冠肺炎听证会上,美国疾控中心终于承认美国的一些流感死者可能患新冠肺炎。

其二、美国最大生化武器基地被关闭,相关新闻报道被删!

据环球网报道,3月10日,有人在美国白宫“请愿”,要求美国政府公布关闭全美最大的生化武器基地德特里克堡的真实原因,以及是否存在病毒泄露!



上面这个“时间事件轴”是白宫请愿人所发的帖子,如果按照这个时间事件轴来看,真的是细思极恐,太可怕了!

真相掩盖不住,只是时间问题,静候吧!

好了,说一说疫情,聊一聊上市公司,疫情今天就先说到这儿,接下来进入我们的正题:上市公司,事关一个曾经上涨了39倍的大牛股!

39倍的大牛股 坍塌了!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这家公司就是:万达信息!

请注意,这个万达信息与“国民公公”王老板可没啥关系,只不过碰巧公司的名字都带万达两个字而已。

万达信息,所属的行业为软件开发,是医疗信息化的龙头企业,公司于2011年登陆A股市场上市,上市之后,公司的股价一度2块钱最高飙涨到78元,整整涨了39倍,毫无疑问的超级大牛股。

客观的说,万达信息此前做的还是挺牛的,其大客户都是一些医院、机关单位,比如上海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上海公安局浦东分局、深圳医学信息中心、中国电信,等等,2016年公司还和上海卫健委合作开发出了“上海健康云”。


看业绩的话也挺“优秀”,2011年到2017年期间,公司的营业收入从6.95亿飙升到24.15亿,年复合增为23%;净利润从8181.50万飙涨到3.27亿,年复合增速达到25.98%,如果看这些简单的财务指标,万达信息确实能够称得上为一只绩优股。

然而,就这样一只大牛股却在2015年之后崩了,股价最低下探到8.53元,跌幅高达89%,到底发生了什么?堂堂大牛股为何落的如此境地。

从消息面来看,2019年8月份,万达信息被爆出其大股东史一兵占用资金,万豪投资及史一兵所持有的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

不过有个问题,大股东股份被冻结发生在2019年,那么万达信息2015年之后的股价雪崩又是咋回事?整个公司层面有没有更深层次的问题?

软件开发 一个核心指标“预收账款”

看到这个小标题,你可能会有点懵!

软件开发,既不是白酒,也不是房地产,与预收账款有个啥关系?其实不是的,软件开发这个行业有个惯例,一般在软件开发之前,客户得先交一部分钱,然后软件开发公司才开始干活。

因此,预收账款这个科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软件开发类公司在整个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预收账款越多表明公司的业务也就越多。

相应的我们注意到,万达信息在2015年到2018年期间,公司的预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63%、0.82%、0.79%、0.47%。

这是什么水平?

来,我们把万达信息的预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和同行业的其他几个公司做个对比。


卫宁健康,2015年到2018年期间,预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8%、8%、14%。

东华软件,2015年到2018年期间,预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12%、12%、14%。

东软集团,2015年到2018年期间,预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4%、6%、7%。

思创医惠,2015年到2018年期间,预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1%、2%、1%。

从上面的数据对比来看,万达信息的预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是这几家同类公司当中最低的,这也就预示着公司在市场上的话语权相对比较弱。

预收账款少,应收账款却在飙增。

根据公司历年财报,万达信息的应收账款从2011年的1.96亿一直飙涨到2018年的15.30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4.12%,应收账款的复合增速远高于公司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速(17.93%)。

这其实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万达信息的业绩质量其实并不是特别高!


研发看似很猛 实则非常一般

软件开发,这么高大上的行业肯定要研究一下它的研发,软件行业不搞研发创新是不行的。

说起研发,我们一般都会看公司的研发投入力度。

相应的我们注意到,万达信息在2015年到2018年期间,研发投入分别为3.43亿、3.81亿3.04亿、5.83亿,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8.38%、18.36%、12.58%、26.46%。

研发投入金额的绝对值在飙增,占营收的比重整体上也是上升趋势,看样子很猛啊!

不过,经常看我们文章的老铁都知道,上市公司在研发投入这一块有一个小魔术,那就是研发费用资本化,这也是看懂医药公司、高科技公司的一个核心。

要知道研发费用是费用类科目,在上市公司计算净利润的时候要进行扣除,这样一来研发投入的越多,利润表就越不好看,相应的一些财务老司机们就会把研发费用进行资本化就变成了资产,资产是摊销的,这样一来利润表自然就好看了。

万达信息这个财务老司机也是深谙此道!

相应的我们注意到,万达信息在2015年到2018年期间,资本化研发支出金额分别为2.46亿、2.58亿、1.69亿、4.7亿,资本化的研发支出占当期研发投入的比例分别为71.58%、64.71%、55.55%、80.50%。

资本化的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的比例最高达到80%以上,这太猛了,所以万达信息表面上看起来研发实力很强,其实一般。

那这些资本化的研发支出对于净利润的影响有多大呢?

根据公司的历年财报,万达信息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公司当期净利润的比例为105.39%、101.84%、52.01%、208.49%。

数据一列,一目了然,如果万达信息把研发费用全部进行费用化处理,那它这几年的利润还能那么好看吗?


中国人寿出手 万达信息的春天来了?

上市公司就是不一样,就即使万般不好,也会有人青睐。

股价不断下跌的万达信息也迎来了它的白马王子-中国人寿。

2019年,中国人寿出手,耗资28.5亿元战略投资万达信息,这也是中国人寿有史以来第一次战略投资一家上市公司,从持股比例来看,目前中国人寿已经成为了万达信息的第一大股东,并且中国人寿已经派出管理团队全面参与万达信息的经营管理!

从资本市场的反映来看,市场还是蛮认可的,从2019年8月份至今,万达信息的股价从8.53元一直涨到现在的22.47元,涨幅达到160%多。

至于万达信息的未来,且行且看吧!

最后,更多资本市场分析,上市公司解密,关注资本时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3167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