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夏洛特烦恼》:我们都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夏洛特烦恼》:我们都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李焯雄

《夏洛特烦恼》中夏洛从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穿越到自己的学生时代,把当年得不到的,想拥有的都一一实现了,而当这些实现之后,他又开始在思考,这些好像又都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于是又开始追求自己曾经拥有不悋丢弃的东西。

人是个矛盾的组合体,在不同的时候有着不同的心境,于是便有了不同的需求。今天我们还认为这个对于自己来说很重要,明天也许就觉得自己追求的东西一文不值。

我们就这样不停地追求着,得到后又去追求另一个,丢掉手中所拥有的,如同那个上山的猴子,有了西瓜丢玉米,有了桃子丢西瓜……一路上乐此不彼,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大春,夏洛,秋雅,冬梅,一年四季,如人生四季

大春的“春”是我们青少年时期的懵懂无知,它使得我们对待一切都真心诚意,这份实意在成人眼里就可能成了第一大“傻”。

其实这是我们人生路上最清晰的时期,我们不在乎那些外在的物质需求,全部都是按心所取,我们知道我们心里最渴望的东西,就实诚地去对待,从未想过其它,如付出后的回报,如失败后情景,如别人眼里的看法,如……

一切就没有如果,春就应该是刚复苏后一派新象,哪怕自己是世人眼中的第一大“傻”,春天依然在不知不觉中展现自己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叫做生生不息。

夏洛的“夏”是我们青年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如夏天一样热情奔放,一刻都停不下来,我们有使不完的热情,我们积极地施展我们的才华,不畏前路坎坷,将自己尽情地展示在众人面前,巴不得让所有人看到我们的存在,这个时候地我们是张扬的。

秋雅的“秋”是我们的壮年时期。现在我们在社会已经闯了好多人,好的、坏的、真心的、虚伪的……我们全都经历了一遍。

也曾成功地受到了一些的赏识,也曾失败地让一些人利用,我们不再张扬,我们磨平了自己的棱角,将“袁华”展示在众人面前。这时我们的每一次花开都是要有目的性的结果的,我们看中的结果,花开的妖娆和“袁华“的处理是天生的一对,让我们结出了最大的果实。

这时的张扬我们还是舍不得丢弃的,于是我们将它留给了我们的父母,那个生我养我的人,在他们面前,我们将张扬发挥到极致,这才是我们的真情表露。父母竟从未有过一丝不耐烦或嫌弃,反而欣然接受。

冬梅的“冬”,是我们褪尽繁华后的老年时代,这时的我们已经不再爱慕秋雅的硕果,我们终于明白那些名呀利呀,只不过都是些身外物而已,生不带来,死亦无法带去的东西。

在那平淡的生活中的,只有那个爱我们的人还在身边相扶相持,才是最真实的感受,最实在的生活。只愿这一些还一直没从我们身边溜走,直到人生落幕。

从张扬到袁华(圆滑),从袁华到看到真实自己,我们的一生就这样度过了四季之旅。夏洛在最后时刻终于明白了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所以他抓住了自己想要的幸福。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能否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呢?

往返于工作和孩子之间的中年女子,生活在彷徨

今天36岁的周玉娇现在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生活好像陷入一个奇怪的圆圈中。她有两个孩子,丈夫在外地一家上市公司打工。自己从生完二胎后,就处于一年在家带小孩,一年在外打工的局面。

在家时,孩子经常会问她:“妈妈,你不会又想着要出去吧?”公婆会对她说:“我们现在还带得动孩子们,况且两个小孩都在上学了,你出去多挣点钱,将来两个孩子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哩!”老公会说:“你就是懒病犯了,你不要对我说家里带小孩有多累!我父母又不是不愿带小孩,你偏要自己带。这都是你自己找的!”

于是,她就开始觉得厌烦了。因为没有一个人觉得她做的是对的。孩子也觉得是爸爸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家,家里爸爸才是最辛苦的。而她做的一切在大家的眼里仿佛都是理所当然。

这样,她的心开始纠结了:我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我还不如出去在外面上班。自己轻松又不累,也没有人会说自己一句话。

当在外面上班时,她又开始想孩子们了,他们过得好不好?爷爷奶奶是不是又把孩子宠得不像个样子?这样在外面上班,把孩子的教育问题耽误可就是误了孩子的一生。挣这几个钱真的值得吗?

于是,周玉娇会特别关注网上孩子的教育题材文章。找出一个个文章里理由来说服自己和老公。孩子还是要父母亲自带好一些。现在苦几年,跟孩子们在一起,将来孩子们会感谢我们一辈子的。

可想而知,没多久她就辞职了,回家自己亲自带孩子。而回家后,孩子又开始需要很长时间去适应她的教育方式。他们之间时常会闹得不可开交,当她开始向身边的人诉说着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的种种辛苦时,丈夫的那句“活该”又来了。

迎接她的又是新的一轮的苦闷。而孩子这时其实已经适应了妈妈的陪伴,他们开始担心妈妈又会丢下他们去到远方。而再回来的又是一个“陌生”的母亲。

就这样反反复复地过了几年,小宝上一年级了,大宝也上五年级了。而她,也步入了三十六岁的尴尬年龄了。

这几年,工作上时续时断让她没有一丝的进展,再找工作可能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而孩子们,因为一会儿是她在带,一会是公婆在带,孩子们反而越来越不好带。两个孩子有什么心事也不会跟大人说,反而是他们俩相互依靠,互诉烦恼。

与丈夫的关系也是忽冷忽热,公婆对她也不再像从前一样喜笑颜开。她的生活越来越彷徨了。

可以看出,周玉娇的生活之所以会这样,是她一直都不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她的心一直都不在当下,她一直在展望自己未来没有发生的事情。以致于在工作时她放不下孩子,在带孩子时她又开始想要挣钱工作,最后工作毫无起色,孩子也没带好。

电视中的夏洛在拥有爱自己的人时,他一味追求自己向往的初恋和名利,当他得到这一切时,他又开始想要那个爱自己的人还像从前一样爱自己。故事总是美好的,想要这时得到这,想要回原来的又得到原来丢弃的。

而生活就没有那么幸运,当我们在生活中反复无常时,除了蹉跎了岁月,一样也许都无法拥有

当我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时,该如何自处呢?

当我们处在这个矛盾的十字路口时,不管做出怎样的选择,仿佛都会让自己后悔。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会认为没有选择的那一项一定是完美的,因为没有成现实的东西我们都会觉得是好的。

既然这样,让我们来看一看陶渊明的故事。陶渊明在当时是几次出仕当官,又几次退隐归田。他的《归去来兮》成为后人的一件美谈。可见,他也矛盾过,而且还在这件事上反复试验了几次。最后,他明白了自己最爱的还是田园生活。

可见,年轻时不知自己要的是什么,就将自己想要的都可劲折腾到手,只有全部都到手了,自己做过,自己都感受过,什么是自己最需要的那样东西就一目了然了。

当清楚了自己的需求时,那就好好揣在手里,努力珍惜吧!

作者凤桐畅,80后两宝妈,一个热爱文字的中年妇女,表面冷淡,内心炙热的双子座。愿我的文字能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立即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3067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