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若有这4个表现,或是在暗示你:积食已经"堵"满肠胃了

孩子若有这4个表现,或是在暗示你:积食已经"堵"满肠胃了

很多孩子生的病,都跟家长养护不当有关,尤其是积食。

积食发生时,身体经历了什么?

如果孩子吃得过多,就会积食生内热,中医上叫"积食郁热",老百姓叫"食火"。说白了,就是吃得过多,或者过于高营养,超过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的最大限度。这时候很多食物不能被及时地消化吸收。这样一来,它会损伤脾胃的功能,使消化吸收功能更差,因而形成积食。

中国儿科专家称宝宝积食为百病之源,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影响重大,食物积在肠胃,饭后容易腹胀,平时食欲差,挑食厌食,积食后,会造成脏腑热燥,胃内过热时,食物的消化吸收受到影响,最后产生腹泻。

脾胃和积食互相影响,脾胃管消化吸收,脾胃虚,消化不好,当然就会积食,而长期积食,又会加重脾胃虚弱。

脾虚不能很好的吸收营养,则会导致孩子免疫力下降,所以稍有点风吹草动就会感冒。积食更会直接引起手脚心发热,甚至发烧。

脾虚积食,消化不好,吃得再好,营养也很难吸收,从而就会看起来面黄肌瘦。

积食是的个表现,家长要学会识别:

1、有口气

如果孩子出现了积食的问题,很可能会导致口中的气味比较大。家长若发现自己的孩子口气大而且比较臭,那么就要注意孩子是不是积食了。一般积食比较严重时,孩子还可能会出现呕吐的症状,而吐出的都是没有消化的、酸臭味的食物。

2、舌苔变化

中医上认为,舌头中间对应的是人的脾胃。通常来说,健康孩子的舌苔应该是薄薄的一层铺在舌头上的。但是,如果宝宝出现积食的症状,孩子的舌苔就会出现变厚、发黄的症状,甚至有些孩子的舌苔全部变厚,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

3、睡眠不安、夜醒

积食的孩子,晚上睡觉最大的特点就是翻来覆去或者喜欢趴着睡,晚上会出现磨牙、流口水、说梦话等情况,小月龄的孩子还会表现为夜醒频发,夜里醒来啼哭,这就是中医讲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4、大便次数增多

当孩子出现积食之后,大便次数会增多,同时大便有可能会变得黏腻,味道很臭。而情况比较严重的孩子,甚至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大便的臭味可能会在开始的几天比较严重,之后大便会变得溏稀,味道也变成了淡淡的腥臭味,同时还会出现腹胀,咕咕作响的症状表现,而且排气也会变得频繁,而且味道也是比较大的。

孩子积食家长别慌乱,记住3个原则,快速缓解

1、饭后运动

每次饭后半个小时带着孩子散步,可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通过运动能刺激汗液分泌,带走体内的内热,缓解了积食所引起的发烧,同时也帮助化积。期间不能强迫孩子吃太多的食物,可以选择流质或者半流质的汤或者粥类牛奶等。也可以吃一些苹果或者香蕉来促进大便排出。

2、饮食规划

严格来讲,对孩子应该丰富他的食物种类,不论是菜、肉还是蛋白质都需要吃一些,有些孩子挑食严重,不喜欢吃主食,米饭、馒头很少吃,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虽然我们不用对孩子的每顿都规划好,但是还是要注意做好营养搭配,尤其是纤维素、碳水、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都要均衡摄入,偏食会造成营养失衡,导致孩子免疫力差、易生病,更加挑食,发育迟缓等,对于胃口不好、脾气较大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孩子喝水或吃饭时加入一些猴菇锌棘,均衡营养,调理脾胃功能,孩子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营养的支持,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规划好孩子的饮食。

3、多多摩腹

家长把双手洗净、搓热,给宝宝按摩腹部,沿着肚脐周围顺时针按摩,一直到宝宝肚皮发热发红。给宝宝按摩腹部的目的,可以让宝宝腹部温热、促使胃肠蠕动,促进消化与排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2536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