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外疫情的爆发,口罩也发展成为全球"硬通货",世界各国先后出现了"口罩稀缺"的恐慌。
民众排队疯抢口罩、商家高价兜售、口罩价格暴涨数十倍,"一罩难求"的剧情也在海外重新上演。为优先本国口罩需求,德国、俄罗斯、韩国等多国大举限制口罩等物资出口。
从下图的口罩的生产流程中可以发现,口罩的主要材料是由防粘布和熔喷布构成,其中合成熔喷布的材料需要从聚丙烯中提取。所以,熔喷布被称为口罩的"心脏"。
疫情发生后,原本价格在1万-3万之间的熔喷布,已涨价至少10倍,有些中间商甚至要价40万元/吨,达到20倍的涨幅。而熔喷布需要由于从聚丙烯中提炼原材料。因此上游产业链相关原材料个股都已经闻风而动,从今天的盘面来看,更加明显,聚丙烯涨幅位居板块首位足以见未来口罩的缺口有多大。
另外,根据相关报道,全球疫情仍在持续蔓延,海外的高峰期仍未到来,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持续扩散和升级的局势也令人担忧。因此口罩产业链上游的个股有望全线爆发。
下面是具体熔喷布产业链个股梳理详细名单:
延江股份:主要从事一次性卫生用品面层材料的研发、生产,据公司发布的业绩快报,2019 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35.26%和 65.21%。疫情下,公司应客户和政府需求新拓展熔喷布产线,订单有望持续饱满。
诺邦股份:主要产品是水刺无纺布材料,虽然不直接生产防疫类口罩和防护服,但是本次疫情带动了擦拭类产品的需求,公司有望受益。
上海石化:充分发挥聚丙烯产能、技术、团队以及产业链优势,立即组织塑料部和控股子公司――金昌公司启动紧急技术攻关,主动联合地方政府和有资质的厂家,加快熔喷布专用料的研发。
华纺股份:是中国规模最大综合纺织印染企业之一,公司年生产能力2亿米,出口占总产量80%。应政府要求,公司投资建设无菌车间生产医用口罩及防护服,该项业务利润好于印染主业,有望增厚业绩。
中国石化:国内最大的医用化工原材料生产商,并在2月24日宣布建设10条熔喷布生产线,可提供N95口罩360万个或平面口罩1800万个,预计4月中下旬全部投产。
东华能源:2月份张家港新材料有限公司满负荷生产医用无纺布专用料Y381H型号3.5万吨,宁波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医用无纺布专用料S2040型号和S2025型号各1万吨。
卫星石化:拥有年产90万吨的丙烷脱氢制丙烯生产装置,下游配套了年产45万吨聚丙烯生产装置和年产22万吨双氧水生产装置,可以作为抗击疫情中口罩和消毒剂的主要原材料。
道恩股份:2018年聚丙烯熔喷专用料销售收入为1.83亿元,占公司合并营业收入的13.41%。
执业证书编号:A1220616030001 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参考或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对于文章有任何建议,欢迎在下方留言。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点击下方收藏或转发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99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