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孩子的年龄比较小,自我控制能力没有成年人那么强。当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很容易失去节制。
而如果这时候家长没有加以阻止,孩子娇嫩的的脾胃根本无力承受过多的饮食压力,从而导致孩子出现积食。孩子出现积食,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清除,就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导致孩子成为一个“病秧子”。
什么是积食?
积食发热是小儿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因小儿体质属“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脾胃发展不健全,饮食 达不到很好的节制,常常会有不同程度的饮食积滞,时间过长即可导致发热。积食发热同时还伴有腹胀腹痛、嗳气、大便酸臭、排便不畅等症状,有的还 伴有手心腹部热,脉滑,唇红,指纹紫滞,不欲饮食,夜卧不宁等表现。小儿表达能力欠佳,故发病初期往往不能引起重视,导致病情加剧,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很多父母可能也遇到过孩子没有食欲、脘腹胀痛的情况,有的孩子还伴随着咳嗽和发烧,但是却不知道这可能都是积食引起的疾病。积食所形成的的原因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家长早早的就给孩子安排了辅食,在不足6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让孩子吃过多的食物,造成孩子出现积食的情况。
为什么孩子容易出现积食呢?1岁宝宝积食复发3次,医生:辅食不要这样吃,危害太大。
3种辅食习惯,应该尽早留意!
1、忌辅食添加过早
有些婴儿是早产儿,宝妈们会有提前给孩子补充营养的意识。还有的宝妈担心孩子发育慢,然后过早的给孩子添加辅食。但是太小的婴儿脾胃还没发育完全,过早让孩子吃辅食,会适得其反,还会伤害孩子脾胃。如果自身母乳量实在不够,可以给宝宝添加配方奶或者是含铁量高的米粉。一般情况下,4个月之前的孩子还需要纯母乳喂养,5~6个月才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
2、忌营养物质过量
蔬菜里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维生素,肉泥能够补充孩子的肌肉还能锻炼咀嚼力,水果里含丰富的营养元素……这些辅食都很有营养,家长就会给孩子多吃,可能上一秒添加的辅食,脾胃还没有适应,下一秒就开始尝试新的辅食。宝宝的脾胃怎么可能受得了?他们自身脾胃的承受力和吸收能力都是有限的,一旦超量必然损伤。
3、忌辅食搭配过浓
很多新手爸妈,在给宝宝调制奶粉时,总是把握不好量,认为奶粉量越多,里面的营养密度也会越高,宝宝喝了之后也可以吸收更多的营养。但是同样的道理,盛极必衰,过满则溢。蛋白质过量堆积更会加重脾胃负担,极有可能造成结石甚至是肠坏死。
大量的不符合婴幼儿的辅食,加上进入肠胃的食物又咀嚼得不够细,宝宝的肠胃娇弱。这无疑是给孩子的肠胃制造负担,导致孩子消化不良、形成积食。孩子一积食,就很容易发烧咳嗽,甚至会导致肠胃疾病。
日常护理上,应当注意这3点,才能加快肠胃的修复且减少积食的复发:
1:坚持每天喝水, 当宝宝有流鼻涕、感冒发烧的症状时,一定要注意多喝水。水可以促进身体内新陈代谢的进行,有助于感冒的缓解和自身健康的恢复,使肠道内保持足够的水分软化排出物,多锌类元素猴菇锌棘类化合物刺激肠胃分泌褪黑素,加快大脑入睡速度,提高睡眠质量,此外,其成分粗多糖和中酸萜还能分泌令人快乐的因子,畅达情志,疏肝理气,缓解焦虑抑郁等。
2:常运动。经常带着孩子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有好处,不仅促进肠胃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还能增强脾胃功能,帮助孩子改善体质。
3:可采用饮食调理。一日三餐选择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汤、面条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类食物,可适当吃些鱼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93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