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世平
前两天,一位做媒体研究的朋友,来要当年致马化腾的公开信原文。犹豫再三,从一大堆文件中找出来。感谢他想做的实事求是的研究。毕竟,这也是中国网络管理的一个重要事件。我想,有些事,应该还原历史的真相,以免以讹传讹。
几个月前,三年前的公开信事件,也被一家叫氧分子的网站翻出来恶炒。文内一边倒的选择性留言,从不同的角度,指责公开信,我也就成了“万众谴责”的对象。他们这是在替别人“秋后算帐”,还是想拍腾讯马屁、替马化腾出恶气?我不明白,这家“期待中国互联网更加自由公平和开放”的网站,为何要旧事重提?目的何在?需要说明的是,我同马化腾没有恩怨,我也认为,腾讯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它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的生态。这个观点,我在一次公开的场合郑重说明过。
2016年11月4日,我同以往一样,早晨七点就到公司上班了(十几年如一日)。其中,有一件事情,比较关心。这就是公司旗下“新闻早餐”公众号被微信封号的事。经过两天的努力,正常的渠道,比如公文形式,私人的渠道,比如找主管部门领导帮忙,均无结果。腾讯方面,甚至连任何片言只语的回复都没有,足见其傲慢无礼的做派。或许,东方网不算什么,但至少也是一家媒体,一家国有的媒体。即使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腾讯的态度也是不敢恭维的。
于是,我着手给马化腾写信,并决定用公开会的方式。第一封信,一个小时写完,九点发出。我的目的,就是要让腾讯给个回复,没有什么其他目的。公开信发出后,没想到引发巨大反响。中午时分,腾讯方面通过他们的方式 ,到处散发一份说明。同时,也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围攻。他们的能量,真的让人震惊。他们的观点就是,东方网就是造谣了,而且一贯造谣。
下午一点,根据腾讯的说明,我发出了第二封公开信。这封信的目的,已不是就事论事。我决定,一个人一支笔,同腾讯战斗到底。下午三点,着手写第三封信,快收笔的时候,有关部门紧急召见,让我立即收手,停战。我是一家国有媒体的总编辑,当然要听招呼。于是,我闭嘴。然而,可恶的是,我收手了,腾讯方面却动作不断,铺天盖地,一直持续。这一切,我也都忍了。
关于第三封信,有一个重要观点:警惕平台寄生效应。
摘引如下:
我们不能不正视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强大的社交平台,正在影响民意,绑架媒体议题,影响政治决策,经济政策,最终可能影响公权力。尽管,有些人,比如马化腾等人,一直坚称,他们只是一家科技公司,而非媒体。可问题是,果真如此吗?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关注和研究社交平台,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今年以来,我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要警惕“平台寄生效应”控制媒体,绑架政治,威胁公权力。
什么是“平台寄生效应”?(这个名词是我提出来的)
在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前,“平台寄生效应”并不严重。在PC互联网时代,平台和用户的关系是基本平等的,而且,用户地位更高,平台都在迁就用户,以获取更大影响和市场规模。但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两者关系的平衡被打破了,用户依赖平台的状况开始出现。特别是移动应用的打赏和分享模式,让大量用户可以依附于平台获取利益,既可能是收入,也可能是影响力。也就是说,用户得到的利益,都是通过“寄生“平台而实现的。正因为如此,用户开始产生对平台的依赖感,用户对平台的态度发生重大变化,变得极其谦让。同时,平台以自身利益为出以点,通过制定规则等手段,强化对用户的控制。于是,从个体用户、到机构用户、到企业用户、甚至再到政府用户,他们往往都会屈从于“平台寄生效应”,使得平台越发的强势。
于是,我就在想,巨大的社交平台,利用这种“寄生效应”,行事处事的边界变得更加的模糊。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因为社交平台有大量的金融的应用,平台可不可以用规则的名义,代替央行处罚金融机构?因为平台有大量的电子商务行为,他们可不可以规则的名义处置电子商务企业?他们还可不可以代替税务处罚漏税者?等等、等等。再往深处想,我就有点紧张了。
我不知道,我们应该不应该通过立法和政策,制约社交平台可能产生的越界行为和过大权力。据我所知,包括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许多政治家分析家,都提出了批评和建议。特朗普关于“邮件门”的一句话,就曾在社交平台上疯转:“因为(那样),你就会在牢里(Because you will be in jail)”。这句话的含义是清楚的,你只有不择手段上台,才是出路,否则你就可能坐牢。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并不是媒体,而是政府(包括数量众多的地方政府)。如果社交平台今后也掌握了这些重要用户的“内容审核”、“内容评估”、“内容控制”,也就间接控制了政府用户的信息“出入口”。这就是危险的。
都说金钱是万恶的,资本是万能的。但是,文明社会、法制国家,就不容资本肆意妄为。打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比方:资本可以投资高速公路,也可以设卡收钱,但是,交通规则不该你定,处罚违章也不是你。对不对?
”平台寄生效应“,正在颠覆看似合理的一切。
说实话,第三封信没发出,有点可惜。这个观点,也没有被人关注。垄断性的企业,在任何国家,都是威胁。中国的情况,亦是如此。这些年来,这也是我从内心佩服张一鸣的原因,也是力挺今日头条的原因。中国不应该出现垄断一切的社交媒体,他们的危害性,今后可以看得到。
在腾讯释放出来的留言里,有一条特别特别的恶劣。他们想说的是,东方网有不实报道,而你徐世平本人,也有历史的污点。
留言如下:
发表公开信的徐世平曾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发过不实报道。徐在北京亚运会期间,因听了一位台湾记者的传言而抢发亚奥理事会主席改选一事的消息。其实,此消息子虚乌有,此报道引起北京亚运会组委会和传言中的中东某国的愤怒,最后新民晚报不得不在报纸上更正道歉。
1990年,我冲破种种阻力,报道了亚奥理事会选出代理主席的新闻,而且这位代理主席后来还主持了亚运会的开幕式。当时,电视有实况的转播。关于这段经历,大家可以到网上去找我写过的一篇文章。浊者自浊,清者自清。
至于其他的谩骂指责,完全缺乏理性,甚至没有底线,这里就不一一回复了。
附:
致马化腾的第一封公开信:
(注:公开信都是急就章,难免有不当之处。尊重历史,我没有任何的修改,敬请原谅)
尊敬的马化腾先生:你好!
我耐心地等了两天,才下决心给你写这封公开信。昨晚,我失眠了。我是一个遇事不想、倒头就睡的人。但是,这两天,我睡不着了。因为,我认为我碰到了一件重大的事情。这件事,看上去不算什么。然而,它关系到中国的舆论生态和新闻尊严。不能不说。
掐指算来,我从事新闻媒体工作33年了。198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分配进入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新民晚报》工作,体育部、新民体育报、评论部,后来又参与东方网建设,长期担任总编辑。这样的经历,让我明白,无论是过去的“同仁报纸”,还是现在的媒体机构,新闻和媒体的生态,都是有管理秩序的,行业管理也好,导向管理也罢,总之,我们都认,也都服。毕竟,管理者都是专业的。
可悲与可叹的是,不知道你马先生是志存高远呢?还是狂妄无知?你领导下的腾讯,也开始准备充当行业管理者的角色了。是的,你的企业足够大,微信足够牛,许多地方政府和众多媒体,天天都在拍你的马屁,但这不说明你有行业管理者的能力和资格。因为,你至少不专业。
好了,说说这件看上去不太大的事情。否则,公众会认为,我在无理取闹。其实,以我的个性,从来就是一个有理也不闹的人。但是,这件事,性质严重,不说就是失语,就是失责。
两天前,东方网旗下的一个媒体性质的公号《新闻早餐》(xwzc021,有认证),突然收到一则腾讯的处罚决定,这个决定是以告知的方式通知的,说新闻早餐的一篇文章《为什么街上香喷喷的烤鸭只卖19元?》,被人举报,涉嫌造谣和传谣,封号七天。我的手下很天真,赶紧通过网络进行申诉。我当然知道,这种申诉是没有用的。以我的经历(在腾讯的个人公号经历),过去经常碰到这样的事,也无数次申诉,结果都是石沉大海。
毕竟,我曾经担任过上海网宣机构的负责人,希望通过正式行文的方式,请腾讯帮忙解决这件事。我知道,这事很无奈,也很可悲,一家媒体的命运,就这样握在他人之手。生杀予夺,毫不留情,没有尊严,这不能不说是所有媒体人的悲哀。但是,我还是决定去做。没办法,环境如此。“两微一端”,现在都被官方认可,也成为转型融合的标志,各种官方的排名,都用微信说事(我只能说,新浪的微博还可以),你不从,行吗?毕竟,我们还都端着饭碗,要养家糊口,要活下去。
前天晚上,我给当年的同行,广东网信办的前任领导,也是朋友,打电话求援,希望他能帮忙打招呼。我深深理解,手下干活的小朋友们的心情,一个四十万粉丝的新闻公号,封号七天,怎么得了?这位朋友很帮忙,深夜将我们的求诉信息,转达给了腾讯。同时,我也给北京网信办的领导朋友打电话(因为我知道,腾讯新闻的管辖权要归北京了),请他也帮帮忙。朋友们都回复,将信息转达了。打完这个电话,我才放下心,睡觉了。当然,我也天真了。第二天睡来,第一时间去看“新闻早餐”,依然没有解封。我很失望,只得安慰手下:“耐心等吧”。我希望公文能起到效果。
昨天晚上,我再次关心公文的“行程”。不知是喜是忧,喜的是广东有关方面收到公文了,忧的是还有一条信息,说是对接的人,“休假了”。好吧,再等一天。但是,这一晚,辗转反侧,无论如何睡不着。媒体融合,这都是要融到腾讯的架式啊。腾讯是什么,只是一家互联公司而已,他的资本结构,不能代表全民的利益吧?因为,资本决定立场。
我听说,腾讯的举报处理机制,大致是这样的。信息有人举报,会触发关键词,然后腾讯方面会将有关内容,送第三方机构处理。我当然相信这些机构,有些机构还是权威的。但是,第三方机构中,也有“不权威”的机构,这些信息,是权威机构在处理呢,还是“不权威”机构在处理。以我的工作经历,我一直以为,权威的机构不太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做这件事,而“不权威”的机构,更乐于做这件事。《新闻早餐》(xwzc021)的这篇文章,很多的媒体都报道过,即使我们有整合的瑕疵,也不至于一棍子打死吧。我还在想,《新闻早餐》是经过官方认证的媒体属性的公众号,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加强管理,强调自己的社会责任,倡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果我们有问题,是不是应该事先沟通,如果确有问题,再行封号也不迟吧?
我且不论是谁举报了《新闻早餐》(xwzc021),这类恶意举报的事例,太多太多了。我不介意。这很正常。但是,腾讯的做法,不得不让我心生怀疑。这两年间,我在许多公众场合,批评腾讯。大致是两件事,第一,我反对腾讯到处掠夺公共数据资源。大家知道,DT时代,公共数据资源是巨大的财富,既是公共资源,那它就是属于全民的。公共资源的重要性,不亚于过去的矿产水利等实物资源,所有的资源的出让,都应该有对价。但是,这两年,你马先生成为地方政府的“座上客”,轻松地将许多本应属于全民的数据资原,以各种高大上的名目,纳入旗下,最要命的是,这种交换,并没有评估和对价。腾讯是一家什么公司?你的资本结构是什么?将全民的资源,没有对价,就收入口袋,是不是对全民利益的侵害?因此,我在许多场合,建议依据反垄断法,拆分腾讯。一个一统天下的腾讯,对国家绝对是一种危害。不信走着瞧。它今天可以对媒体露出狰狞威权,明天就会对国家权威提出挑战。第二,我在不久前主持的一个论坛上,公开不看好腾讯微信即将推出的小程序(也有人将其称为“超级AP”),我认为腾讯过于自信,有点异想天开。毕竟,我不会傻到先点开微信,再去京东买东西,或者打开微信再去滴滴打车。这个属于行业学术讨论性质,不多说。
这两件事,是不是让你马先生或者你的手下,非常的不爽?我不清楚。如果是,你和你手下的心胸和格局就太小了。
我很犹豫。许多人劝我,还是算了,息事宁人吧,毕竟《新闻早餐》还是要活下去,东方网还有一堆的公号,要呆在微信的平台上,你的业绩,还需要数据的支撑。等等。但是,我最终还是想明白了,我是媒体人,媒体人应该有尊严,不应为五斗米折腰。如果有朝一日,中国的媒体,都成为腾讯的走卒,我们还会有“中国梦”的美好期许吗?
马先生,我耐心地等到了今天上午九点,你们也该上班了,也有可能关注到我们的申诉。但是,没有。好吧,我决定发出这封信,得罪了。
——东方网总裁、总编辑徐世平
关于《新闻早餐》微信公众号违规文章处理的说明
《新闻早餐》关于一篇文章处理问题的公开信,我们已经在第一时间收到,仔细阅读后我们迅速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复核。
事情是这样的,微信公众号《新闻早餐》在10月31日推送了一篇题为《揭秘!为什么街上香喷喷的烤鸭只卖19元一只?真相震惊所有人!》一文,这篇文章经用户举报,被认定为谣言。根据规则和帐号的违规记录,平台给出了封号7天的处罚。
对于该判罚的疑问,我们逐一解释如下:
1、11月2日,《新闻早餐》的该文章被判定为谣言,人民网等多家权威媒体也曾对该信息已经进行了辟谣,主要原因是:此文章以小概率事件夸大成全民事件,存在误导性,对群众造成恐慌心理。文中内容已经在网络上流传多年(从2014年开始流传),且隐去了时间,对所谓的病鸭也无来源取证,内容和图片的真实性都存疑,有明显全搬谣言内容误导受众的倾向。参见《19元一只的烤鸭真的不能吃?网帖误伤"良心鸭"》。
2、《新闻早餐》公众号存在谣言、违规声明原创等多次违规行为,均被删文处理,根据规则,累次违规平台自动触发处罚机制,帐号被封禁。
3、网络谣言的危害大家有目共睹,微信平台也在不断探索谣言的打击机制。东方网作为一家权威的主流媒体,相信在这一点上也有共识。对于用户举报的疑似虚假信息,平台邀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信息进行判断,被认定为谣言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申诉渠道,提交证明材料。正如信中所说,《新闻早餐》公众号被处罚后,也通过申诉渠道,或者其他渠道,提交了申诉,平台根据事实情况,确实给出的结论上维持原来的处理结果。
4、对于信中所提到的,该内容很多的媒体都报道过。我们想说的是,这并不能成为任何帐号传播谣言信息的理由或者借口,任何虚假的、给受众造成误导的信息,我们的态度都是一旦发现便予以处理。仅针对“病鸭”的信息,截至目前,平台已处罚超1000个帐号,处理文章2000余篇。
平台的良性生态,需要在这个平台上的每一个个体的共同努力。《新闻早餐》是上海重点新闻网站东方网旗下的官方公众号,用户天然地会相信具有公信力的权威媒体发布的内容,我们更希望,专业权威的媒体渠道,能够传播真实可信的信息。这一点,还希望《新闻早餐》的所有同仁理解。
借此机会,我们也多说一句,我们深知作为一个平台,责任重大,唯有客观中立才能取信于人。对于任何违法违规行为,腾讯希望能做到按规则一视同仁,这是对所有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运营者必须有的尊重,也请大家共同维护和支持。
微信安全团队
2016年11月4日
第二封公开信:
尊敬的马化腾先生:你好!
我极不情愿,写第二封公开信。
但是,你的手下,通过公开的渠道,到处在散发一份说明。他们想说明,我们的《新闻早餐》(xwzc021)是如何的造谣成性,而且一贯如此、屡教不改,所以,封七天都是轻的。好吧,果真如此,你们就再审一次,把我们的公众号停了吧。
有关企鹅帝国的狰狞威权的公开信,今天被无数人转发。也有好事者,做了不少的民调,你很忙,但是,可以让你的手下去看看。这对你的身心肯定有帮助的。企业做大了,地位高了,有些话就不一定听得到了。古往今来,类似的例子太多了。我是喜欢历史的,在腾讯微信也有一个公号,叫“重读历史”,有空建议去看看。有无感悟,看你的造化了。
非常感谢你手下的团队,在很短的时间里,写出这一份有意思的“说明”。我在想,如果你的团队,在做出《新闻早餐》(xwzc021)封号七天的决定的时候,或者说我们在申诉后就能写这一份说明给我们,我肯定会非常感动。感动你们出色的用户意识。我也相信,如果微信团队,牛哄哄地以“按钮方式”粗暴地对待众多媒体和机构、以及普通网友的时候,也能有这样的用户意识,大家都会感激你们的,谢主隆恩了。但是,没有。这也是网上调查对你们有众多不满的原因了。
如果我没有记错,腾讯这些年,碰到过许多类似的事件。有一点认知,社会公众都是相同的。这就是腾讯很牛,向来不畏人言,我行我素。一句话,老子从来就是对的,你奈我何?马先生你有记性,去问问你的手下。这一份说明,也是腾讯本质的大暴露,避重就轻,死不认帐,顾左右而言他。
我在第一封公开信中,就提到19元鸭子的文章。我说了,我们在整合来源文章的时候,有瑕疵,也有问题,不回避问题,是我们媒体人的基本职业素养。这一点,你们可以看看,我们给你们的正式信件。我们也有检讨的地方,希望今后加强管理。因此,我写公开信,并不是护自己的短,意气用事。
我特别想同你重申一下,我公开信是有三点诉求的。第一,希望腾讯对待有媒体官方认证的公众号的时候,不要简单化,不要轻率,毕竟我们也是媒体,代表一家机构,并不是一个没有组织的个人。问题是,你问问你的手下,处理这样的事,是什么人在处理呢?陈彤先生是我朋友,他有一句话,我很感动的,他说,处理机构的号,至少要慎重一点,不能一个副班长,就决定把一家机构给处理了吧?!第二点,也希望国家主管部门引起重视,防止腾讯凌架于众多媒体之上,影响媒体生态和新闻环境。第三点,也是根本的,希望国家主管部门关心,防止腾讯没有估值和对价,掠夺公共数据资源。这三点,才是我想说的话。如果你的手下,有一定的文字水平,应该看得明白。否则,你付的工资,那就可惜了。
好吧,现在回到这份迟到的说明书。这份说明,围绕19元鸭子,大做文章,意图是清楚的。你们是媒体,应该有高要求,不能传谣造谣,而且我们是公平的,一视同仁等等。你的团队,文字太一般,但意图很恶劣。你们无非是想挑动普通网友对官办媒体的不满,你东方网怎么了?你有关系?你有地位?就可以不守规则了?这不是有很善意的做法。所以,你也别怪我,说活不客气。
你们的说明,一共四点。我有一个疑问,不知道你和你的团队能不能回复我。我有一些重大的诉求,请你帮忙。第一,是谁举报了《新闻早餐》(xwzc021),可不可以提供举报的数据或者痕迹。第二,你们交给了哪一个第三方机构(这是我特别知道的)做出的认定?请给出他们的书面的认定书。腾讯号称是一家大数据的公司,我想这二条都不难吧。你这些信息,能不能公布呢?我很期待。说明中,一再用人民日报、人民网这样的机构来说事。确实,这一招很管用,也很给你们壮胆。但是,我只想知道,这一次,是什么机构?参与审核了《新闻早餐》(xwzc021)的内容,并做出了封号七天的决定。还是你们根本就没有具象的人,用技术的手段,按钮的方式,就下刀子了呢?如果这样,中国的媒体生态就太危险了。我们的媒体地位,就被一堆粗鲁的算法决定着,而且是你腾讯的算法。如果真是这样,算你狠。我们决定不跟你们玩了。这一点,也请你回复。
另外,腾讯所说的规则和标准,从来就是针对别人的。我有一个诉求,可不可以我们也委托一个第三方机构,专门调查一下你旗下的腾讯新闻和天天快报。这两个号称很牛的APP,每天有多少比“19元鸭子”更脏的信息。你如果愿意,我每天可以给你提供一百条,如果你不愿意,我可也可以提供给有关部门。你想试试吗?有时候,我很天真,以为你们公司上市了,也有社会责任了,可是真实情形并不如此。看看短时间冒出来的骂娘的文章,啃腾讯臭脚的人,还真不少。我知道你们有钱,有钱可使鬼推磨。这一点,我不担心,毕竟他们都是拿钱的,不会坚定。相反,我不同。我就一个人,一支笔,挑战腾讯,而且不和解,准备战斗到底。
我从来不是喜欢闹事的人,职业习惯和新闻道德,让我明白,媒体有尊严,新闻人有人格。没有人愿意在一种不讲道理、而且是单方面制定的“算法”规则下生活。你是it人士,你或许是弄不明白的。你如果以为,一家企业,有实力有平台就可以横行霸道,那你就大错特别错了。我推荐你看一本中国新闻传播史,我的老师方汉奇先生编的,你一定要看。看明白了,再回过去看看我写的两封信,你就会明白的。
祝好。
东方网总裁总编辑、东方头条总编辑 徐世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89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