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脑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
脑卒中是由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约有3/4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或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但是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脑卒中可防可治。早期积极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规范化开展脑卒中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脑卒中的预后。
目前认为,导致血管病变的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吸烟、饮酒、饮食习惯、超重与肥胖、体力活动不足等。日常生活中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脑卒中发生的根本措施。气候条件与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密切的关系。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少雨,冷空气的作用容易诱发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我们可以怎样预防脑卒中呢?
健康饮食,在饮食中选择足量的水果和蔬菜、未加工的谷物、瘦肉、鱼和豆类,并限制盐、糖和脂肪的摄入,饮酒也要适量。积极锻炼,每天至少30分钟的身体活动有助于保持心血管健康,还有利于控制体重。远离烟草,停止使用烟草制品后脑卒中的风险显著下降。定期体检,了解相关健康指标(如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及时加以治疗控制。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量力而行,不要逞强,劳逸结合,放松心情,平静情绪。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及时、恰当的治疗可以尽可能地控制疾病不再发展,使脑损伤的程度降到最低程度,也能为后期的卒中康复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快速识别脑卒中,可以采用FAST识别法:F-Face (脸),是否能够微笑,是否感觉一侧面瘫;A-Arms(胳膊),能否顺利举起双手,是否感觉一只手没有力气或根本无法抬起;S-Speech(言语),是否能够顺利对答,是否说话困难或者言语含糊不清;T-Time(时间),如果你察觉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的出现,抓紧拨打急救电话。
最后请大家牢记这一原则:快速识别,迅速就医,早期、持续、正确康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80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