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黄金棍下出好人,黄金棍下出孝子",在过去几十年里,所有人都抱着这种想法来教育孩子,认为只有"棍棒教育"才能真正让孩子走上正途,真正教育好孩子。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类文明也再不断进步,人们开始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现在的人不再认可"棍棒教育"的神奇,反而更加倾向于和孩子交心,用耐心去改变孩子的不合理行为。
天天挨打的孩子,和从不挨打的孩子,长大以后的差距不是一丁半点
今天王先生去哥哥家吃饭,一进门小侄子就非常热情地要叔叔抱,王先生和孩子向来都关系比较好。等到吃饭的时候,孩子妈妈把菜端上了桌子,王先生和哥哥在沙发上闲聊。不知道什么时候,孩子竟然偷偷爬上了桌子,直接用手拿了一块肉就吃了起来。
这时候孩子爸爸发现了,站起来一把把孩子从板凳上拉下来,就在孩子屁股上打了两下,并不停地批评孩子不懂事。这时候孩子妈妈出来了,就说到:"让你见笑了,这孩子这几天老是不听话,几乎每天都要挨打,还不知改。"
王先生听了很惊讶,想了一下还是对嫂子说到:"我觉得还是不要经常这样打孩子,有事可以好好说,天天挨打的孩子,和从不挨打的孩子长以后差距可不是一丁半点。"
天天挨揍的孩子和从不被打的孩子,长大后有啥区别?差距太明显
其实现在虽然是个文明社会,大多数家长的思想也是非常开明,对于孩子也不再是传统的打骂教育,但还是有部分家长,在孩子犯错时控制不住对孩子动手教育,这是很不好的。那么天天挨揍的孩子和从不被打的孩子,长大以后到底有啥区别呢?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表示:"差距太明显了,无论是孩子的性格、情商、勇气、还是自信心方面都很有可能受到影响。"其实的确在这个科学社会,很多人都不再赞同以武力去解决问题,况且是面对涉世未深,什么都不懂得孩子,家长更加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来对待。
经常被打的孩子可能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一、性格变得胆小懦弱,对于什么都不再敢于尝试
都说这是一个创新时代,跟随时代的进步,社会的不同领域都在根据当下的需要进行创新。而创新就意味着要敢于尝试,一个敢于尝试的人往往能够发现"新大陆"。然而一个从小被父母打的孩子,往往属于随遇而安的人,对于许多想法都不再去尝试,永远因为内心的惧怕而被圈禁在"笼子"里,像极了契诃夫那篇《装在套子里的人》所描述的人物。
二、父母与孩子产生隔阂
长期被父母打骂的孩子,难免心生怨恨,正是由于他无法辨别是非,所以他才做错事,但是此时父母却采用打骂的方式对待他,他同样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和父母之间产生不可磨灭的隔阂,甚至是十分的自私,更加不懂的感恩。
三、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自身处于缺爱状态
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打骂孩子的根源还是爱,希望孩子能端正品行。但是对于经常被打骂的孩子来说,他可能就会感觉不到父母的爱,他只能感受到父母的严格。这样的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尤其是在和别人家孩子对比起来时,他会感到无比的难过,自身处于极度缺爱的状态。
今日互动话题:你认为"棍棒教育"合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我是一名三岁宝宝的妈妈,育儿是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宝宝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细致的关怀。大家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共同探讨,一起解决。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77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