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
丝绸之路巡礼之塔吉克斯坦苦盏,你听说过吗?
这个还不到100年的城市,为何能成为中亚新贵?
想去往帕米尔高原第一城?先过了这600公里这关再说
帕米尔高原第一城,如世外桃源般存在
你听说过瓦罕走廊吗?我来到了它的起点
深入瓦罕走廊,见证丝绸之路的荣光。
突然感觉好久都没睡过懒觉了,每日都是天未亮就启程出发。有时候旅行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今天的目的地是穆尔加贝,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帕米尔高原孤城。
与去瓦罕的拼车点不同,去往穆市方向的车集中在霍罗格城东,距市中心7公里左右,需乘坐2路公交,在市内主路招手即停。
车费2索莫尼
拼车点类似一个小客运站,这里车大部分都是发往霍罗格以东,最远可抵达塔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陆路口岸。此刻不到早上7点,就已经有一些司机在等活儿了,而我也很轻松的找到车,车费150索莫尼,只等着人齐后出发。
高原地区,阳光照不到的地方简直冷的要死,即便坐在车内也不管用,冻得我只能在车外跑步取暖。
标志性的岩羊
加油站
没阳光真的冷
电网
停车场内
山下的民居
去往近边村庄的小车
等了快两个小时,人还是没凑齐。在塔吉克拼车,你永远没有办法预估时间,只能无休止的等下去,急性子是不行的。这司机倒是有些着急,决定回市中心接人,顺便再碰碰运气。
回城巡游
运气还不错,虽然没拉到人,但是拉了一后备箱物资,基本都是成件的饮品。
这是啤酒
四个人和一堆物资将车装的满满当当,此时已是中午十二点多,从我早起到现在已经过去整整六个小时。你有脾气吗?没有!只能安慰自己,能走上就不错啦。
贡特河
本以为晚出发司机会抓紧时间赶路,才开不到半个小时,这哥们就停下了,说要吃午饭。好吧,你吃那我们也吃,反正都得听你的。
先上个厕所
羊肉薯条洋葱
说到帕米尔公路,之前从杜尚别到霍罗格时走过一段,而今天的整个行程,则全部在帕米尔公路上完成。
这条史诗级的公路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来于19世纪起被前苏联重新修建,代号M41。
红色线路为帕米尔公路
沿着贡特河一路向东。
不时经过几个村子,热情的小朋友与我们挥手致意。
行驶100公里后,随着主路与贡特河分开,我们的车开始进入翻山模式,海拔逐步升高至4200米以上,帕米尔高原荒凉的一面开始显现。
面对如此美景,连同车的当地人都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这让我略感惊讶。其中一个哥们主动与我聊天,他来自穆尔加贝,是当地旅游局的官员,这次是去首都开会,回程途经霍罗格,今天与我一同返回穆市。
作为世界海拔第二高的公路,这里一直深受欧美游客的喜爱,尤其是骑行爱好者。我们在路上也遇见了一位,由衷的佩服,向她致敬。
霍罗格至穆尔加贝全程300公里,后200公里的路几乎都是无人区。大量货车的通行,自然条件的恶劣,加上毫无任何道路养护,使得整个路况变得极其糟糕。
一望无际
高原小海子
零星的几处人家
牛羊并不常见
怪石嶙峋
荒无人烟
在距穆市60公里处,我们的车出现故障,突然间给不上油,只能以10迈左右的速度往前蹭。眼看就要日落,在无人区里抛锚可不是闹着玩的,司机当然更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就这么摇摇晃晃的蹭了10公里,总算是遇见一户人家,没错,真的只是一户。一位大姐从屋里出来,应该跟司机认识,寒暄几句后,得知房东大哥出去放羊还没回来,需要等一会儿。
这家的院内居然有一辆大铲车,还有不少汽车零件,看来房东应该会修车,我的心里稍微有点底一些。
喂狗打发时间
此情此景,吟诗一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日落,月出
修车大哥日落时分准时归来,与司机一起修车。此时妖风四起,气温骤降,冻得我赶紧回到车内取暖,只求车辆快快修好,实在是不想在此地过夜。
问题不小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车辆抢修完毕,天色已黑,伴着月光继续上路。
到达穆尔加贝已是晚上8时,同车的哥们把我安排到他朋友的民宿,与我互留邮箱后离开。此刻室外的气温应该在零下十度左右,室内虽生着火,但却一定都不暖和,只能速速进入被窝,连衣服都没脱。
穆尔加贝位置
想想明天就要回国,内心无比激动,因为这是我人生第一次通过陆路方式入境中国,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火车和汽车客运,而是搭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77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