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央行就进行数次降准,至2020年开年,我们全面小康的宏大目标尚未实现,便迎来了武汉冠状肺炎,受疫情影响,我们推迟复工,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小影响,这此情况下,央妈又一次的放水了。
一般来说短期增加货币供应量确实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
在我看来,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飞利浦曲线”仍然适用我们的国情,就业与通货膨胀呈负相关,而就业与经济增长层正相关,我国的历年经济政策会把促进经济增长与稳定就业放到第一位的,把稳定物价放到第二位。也就是说宁愿发生通货膨胀,也不愿经济停滞,大规模失业。而过往的十年也证明,这种选择也是极其明智的。
那么此次放水又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本次由于货币供应量增加,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毋庸置疑,但是市场将面临更加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我们先参考下2008年的影响,当年的4万亿救市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它促进了短期的发展,暂时解决危机。另一方面,08年放水后遗症不小,资金大部分流入房地产,推高了房价,高房价直接提高企业用人成本,高房价也间接提高企业融资成本,让我们经济结构很差。更加严重的是,尽管房地产吸收了海量的资金后,市场仍然要面对不小的通货膨胀的压力。
上次投放货币,有房地产来充当蓄水池,本次已经不能再继续让资金流入向房地产了,央行也的确在严格控制资金流入房地产,去年我们也能能看到它不断提高中长期贷款利率(而降低短期的贷款利率),提高购房贷款首付比例,限购等等。而另一方面,房地产被限制住后,国家对公司上市也做出很多改革,为的就是可以将资金逐步引入股市,产生像美国那样,股市长牛。引入股市后还增加了实体企业的融资方式,甚至还可以借此机会促进我国经济转型,为步入发达国家做好准备。
以上是一种国家希望经济能够持续运行的的美好意愿,但是我们要知道“意愿”与“事实”完全是两码事。设想虽然美好,但是实现有难度。其实早在2008年那波,政府就已经打造了两个蓄水池,一个是房市,一个市股市。但是不得不说,房地产在充当蓄水池方面有着天然的,难以替代的优势,最后的结果我们也看到,股市这个蓄水池最终破灭了。
但我仍然看好这种美好意愿,为什么呢?
国家必须这么做。因为房地产泡沫已经不小,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也就是说,国家选择股市充当蓄水池是不得已而为之,宁愿蓄水效果差点,甚至允许物价水平整体再高些,也要严格的控制房地产,不愿再冒风险将任何资金引入房市。
国家也有能力这样做。作为单个地方政府的意愿或者某个行业的意愿,在国家希望促进经济发展稳定就业的大意愿下,就显得不值一提。
其实严格管控制住资金,不要然它流向房地产,资金无处可去,自然会找到相应的归处——股市,而且有美国股市长牛的案例,只要政府和各方学者加以引导,股市长牛的胜算还是很大,人们不断地接受基金而看空楼市便是一种向好的信号。
以上,便是央行多次放水后,在未来谁更有可能获利的答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59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