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中医、文化、健康、养生,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这里有趣,不简单。
前 言
常有人问我:如何养生?
我回答:不害生。
如何不害生?
顺应自然的节奏生活。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顺应四季变化即为养生
经常有朋友对我说:“我信中医。”其实何必信与不信,我们最应该相信的是天地自然,研究易经常用一句话:“推天道以明人事。”
看四季的景象变化,体会一年之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奏,我们还不明白应该怎么做吗?
春夏积极一点,秋冬收敛一下。可惜由于世俗的烦扰,知识的庞杂,我们渐渐迷失了自己。尤其在健康上,总希望借助别人、他物的力量。
比如饮食,在现代营养学指导下好像变得非常专业,孔子说“不时不食”,简单吧,简单得我们都不敢相信。
春天属木
河水解冻、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地气蒸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韩愈有这样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惊蛰之后,动物们摆脱了冬眠的状态,雌雄交合,繁衍后代。人们则意气风发,田间播种,生机勃勃。
对于这样的自然风光,古人用“木”来高度概括,借助植物的状态让我们可以对春天的景象浮想联翩:生发、播种、孕育、积极、立志、创业......
夏天属火
骄阳似火,天气炎热,盛夏酷暑,庄稼郁郁葱葱,人们挥汗如雨,一派火热的景象。唐·高骈诗曰:“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此时人体阳气在体表,毛孔张开,汗水淋漓,万物在夏天表达出来的是一片蒸腾、火热的景象。没有其他名字能比“火”更贴切地表达夏天的热烈场景了。
秋天属金
不像春天那样万紫千红,也不像夏天那样生机盎然,更不像冬天那样粉妆玉砌,秋天有她独特的美。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田野金黄,一派丰收的场景。
《周易》中说:“元,亨,利,贞”。这四个字代表了一年四季,利则代表秋天。
“利”字,左边是禾,右边是刀,指收获、丰收,收割庄稼要用刀。秋天,自然界中西风刮起,树叶黄了,一阵风吹来飘落满地,体现出一种大自然的暴力。故陶渊明诗云:“门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
古人用“金”来概括这种肃杀的状态,同时告诉人们,通过这种“暴力”,大自然留下了最有价值的东西——种子,从此就要转入收藏的状态,已经开始要为明年的新生做准备了。
冬天属水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和《沁园春·雪》比起来,所有描写冬天的诗句都是苍白的。动物们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地一片沉寂,水第一次用固态、静止的形状呈现在我们面前。
植物经过播种、孕育、收获,现在进入了收藏,收藏得好才会有明年的播种,再进入下一个循环中。几千年来,年复一年。祖先用“水”润下的性质来表达这种收藏。
这么美妙的四季景象通过什么呈现在我们面前呢?是大地!在这片无私的大地上,我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四季轮转的景象通过土呈现给我们。
现在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自然界中除了木、火、土、金、水五种景象的变化,还有其他的元素吗?没有了。
生发到一定阶段进入生长的状态,生长到一定时期成熟了进入收获的季节,然后收藏起来,为再次生发做准备。每一个季节各司其责,该来的时候准时来,结束的时候一刻也不停留。
四季必须有序地放在一起才是一年,所以“五行”是气的五种状态或五种表达方式,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实现了“整体关联,动态平衡”。
木、火属阳,金、水属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夏为用,秋冬为体。《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告诉我们:“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春夏养阳就是促进用的发挥,生发、积极、热烈、开合;秋冬养阴就是把体涵养得更好,收敛、宁静、进补、闭合。
顺应自然之道,就是养生了。
老师介绍
◆ 正安文化特约老师,在正安开设《经络课》系列课程。
◆ 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执业中医师,经络养生专家。
著有健康书籍:《通则不通痛则不通》、《季节养生经络有道》、《上班族身体保养指南》、《徒手祛百病》。
◆ 江苏卫视、贵州卫视等电视台养生节目主讲嘉宾,《环球时报》、《香港商报》、《老年报》等平面媒体养生栏目撰稿人。
◆ 致力于中医科普工作,努力去除中医神秘化与神奇化色彩,在国内首次提出“经络审微恙”、“经络处方”等理论和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讲解、简单实用的方法让普通民众学会保养身体、清除疾患的方法。
如果你对文章内容或相关课程感兴趣,请关注微信号:正安文化北京[zanedubj],我们等你哟~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