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冬天天气热,刚烧开的热水不到十分钟就变凉了,所以保温杯成了居家必备品,无论是每天喝茶的老人,还是保温杯里泡枸杞的中年人,或者是需要喝开水的小宝宝。
一般来说家长给孩子买保温杯时就价格,外表的关注度会比较多,因为还是考虑到孩子的特点,喜欢看漂亮的东西,所以很多家长给孩子买保温杯时都会买一些外表比较可爱的杯子。
也就是一个保温杯外表做得好会更好卖,而保温杯内在如何却很多家长会去关注 。
而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在商场,超市和网上购买了50款不锈钢保温杯,主要测试保温杯里内胆是否合格不符合国家标准,我们的保温杯的热水接触的主要是内胆,保温杯的质量主要也和内胆有关。
这些保温杯的问题主要出在这几个方面:
1、用非国际的不锈钢材料,主要是一些国外的品牌
现在我国的不锈钢保温杯的国家标准是GB9684-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如果用非国际的不锈钢材料可能并不能达到我们国家的标准。
2、产品标识不全
这其实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用什么样的材料,含有哪类的金属原料应该要进行标识。
3、名不副实
比较标着是用304不锈钢的,结果却不是用这类材料。304不锈钢的材质一般镍含量比较高,所以杯子的耐腐蚀性会强一些。
但是镍比较贵,所以有些不锈钢会用锰来代替镍,这样的材料而腐蚀性会差很多,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的重金属析出来。
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任伊宾教授称:根据国家标准GB9684的规定,价格比较高的304和316主要合金元素是铁、铬、镍,但铬和镍所占比例不同。其中镍元素是一种相对昂贵的合金元素,主要作用是保证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稳定。正规厂家和品牌,都会在标签中标明不锈钢的牌号或者化学成分含量。”
不合格的保温杯,会变成索命杯,影响孩子的健康
耐腐蚀性差,导致热水变成毒水
任伊宾教授称,国标GB9684-2011中重点要求铅、铬、镍、镉和砷的溶出量限制,在4%浓度的醋酸中煮沸30分钟,在室温放置24小时后分析其中的金属含量,不锈钢器皿的各种合金元素溶出量都低于0.5毫克/平方分米。
而不合格的杯子热水就会把这些不锈钢的金属吸出来,变成了一些重金属超标的毒水。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甚至是骨骼发育等。
怎么给孩子选择保温杯
1、看包装和标识,标有食品接触性材料,或者是304、316不锈钢字样的
先看下包装上是不是完整的,上面是不是标有材质的说明:比如说是不是标有304的字样,或者是GB牌号为0Cr18Ni9也是属于304,或者是奥氏不锈钢。或者是写着食用接触级。
这些都说明是合格的,腐蚀性是合格的,就不会导致出现倒进入是热水倒出来是毒水的情况。
2、看外观
外观并不是看漂亮不漂亮,主要看杯口有无毛刺,杯盖好不好拧紧。一般来说同等的条件下,杯子大,瓶口小的一般来说保温效果会更好。
3、闻味道
一般不锈钢没什么味道,不像是PC材质的杯子。
建议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大牌子,不要选择便宜的,选择便宜的极可能会让我们花了保温杯的钱却买到一个不保温的杯子,这会更贵。正常来说一个好点的保温杯至少要到二百左右。
怎么给孩子正常使用保温杯
再好的杯子不会用也是搞坏。我之前买过一次保温杯给这里的老人用,开始拿来装点热水,后来就拿着装汤,再后来装雪糕,还装果汁。装豆浆。好像把保温杯当成了冰箱一样使用。
1、保温杯四不装:
不装果汁:果汁含有酸性的食物,会更容易腐蚀保温杯的内胆也就是不锈钢。容易伤害保温杯。
不装豆浆:豆浆是高蛋白食物,如果喝过的豆浆放到保温杯里,或者一边放一边喝,喝得太久,容易导致细菌大量繁殖。
不装汤:汤里面也是高蛋白的食物,不建议用保温杯来装。
不装牛奶:牛奶也是高蛋白,而且装久了营养会流失。不建议用保温杯来装牛奶。
2、清洗时注意
尽可能用清水来清洗就可以了,不要用强酸强碱来清洗。
3、保温杯装水时要注意水温
不少孩子拿着杯子就想喝水,如果装进去是热水的话很容易烫到孩子,所以建议给孩子装50度水温的水就可以了。
话题:你家孩子用什么样的保温杯呢?欢迎留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48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