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从孙继海的离奇落选,到郑智的无球可踢,难怪中国足球总是上不去

从孙继海的离奇落选,到郑智的无球可踢,难怪中国足球总是上不去

毋庸讳言,中国足球上不去自有原因,抛开那些媒体与球迷早就说烂了的理论,不妨看看那些公认的国内顶级球员们曾经的悲催遭遇,就不难想象中国足球这块土壤的问题究竟有多大了:

孙继海的离奇落选

把时间追溯到1992年,当时还如日中天的健力宝集团与中国足协达成协议,由该集团出资组建成一支青少年足球队,主要由197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小球员所组成,远赴足球王国巴西留学,以参加2000年奥运会、2002年世界杯以及2006年世界杯为主要目的。

同年夏天,中国足协在1977、1978两个年龄段的小球员之中进行了选拔。在经过了两轮的筛选之后,就只剩下了48个小球员一同进入了预选大名单。而在广西梧州的最后冬训,则确定了最后的22人大名单。让人惊诧无比的是,在集训过程中一直在同龄人之中鹤立鸡群的孙继海居然落选了,理由则是骨龄原因。

老实说,以当年的足球环境,出现这种因为骨龄而落选的事例并不算奇怪。毕竟,大家都心知肚明,在那个时代,各年龄段的阶梯队都是习惯性的以大打小,这在圈子里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乍看起来,孙继海的落选,似乎还是选拔严格的产物。

但是,等昔日落选的孙继海真正踏上足球之路以后,尤其是当孙继海彻底自己的足球之路以后,再回头看看他当年的落选原因,就未免有些太过离奇了。

这其中的道理很是简单,也很是直白。孙继海的官方信息是1977年9月30日出生,他在1998年(官方年龄21岁)登陆英甲水晶宫,2002年(25岁)更是加盟曼城,相继转战英甲与英超,2008年(31岁)时离开曼城投奔英冠的谢菲联,2009年(32岁)回归中超赛场,直到2015年(38岁)还在中超联赛征战。在接下来的一年(39岁),孙继海征战中甲联赛,并且在同年退役。

以上就是孙继海职业生涯的大致时间轴,他在32岁时才离开竞争激烈的英伦赛场,直到39岁才决定退役。试问,这样一位职业生涯如此之漫长,且年过三旬之后还在英伦效力的球员,他究竟有多大可能,乃至是多大空间在年龄上造假?

所以,承认吧,孙继海的年龄大概率是没有问题的。真正出问题的,其实是当时的选拔机制,至于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见仁见智。

这里插一句题外话,那一届健力宝青年队的入选球员,不止一人在日后被证明过了虚报年龄,这在圈内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综上所述,年龄真正有问题的球员入选了,而年龄没有问题的球员乱选了,这就是当年中国足球的乱象了。孙继海在经历过了堪比“窦娥冤”的落选之后,还能够在日后成才,不得不说他的心理素质绝对过硬。如果是其他年轻球员受此不白之冤,只怕早就一蹶不振了。

郝海东的留洋梦碎

从理论上来说,郝海东其实是有过留洋经历的。在2004年年末,当时已经34岁高龄的郝海东以“一英镑转会费”的方式加盟了谢菲尔德联队,总算是圆了自己的留洋梦,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

但是,鲜为人知的是,郝海东原本不必等到这个岁数才留洋的。早在1995年的时候,郝海东还在为八一队效力的时候,乌拉圭的传统豪门佩纳罗尔就在与国足的数场友谊赛之后看中了郝海东,不仅向球员本人发出了邀请,还给出了专门的合同,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

当时郝海东25岁,正值血气方刚的时候,对于留洋自然渴望至极。于是,他兴匆匆找上了球队的领队,提出了留洋的请求,却遭遇了当头的冷水,被球队相关领导以郝海东不懂该国语言为由一口回绝了佩纳罗尔队的邀请,生生耽误了郝海东的大好年华。

虽然乌拉圭联赛的水平远远谈不上有多高,可整体水平绝对在当时的中国联赛之上。郝海东如果登陆了乌拉圭联赛,所得到的提升绝对会大过他在中国联赛所得到的锻炼,这是毋庸置疑的。

可就是这种大好机会,却因为当时中国足球的体制,被生生错了过去,也难怪即便是好多年过去了,身为当事人的郝海东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长吁短叹。

可能会有球迷朋友觉得,郝海东那时候是1995年,出现类似的尴尬很正常,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事情在日后就会好上许多。

但是,这种想法显然就只是错觉而已。哪怕在十余年之后,当时在中超赛场如日中天的杜震宇也一度收到过曼城队的邀请。根据杜震宇本人的说法,曼城方面就连签证都已经替他准备好了。然而,因为当时中国足球的大环境,杜震宇的留洋梦也破碎了。

事实上,得到欧美俱乐部邀请的中国球员为数不少,可真正能够成行的,却是寥寥无几。这其中的原因,相信球迷们的心中都有数。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如今又多出来了“出口转内销”的新玩法,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只怕各大俱乐部越发心生顾虑了。

郑智的无球可踢

郑智的天赋是毋庸置疑的,自小就是学霸一般的存在,无论哪个领域都能游刃有余,19岁时就被时任国奥主帅霍顿看中,不仅入选了那一支号称“史上最强”的中国国奥队,还出人意料地打上了主力。

按理说,这样一位存在,无论放在任何年代,应该都是得到足够重视的瑰宝。可事实上,当郑智离开国奥队,返回到了他的东家辽宁青年队的时候,他却一度面临着无球可踢的窘境。

之所以会无球可踢,倒不是因为队内的竞争激烈,郑智的水平不足以出头所致。而是因为一种极其不可思议的方式:球队的几大股东因为球队的归属权闹得不可开交,而在该队效力的球员们则被判定为“固定资产”,因此而遭到了“冻结”,这让当时在这支球队效力的郑智既不能正常踢球,又不能改换门庭,就只能在训练场上保持状态。

郑智当时的这种状态,甚至已经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球员了,恐怕要用“待业青年”来形容更为合适一些。

只要稍有足球常识的朋友,应该都很清楚,以郑智当时那个岁数,出场比赛对于他的成长究竟有多么重要。然而,就是在球员最涨球的节骨眼上,郑智却只能满心忐忑地在训练场上保持状态,很难用言语来形容郑智当时的心态。

煎熬了一年之后,这支球队的归属权终于搞明白了,郑智也终于有资格参加2000年时的摘牌大会了。

因为一年没踢过正式比赛的缘故,绝大多数球队都对郑智的状态持有怀疑态度,因此很少有队伍愿意给郑智机会。幸亏当时的深圳主帅朱广沪,曾经在国奥队担任过助理教练,跟郑智有过师徒缘分,对于他的能力颇为了解,这才在关键时候出手,让郑智得到了栖身之地,继续了自己的足球生涯。

试想,昔日像是郑智这般,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而无球可踢的年轻球员又有多少?又有几位球员能与朱广沪有过师徒缘分,因此而被拯救于水火之中?细思极恐。

从孙继海的离奇落选,到郝海东的留洋梦碎,到郑智的无球可踢,这三大事件分别囊括了年龄问题、留洋艰难还有不知道从何处就会冒出来的离奇事件。而这,仅仅就只是中国足球的冰山一角罢了,远远不能反映全部的问题,也难怪中国足球总是上不去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4692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