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成交量连破万亿,爆款基金天天有!这轮科技盛宴还能享多久?

成交量连破万亿,爆款基金天天有!这轮科技盛宴还能享多久?

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2000亿元,连续四日破万亿。创业板指再度走高,持续逼空上涨,年后16个交易日,创业板指涨幅高达28%。这波凌厉的走势与过剩的流动性有关。

春节后一方面央行已投放流动性达3万亿元左右,其中,逆回购投放达2.8万亿元,逆回购自然到期回笼达2.5万亿元。不过这部分短期流动性日前已基本收回,后续或压制指数空间。

另一方面,爆款基金频出,增量资金蜂拥而至。自2020年以来,公募基金总认购金额已经超过了4000亿元。上周陈光明旗下网红基金睿远刷屏,单日认购1200亿打破13年申购纪录。本周还有21只新基金发布,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基金经理掌舵的产品,预计还将有爆款涌现。

关于公募基金销售火爆的原因,有业内人士指出,固定收益产品不让多发了,基金公司的战略重心向权益转,比如大公司在PK指数产品,业绩好的热衷发行封闭式基金。而去年权益基金的优异业绩进一步推升了基金的申购热度。

板块方面,从当前的机构持仓来看,科技成长是新增基金配置的重点方向。统计数据显示,年初以来多只科技主题基金集中发行成立,规模合计达682.4亿。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1、爆款基金魔咒是否会复现?

基金销售火爆的同时,有老股民就担忧了,市场情绪是不是也快见顶了?近5年,已经有过3次爆款基金热潮:2015年上半年、2017年四季度-2018年一季度、2019年前4月,但这些爆款基金成立之后,大盘往往就阶段性见顶了。

也有券商统计了33只发行总份额在100亿以上的爆款基金发行前后市场表现,绝大部分也是发行在高位。

最近的典型就在2018年初,首募规模达327亿的兴全合宜成立后即遭遇股市大跌,上证指数由3500点高位一路下探至2400点,基金净值曾出现18%的大幅回撤。好在经过去年回血,目前总回报已超20%。

历史经验显示,爆款基金出现后,指数表现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一是基金经理建仓节奏较慢,募资较大会阶段性挤占市场流动性。另外爆款基金往往出现在市场涨了一波,情绪高涨时期,而其实股市是需要一定反人性思维的,所谓物壮则老,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这次能否打破爆款基金魔咒,我们持保留意见。这一波拉得太急,风险越来越大。

2、科技结构性行情何时到头?

科技股的这波大涨与主题基金的发行不无相关,目前科技类基金还在密集发行中,从今年1月以来,科技成长类基金仍有20只等待审核,其中电子与半导体主题基金5只、医疗医疗主题4只、新能源主题2只、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各1只。这样看来,A股科技风或许还要延续一阵。

但A股向来是风水轮流转的,科技股不会无限拉高。去年上半年,我们还在讨论白马股的抱团行情,那时候白马股也如脱缰的野马,贵州茅台股价连创新高。结果下半年,白马股就一直处于滞涨状态,等待估值修复。

科技股也会到那个时候,主题基金是助涨助跌的,现在还在上涨势头中,越买越涨越投钱,一旦拐点出来,往下杀的空间也会非常大,到时候就是越抛越跌越赎回。

不管怎样,公募和外资的话语权是越来越大了,下面两张图也足够说明,A股机构化趋势日益明显。

散户朋友也要适应这种风格转变。怎么跟着机构吃肉呢?这里有技巧:

基金头部效应愈加明显,钱也向他们集中,头部基金经理的选股方向值得跟踪。另外,可以查询头部基金的持仓,他们布局的一般都是行业龙头,选股方面他们独门东西还是蛮多的,基本面经过他们筛查,一般问题不大。如果里面有涨幅不大的品种,不妨逢低关注一下。这些基金后续可能也不差钱,会有新的子弹涌入。

————————————————————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直接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2721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