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A站上3000点,连续三天成交额过万亿。踏空的朋友很焦虑,现在还能不能进啊?是不是泡沫了?今天我们来看一下,美股、港股和A股的估值比较。(下图是三地的市盈率数据对比,来源wind)
跟美股比,沪深300和港股主板目前的估值水平都还比较低,差不多是标普500市盈率的一半。然而,我A创业板的市盈率却是港股的2倍多,也是大幅高于纳斯达克指数。
港股是真便宜,这也是我多次推港股QDII基金的原因。创业板相对来看,估值已经偏高了,比历史上85%的时间都要高。这个时候,防止踏空,轻度参与是可以的,但比例不宜太高。
我的创业板指数基金配比差不多是10%左右,而且是1500点左右就开始布的。后面涨高了,就把收益部分卖了,留着本金继续跟。这里还是要再强调一点:投资永远是逆人性的。创业板1500点的时候,大家都在怀疑创业板到底还有没有投资价值了?就像上证2500点的时候,大家都在骂A股就是坑人的货,纷纷割肉离场。逆势冲进去的人,则是凤毛麟角。
买指数基金,择时比择基更重要。经常有朋友问我买了啥,能不能直接复制一个?我是拒绝的。不是我小气,不愿意给大家分享。而是分享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因为进入时点不一样,投资价值就不一样。
指数基金,无非是宽基+行业/主题指基。宽基比较常见的是上证50、沪深300、创业板、中证500等,行业指基比如医药、银行、证券、消费,基建、科技、传媒、钢铁等……这些指数对应的产品本身没有好坏之说,什么时间点买入、卖出,才是最关键的。买入卖出时间点,跟经济周期、板块轮动、估值水平等都有关系。
说实话,每个人对这个市场的理解都不一样,选择也会不一样。根据个人的风险收益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你是趋势派也好,价值派也罢,能参透逻辑挣到钱就行。
上次说的标普500等它溢价抹平了再进,今天差不多了。要配的,可以入手了。前几天的溢价高的时候有2%,我猜测跟疫情下的避险情绪是有关系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19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