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妈在给小孩配置保险的时候,从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容易感情用事,因为满满的爱与责任,而急着一步到位给孩子买一堆的储蓄理财保险。结果却带来了很大的家庭财务负担
其实无论是给成年人还是小孩买保险,都应该从财务角度和家庭保障需求出发,理性对待,因为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你和保险公司签订的是一份长达几十年的生意合同。你买保险是未来获得一个未来家庭财务稳定的服务。而保险公司则是提供这项服务的,你和保险公司就是一个对赌关系,保险公司的保障合同,其实就是做的小概率事件的生意,而你需要的是当这个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时候,你能够把不确定大额财务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身上,而保持自己家庭财务收支的稳定持续。家人生活不会因为疾病和意外等风险发生,而收到影响。不会应病返贫。
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我们在做小孩保险配置的时候一定理性的对待,用生意商业的思维去和保险公司打交道,而不是只看表面宣传和外在形象
宝妈该如何给自己的小孩买保险呢?这里给大家提供几个配置思路:
小孩是财务支出角色,大人才是收入来源
一般来说家庭保障规划的配置:医疗保险+意外保险+重疾保险+定期寿险。这个是大多数普通家庭保障规划的基本组合。这里是用保险的财务杠杆作用,花小钱撬动高保额,转移财务风险,让保险公司替家庭巨额财物风险买单。而不是在保险公司存钱理财。以消费型保障保障为主。避免混搭储蓄理财。
但这个组合在大人和小孩面前又有不同。因为小孩和大人是两个不同的家庭财务角色,一个是家庭财务来源,一个是家庭财务支出。
我们从家庭财务角度出发,以一家三口为例子,父母是大人,家庭经济支柱,是家庭财务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小孩的角色是什么呢?小孩是家庭的财务支出的角色,不具备赚钱养家的能力,养小孩就是一个长期的消费支出。
如果父母发生疾病和意外等风险,甚至出现身故的情况,那么回导致整个家庭出现收入中断的问题。对于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身故带来的财务风险必须做好转移防范。一般来说都需要配置一个定期寿险,保额覆盖债务和未来的家庭收入。以此来保持家庭财务稳定,从而保证孩子能够安稳的生活,安稳的长大。
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我们在做保障规划的时候,应该先做好大人的保障,这样才能对小孩有最大的保障。
小孩保险配置的第一个思路:先大人,后小孩。不要被爱与责任冲昏头脑
当大人父母的保障解决了。我们才考虑小孩的保障规划,而在这里很多人都喜欢给小孩买各种理财储蓄寿险,而实际上寿险的身故保障责任,是针对家庭经济来源的,家庭经济支柱的死亡风险带来的是家庭财务收入中断的风险,所以需要配置一个寿险责任保障。
而小孩还处于父母抚养的阶段,自身没有赚钱能力,也无法承担家庭责任,他是一个财务消费者,如果给小孩配置这种寿险身故保障,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小孩的身故不会带来财务风险,而是给父母带来情感的伤害。
当然也存在一些骗保的,利用未成年小孩的身故来赚钱。而为了防范这类道德风险,保监会也对小孩身故保障保额做了严格限制。比如小孩意外保险保障额度最高20万。
市面上大多数寿险的身故保障责任,也是针对大人的,小孩买了这种寿险也是要等到18岁以后这个保障责任才生效,也就是等于保险公司给你开了给18年的空头支票,你在保险公司存了18年钱。只有附加的健康保障责任才是合同签订,过了犹豫期和等待期后生效的保障。
这里给大家的第二个小孩保障规划:小孩保障规划健康保障为主,因为没有寿险责任,避开储蓄理财的寿险。
我们从家庭财务角色和财务风险的角度,理性分析后,知道了给小孩配置保障应该以健康保障为主,而不是所谓的储蓄理财保险,所谓的免费保障还返钱。天上不会掉馅饼,保险合同是一份生意合同。理性对待。
我们该如何给小孩买健康保障呢?
小孩的健康保障基本组合为:百万医疗+意外保险+重疾保险
一般来说小孩出生以后,我们需要给小孩先买一份社会医保。而不是马上配置商业保险,先把基本的社会医保买了,然后我们才考虑商业健康保险。最后如果有足够的收入盈余和资金,并且有出国留学打算,再考虑配置年金储蓄寿险等产品,做未来现金流规划
商业保险中,医疗和意外保险是比较基础的两个保障,解决小孩住院医疗和用药等的基本花费报销和损失补偿。毕竟小孩子的年龄,容易磕磕碰碰,往往在医疗花费上开支很大。这两个保险市场上各类产品很大,保费疾病只需要几十到几百,相对性价比高。主要避开各类返还意外保险就可以了。
然后我们容易花冤枉钱的是重疾保险,往往都会混搭各种储蓄,分红,理财保险,结果保费就五六千,上万的支出。打开合同一看,七八分保险组合在一起,看似一步到位,实际容易出现各种坑。合同复杂化。结果就是寿险成了主险,基本的健康保障成了一个附加保险,而且这类混搭保险大多都是保额共享,共用一个保额。大部分保费花在了储蓄寿险上,而不是健康保障上。
我们在规划小孩重疾保障的时候,选择消费型,定期的纯健康保障保险就可以,保障小孩到25-20岁即可。等小孩成家立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财务角色从支出变成收入来源,是需要进行保险的重新配置的。因此重疾保险选择定期的少儿重疾即可,百家保险公司重疾产品都覆盖常见的25种重疾保障,在这个基础上再覆盖少儿特定重疾保障就可以了,不要过分追求重疾保障种类,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常见和特定要包含。
然后从疾病发展过程,一般都是从轻症,中症,重疾发展过来的,重疾是小概率,但轻症反而是容易发生的,我们在配置少儿重疾的时候,可根据自身财务情况加上一个轻症的保障。一般来说小孩的重疾保障,加上意外医疗保险的组合,保费支出在1000-2000,就可以解决。
当然也有父母想要一次性买终身,觉得年龄小,身体健康保费便宜,一步到位,买终身。
其实个人建议买定期就好,因为人生不是一步登天,保险的配置也是一个道理,我们从单身到结婚,到为人父母,家庭角色和社会职能在不断变化,也意味着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需要配置的保险是不同的。而且现在人工智能和医疗科技发展,未来我们的疾病治疗都会发生巨大变化,保险产品也会跟着时代变化,而做出调整,分阶段配置才能跟随社会发展的节奏,
我们的人生是分阶段的,我们的家庭角色也是不断变化的,社会也是不断进步的,所以选择分阶段,配置定期健康保障更加适合小孩的保障规划,她们还在经历从零到一的过程。我们不能什么都是一步到位,要保留缓冲空间。
综上:小孩保险配置的基本思路:医疗+意外+少儿重疾,记住这四点
1 先大人后小孩,父母是孩子最大保障
2小孩是家庭财务支出,没有寿险责任
3小孩保障定期,分阶段配置,保障第一,储蓄第二
4小孩重疾保障记得特定少儿重疾+轻症保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12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