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8年浙江乐清顺风车事件后,交通运输部已经多次在新闻发布会中提及顺风车的非法营运和安全问题。如何让顺风车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并且达成便利和安全的平衡?这不只是监管者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包括平台、用户和司机都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从2014年国内打车软件市场兴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传统供需双方不匹配的信息得到纠正。另外,平台定价模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传统发生于熟人之间的拼车中,车主和拼车者碍于情面无法在价格问题上展开讨论,而平台定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顺风车才成为一个商业上可持续的业务模式。根据滴滴对外公开的数据,在顺风车业务上线三年多时间内,服务了十多亿次出行。截至业务下线前,滴滴顺风车乘客数超过3000万,覆盖城市达到351个。而顺风车的日订单量达到100万至200万单,按滴滴全平台的2000万至3000万单的日接单量来看,占比接近10%。今年年初,滴滴顺风车业务已经陆续在全国18个城市成功重启。顺风车将在早五点至晚八点之间提供服务,市内顺风车里程规定在50公里以内。同时滴滴将不会向司机们收取信息服务费。然而新上线的滴滴顺风车业务并没有迎来理想的成绩。程维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低调上线的顺风车业务无人问津!
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就巨额亏损的滴滴雪上加霜,2月15日,滴滴出行在一份官方公告中表示:“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的出行需求减少,影响着司机师傅们的收入、租赁公司的经营、甚至整个产业链的生态,以及背后千万个家庭”。基于此,滴滴携手行业伙伴对司机提出了新的倡议帮扶方案。滴滴计划投入总额1亿元专项资金,先期投入3000万元,为全国数百万在疫情期间提供服务的滴滴网约车持续安装防护膜。其中在三亚,今日完成约500台车辆的防护膜安装,为网约车内再戴上一层“透明口罩”,后续将推广到更多车辆上。
虽然美团打车、嘀嗒出行、哈啰顺风车也加入出行大战领域,但这些都不是创始人程维最担心的事情,然而让程维最担心的事情是低调上线的顺风车业务无人问津!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司机现如今已经很难赚到钱,更多的网约车司机选择改行。补贴逐步停了以后,现在全国司机月均收入在6000元以下,如果不会跑车接单技巧,有的司机可能辛苦一天才能勉强回本。补贴减少也是部分司机退出的原因。本来就觉得出租车份子钱太高,以为网约车能轻松一点,后来补贴少得可怜,除去成本,每天到手和开出租车差不多,现在搞各种出行分、口碑值,可比开出租车操心多了。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区相互讨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12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