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商平台当当的一名员工确诊为新冠肺炎,公司密切接触者已居家隔离。据财新记者获得的一份当当内部电话会议录音,2月19日晚,一名当当副总裁召集员工电话会,明确表示市场部有一名员工已基本确诊感染新冠肺炎。此外,两名当当员工亦告诉财新记者,公司已在内部通知确诊的消息。
该名副总裁介绍,该员工母亲与她同住,其母已在2月15日确诊为新冠肺炎,但未披露其母因何感染。同日,该员工被集中隔离,目前基本确诊为轻症患者。该员工的丈夫和孩子目前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妹妹此前已被确诊。
他还表示,2月10日起,该员工曾到公司上班3天半,与部分员工有过接触,尽管该员工回忆称自己上班都戴着口罩,吃饭时也在工位上,与其密切接触者已被要求居家隔离。
通过当当发布的声明梳理,2月10日当当复工,该员工自称不知其母生病一事,正常工作至2月13日上午;2月14日该员工未出现在总部办公室;2月15日其母被确诊,该员工作为密切接触者被集中隔离。
2月15日,当当获知该员工母亲在通州确诊后,联系几个疾控中心反映情况,并跨省去员工老家了解当地情况,同时对办公区消毒、安抚员工;2月16日安排员工附近工位的员工居家隔离。
2月18日,该名员工出现发烧症状但尚未确诊。当当同天发布的内部通知显示,与该员工有过密切接触的27名员工已被要求居家隔离。
据2月18日当当内部通知,在该员工出现发烧症状后,当当曾询问朝阳等3家疾控中心指导意见,朝阳疾控中心反馈称,尚未判定为疑似,密切接触者不要恐慌,不做停工建议;社区街道的反馈是密切接触者严格遵守居家隔离要求,对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没有明确要求。为了使员工安心,当当已安排全员回家,并自2月19日起居家办公。
2月19日中午,当当再发声明,梳理事件始末。在这次声明中,当当未提及员工确诊。但到了晚上,当当内部召开全员电话会,一名副总裁表示:该员工基本确诊,并回答了员工相关提问。
当当曾发布声明回应称,该员工尚未确诊,2月10日起曾在办公室工作3天,期间不知道其母亲生病的消息。
在19日的声明中,当当还梳理了复工前后的时间线:2月8日通知某些员工在家隔离;2月10日一些员工回到公司上班;2月14日北京市通知返京不满14天的人居家隔离,当当扩大居家隔离名单;
新冠疫情笼罩全国。1月20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明确提出新冠病毒传染存在“人传人”。此后,各地防控手段升级。截至2月19日24时,31个省份和新疆兵团累计确诊病例74576例,死亡2118例。出于防疫考虑,各地纷纷延长春节假期。北京市政府通知,在2月9日24时前,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疫情防控必需(药品、防护用品以及医疗器械生产、运输、销售等行业)、保障城市运行必需(供水、供电、油气、通讯、市政、市内公共交通等行业)、群众生活必需(超市卖场、食品生产和供应、物流配送、物业等行业)、重点项目建设施工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应当安排职工正常到单位上班。其他企业具备条件的,应当安排员工通过网络、电话等在家办公。
按照当当的复工要求,公司假期延长到2月9日,2月10日正常上班,其中2月2日之前为国家规定假期,2月3日至7日为公司调休假期。
复工前的2月9日,当当董事长俞渝曾在内部做复工动员,表示除了武汉等三仓,其他仓店已在初四开始工作,其他人将立即投入。在谈及对新冠肺炎的思考时,她表示肺炎持续时间可能会比较长,要有长期应对的准备,不要过度惊慌,应提高免疫、适当防护,恢复以往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当当为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创业公司,2010年12月登陆纽交所,成为首家在美上市的B2C网上商城,上市时市值超过23亿美元。2015年,当当加入私有化大军,当当董事长俞渝和创始人李国庆联手以7.812美元/ADS的价格发起私有化,总估值约6.3亿美元。2018年4月11日,当当网计划75亿元“卖身”海航,但由于海航陷入流动性危机,且海航人事重大更迭,最终当当网卖身未遂。市场估计,当前当当年营收100亿元出头,净利润4-5亿元,其中,七成收入来自图书业务。在2015年已实际执掌当当的俞渝对当当的要求是“当当必须稳健,要有盈利的增长”。
当当网的这名女子的母亲,就是通州区2月16日公布的梨园镇北杨洼小区梨园家属院的病例。
刚刚,通州区今日新增病例,即是梨园镇北杨洼小区梨园家属院。
而这名女子的妹妹2月19日在南京公布确诊:东北→ 北京→ 通州→北京→南京,然后在南京坐地铁、出租车、私家车,然后居家未外出,然后不适,然后确诊……
咱们也不能指责这个妹子,毕竟她并不知道自己传染上了。但是,她2月8日在南京的地铁站有1个多小时未佩戴口罩,这还是挺不自觉的。
再有就是,你看看疫情期间,不走亲戚,有多重要?!这个妹子,东北→北京→通州→北京→南京,走了大半个中国,保不齐被别人传染,或者传染别人,这风险多大啊!
此外,集中办公的企业,复工的时候,一定要想好了,真的是所有人都必须去公司吗?
建议还是谨慎一点,除了需要当面一对一处理的业务,其他的都缓一缓吧,你看像当当这样,又全员居家办公了,还搞得人心惶惶。
来源:财新网、通州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05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