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常见问题解答
1、冬病夏治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冬养三九补正品,夏治三伏行针忙”,这是古时中医养生的一个场景,讲的是对于身体虚弱者来说,三伏天针灸、拔罐能起到与冬天吃补品一样的效果。“冬病夏治”的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体质虚寒。自然界存在许多致病因子,古人将之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中寒邪引发的病,多发病于冬季。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腹泻、冻疮等。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摄,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研究表明。穴位贴药后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皮质醇显著提高。穴位贴药通过刺激穴位以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对肺部的有关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直接和间接的调整大脑皮层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机体的反应性,增强抗病能力。
2、3岁的孩子患哮喘可以贴伏贴吗?听说孩子皮肤嫩可能会起泡,可以进行治疗吗?
冬病夏治就是采用发泡的原理来刺激穴位治疗疾病的,您的孩子可以采用此种方法,由于年龄小,贴敷的时间不宜过长,2-4小时即可。1岁以下婴儿由于皮肤过于娇嫩,不耐受药物刺激,一般不宜贴敷。
3、患者正逢哮喘发作期,能贴药吗?如果正在发烧呢?
穴位贴敷是一种冬病夏治的方法,能有效地预防哮喘等病的复发。如遇哮喘正发作是,除了贴药外,还应到内科就诊治疗。如遇发烧,体温高,需要等发烧缓解后再敷贴。
4、贴药时间以多长时间为宜,当天晚上能洗澡吗?
成人敷贴时间一般6-8小时,小儿一般2-4小时。但个人体质不同,如贴药物后自觉局部痒、刺痛的,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如贴药后无任何不适反应的,可适当延长贴药时间1小时或更长。一般小孩及皮肤较嫩薄的人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贴药部位在6小时内不要碰冷水,贴药后2天内不宜冷水冲凉和游泳。
5、如果贴药后出现皮肤上起泡怎样处理?
穴位敷贴药物多为辛辣刺激的药物,比较敏感的患者会出现气泡的现象,甚至泡消退后会留下浅浅的疤痕,这属于正常的现象。气泡时可用四环素眼膏等外涂患处,但如果并发感染要及时到医院看医生处理。
6、错过这四天还能来贴药吗?
可以的。如果因多种原因未能在指定的4天时间来贴药,可以在随后的1-3天来贴药(如:7月12日初伏未能来贴药,可以在随后的7月13日、14日、15日)来贴药,也有很好的疗效。
7、贴药期间,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什么?
贴药期间,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鱼、虾等易致敏食物;忌食牛肉、鹅、鸭、花生、芋头、荔枝和榴莲等及其它等油炸食品。
(来源: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
(责任编辑:张文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