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个很有意义的财富小故事:
故事一
坐上中国船舶的老太太
2006年那一轮牛市中,据说有一位老太太曾经在邻居的怂恿下入了市,她不懂得什么股市趋势,也不晓得什么PE(注释1)的,当时就买了一只叫沪东重机的股票(曾经因亏损而被冠ST沪机),后来这只股票重组后更名为中国船舶。老人觉得中国股市里面造船的股票就那么几家,物以稀为贵是老道理了,这只股票光听名字就很正宗,于是就决定把手头的钱都买造船的股票。
老太太于是以10元每股的价格买了20手沪东重机的股票,一共2万元,之后继续过自己平静的日子,过了一阵子,听邻居说她的股票涨了不少,都翻倍了,让老人把股票赶快卖了,她开户是托人的,买卖是儿子操办的,这会儿要卖股票又找来儿子,但自个儿却把密码给忘记了。要卖股票得带上证件到证券公司去办理密码修改或密码重置,老人嫌麻烦没去办理,这事儿一忙就给耽搁掉了。没想到一年之后,儿子购房需要用钱希望老人给支持一下,这才想起原来买过股票,结果到证券公司一问,股价涨到了280元每股,她的资产涨到了56万。老人这次找回了密码,卖出了手中的股票,笑容满面:“一年时间挣了我一辈子都挣不到的钱!”
这只是一个故事,真假无从考证。但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得到一点启示,老人很聪明吗?她并不聪明,她的成功在于能够认准了自己的目标,同时对手中的资产有信心,又放低了自己预期,再加上能够以平常心对待投资这桩事,不过分过分的担心资产价格的波动。换了是其他人,天天盯着盘面,10元的股票涨到11准抛了,再买一只股票可能下跌,最后2万有可能变成56万吗?我看很难。
不想赔钱就踩最佳买卖点
有的股友屡抱怨:“为什么我买了就套,卖了就涨,股市好像就是有意和我过不去?”这当然不是个别现象。想当初,鄙人刚涉足股市时,就曾有过这类怨言。我想,大凡股民都想必发过这样的牢骚。
其实,不少股民之所以“买了就套,卖了就涨”,炒股炒得事与愿违,不赚反赔,并不是股市有意与其过不去,此实属其炒股心态浮躁,选错了买、卖点,中了庄家设的圈套所致。
至于不少股民之所以埋怨其所持的某只股票“卖了就涨”,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其所持的个股被套后解套心切,看到该股横盘震荡了较长时间,终于企稳后股价有所反弹了,为免受昔日套牢之苦,即使保本也要见好就收;二是见其所持的个股,经过震荡横盘后终于变“绿”为“红”,涨势喜人,唯恐其再掉头下跌,于是,就立马将其抛出,落袋为安,原先还为自己赚了点蝇头小利而沾沾自喜,看到第二天其股价仍在节节攀升,就不由抱怨其股票为什么“卖了就涨”了。以上两种情况所折射出的“卖了就涨”的现象在股市中并不鲜见。
众多股民之所以抱怨其所持的个股“卖了就涨”,究其原因,就是庄家为达到其洗盘的目的,通常在实施“打压”的同时,还常采用拉抬其股价的手法,引诱散户将其较为便宜的筹码拱手让出来,以使其或为之得以解套而庆幸,或为其赚了点小钱而高兴。殊不知,到头来,反被其所抛出的股票选错了卖点而懊悔不已。因为,其“卖了就涨”,卖了后其股价就扶摇直上,导致其少赚了不少银两!而不少股民之所以在庄家的微利诱惑下吃了如此“哑巴亏”,说到底,就是因为其炒股急功近利,患得患失,心态不稳定。
其实,炒股就是炒心态,被套的不是股票而是心态。炒股,只要淡定从容心态好,克服了股市所最能展现的“人性的恐惧和贪婪”的弱点,就很有可能选好你所持个股的最佳买点和卖点,做到在股票持续下跌企稳后择其一个相对较低的价位买入,待庄家拉升其股价将要见顶时,再择其相对较高的一个价位卖出,虽然不可能买在“地板价”,卖在“天花板价”,但终究会选择一个相对较低与相对较高的买点与卖点,也可以说是选了其最佳买、卖点吧。
炒股实践告诉我们:炒股的过程,说白了,就是与庄家斗智、斗勇的过程,也是炒自己的心态,战胜自己的过程。
常胜之道在于运用之妙
交易中,通常会碰到同样的价格形态,走出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导致交易者常常怀疑自己的交易策略:为什么有时灵验,有时又失灵了?甚至百思不得其解。朋友们可能还听过一句话,交易的成功并不在于交易策略本身,而在于运用交易策略的能力。一种优秀的交易策略,并不代表交易可以百发百中,也不意味着交易一定成功,一劳永逸,如果抱着套用一种交易策略就能发大财的想法,不免就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吾道一以贯之。一种交易策略的最大作用,在于提供了一种最基础最根本的交易原则,并贯穿于自己所有的交易之中。 也就是说,只有当价格波动满足了最基本的交易原则或条件,才会考虑参与操作。比如,自己是以突破交易为主,只有当价格开始突破某个阻力时,才会去考虑是否交易,在此之前绝不出手,想都不去想。可见,交易策略首先界定了交易者不能做的范围,这一点比较明确;至于满足了基本原则或条件以后,做还是不做,就要根据自己对价格演变的预期做出深刻的思考与判断。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当价格运行符合了交易策略最基本的条件后,通常会演变出各种各种的表现形式,哪怕再相似的价格形态,由于时过境迁,也会走出不一样的结局,才会出现策略有时失灵,有时见效的状况。问题是如何运用得当,关键就在于对时过境迁的思考、对当下所处环境、细节的思考。如果大家明白对镜智,也就明白了一种交易策略的见效,只适用于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条件,一旦时过境迁,同样的价格形态再次出现时,策略的效果可能就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当然也可能大放异彩。那么怎么才能常常运用之妙,大放异彩,在水无常形中寻求常胜之道?笔者不才,只能从平时的交易教训和经验中悟得半点思考,如果能给结缘的朋友再带来一点启发的话再好不过。
纵向上,明确某一品种当前价格所处的方向与节奏,形态组合等,即清楚当下价格所处的位置,从大局看是否能更容易的发动行情,心中要有个最基本的判断。很多时候,位置决定机会。例如,棕榈油近几个月以来一直保持上涨走势,然后看是处于上涨方向中的上涨节奏还是回调节奏,多头趋势易涨难跌,要明白现在向上更容易发动行情,至少暂时是这样,因为不排除未来转向的可能,那么就要多留意上涨带来的机会操作。
横向上,通盘考虑某一品种的强度在当日所有品种中所处的位置,所谓强度,是指品种上涨或者下跌的强烈程度,最直观的判断,即通过所有品种的涨跌幅榜便一目了然。通常,涨跌幅榜最靠前的品种,在同一策略下,其确定性往往会更高,盈亏比更划算。当然,这只是一种参考,不可因此而盲目的追涨杀跌,如果位置和细节不容许发动行情,即便快速脉冲到涨幅榜前列,也会被快速打回原形。
最终进场的落脚点,还在于对交易策略中细节的把握,对各种机会表现形式反复总结后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不断加深对不同表现形式下价格运行结果的理解。
胆大心细,小心求证。
如何运用CCI来进行买卖判定?
1、当CCI曲线向上突破+100线而进入非常态区间时,表明股价开始进入强势状态,投资者应及时买入股票。
2、当CCI曲线向上突破+100线而进入非常态区间后,只要CCI曲线一直朝上运行,就表明股价强势依旧,投资者可一路持股待涨。
3、当CCI曲线在+100线以上的非常态区间,在远离+100线的地方开始掉头向下时,表明股价的强势状态将难以维持,是股价比较强的转势信号。如果前期的短期涨幅过高时,更可确认。此时,投资者应及时逢高卖出股票。
4、当CCI曲线在+100线以上的非常态区间,在远离+100线的地方处一路下跌时,表明股价的强势状态已经结束,投资者还应以逢高卖出股票为主。
5、当CCI曲线向下突破﹣100线而进入另一个非常态区间时,表明股价的弱势状态已经形成,投资者应以持币观望为主。
6、当CCI曲线向下突破﹣100线而进入另一个非常态区间,如果CCI曲线在超卖区运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开始掉头向上,表明股价的短期底部初步找到,投资者可少量建仓。CCI曲线在超卖区运行的时间越长,越可以确认短期的底部。
7、当CCI指标在+100线至-100线的常态区间运行时,我们不妨使用KDJ等其他超买超卖类的指标来进行研判。
如何从A股3600家股票选出大牛股
“1234”操盘定理中,1是指如何持牛股,2是指观念要正确,3是指看破十个现象,4是指抓热点。
具体讲解下选股步骤
盘后我们怎么去快速选出超短线需要密切关注的票呢?其实选股方法少说也有几千种,我想没有人统计过,我用过许多选股指标,不是选不出股票就是选出一大堆,而且成功率也不高。我说过我是个喜欢折腾的人,折腾指标、折腾预警、折腾选股,经过一些日子实践,针对超短线,总结出一套自己的选股方法,又快成功率又高,现用图文讲解公之于众,算是抛砖引玉吧。
1、选择点菜单里的“功能”--“选股器”--“综合选股”--“实时行情选股”--“换手率”,设置条件:换手率>3,选择周期为“日线”,再点加入条件,最后点选股入板块,然后新建板块名称:“MACD选股”,点确定,这样换手率大于3的票就选出来了,目标缩小到186个股票。
2、“指标选股”--“趋势型”--“MACD”,设置条件:MACD>0,点“改变范围”--“MACD选股”,选择周期为“日线”,再点加入条件,最后点选股入板块,然后新建板块名称:“M1”,点确定,将日周期的MACD大于0的股票选入到M1板块,目标缩小到52个股票。
3、重复第2步,只是改变范围要选“M1”,选择周期为“60分钟”,将60分钟的MACD大于0的股选入到“M2”。这样就将60分钟周期的MACD大于0的股票选入到M2板块,目标缩小到45个股票。
4、再重复第2步,只是改变范围要选“M2”,选择周期为“30分钟”,将30分钟的MACD大于0的股选入到“M3”。这样就将30分钟周期的MACD大于0的股票选入到M3板块,目标缩小到43个股票。
5、“指标选股”--“超买超卖型”--“KDJ”,设置条件:J>D,点“改变范围”--“M3”,选择周期为“日线”,再点加入条件,最后点选股入板块,然后新建板块名称:“K1”,点确定,将日周期的KDJ的J大于D的股票选入到K1板块,目标缩小到20个股票。
6、重复第5步,只是改变范围要选“K1”,选择周期为“60分钟”,将60分钟的KDJ的J大于D的股选入到“K2”。这样就将60分钟周期的KDJ的J大于D的股票选入到K2板块,目标缩小到18个股票。
7、再次重复第5步,只是改变范围要选“K2”,选择周期为“30分钟”,将30分钟的KDJ的J大于D的股选入到“K3”。这样就将30分钟周期的KDJ的J大于D的股票选入到K3板块,目标缩小到18个股票。大概看一下,去除不合符上面选股条件的,最后选出14个票,盘中关注。
K3板块就是我们需要的自选,别看步奏多,熟练后点来点去非常快,我一般选股不会超过3分钟,而且成功率不错的,不管用什么股票软件。这也是我每日复盘的一个内容,选出票后再仔细分别出重点关注票。
要做短线,就不要买短线还在下跌的股票,这样选出来的股票,属与强强联合型,保证有你满意的股票,当然剩下的股票本不多了,再次甄别会很快,最后就看你甄别的能力和盘中买点的把握了。
何为顺势?——在上升趋势中做多; 在下跌趋势中做空; 在震荡区间顶部做空、底部做多。
大趋势像是遛狗的主人,他走的比较慢;狗就像中短期的走势,活蹦乱跳,有时候跑过头,又会回来找主人一下,然后再去东闻闻、西嗅嗅。最后你会发现,其实狗不会离开主人太远。
不论是基本派还是技术派,很多的投资人,都因为过份注重而逐渐流入短线跟短视而不自知,这是很危险的。你可以做短线,但是不可以短视。你可以注重细节,但不能忘记大纲。
学习交易,就如同连接自行车的链条,自行车要走,链条肯定要完整,要是缺一节,车肯定骑不走,交易的一条条岔路,相当于车的一节节链条,学做交易,交学费买一教训,最后将一个个链条穿起来,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车才能骑得走。如果你认为买了一个教训,就能盈利,那就错了,你仅连接了一节链条。
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对象不易,找到正确的东西并且良好的时机来临时敢于行动更不易,行动后能够耐心的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最不易。第一个不易是因为学识和专业素养的门槛,第二不易是因为知行合一的障碍,第三个不易是品性的缺陷。长期的超额收益却要求这3者的结合,投资之不易正在于此。
人最欲得到时,他多半会失望的。在投机中一个害怕失去机会的人,就会错过机会,人性往往这样,太专注于害怕失去机会,就会忽略或不清楚自己需要怎样的机会。常言道急功近欲速不达。一位真正的投机者应该知道按照自己的想法判断来采取行动,而不是按照期待采取行动,这就是投机者的勇气与意志。
市场充满了无穷的诱惑与陷阱,对应着人的贪婪与恐惧。单纯停留在技术的层面,最多就是一个交易机器,最近即使能在市场中得到一定的回报,但这种回报是以生命的耗费为代价的。投资市场最终比的是修养与人格及见识,光从技艺上着手,永远只能是匠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高手。
守不住仓的原因:A,看钱,而不是市场。B,看不出方向。C,自作聪明的想打差价。D,因为有利润了,所以随便丢掉头寸。
趋势与振荡:大多数人的做法是假定当前所操作的品种是有趋势的,然后设法追随趋势。其实最好先假定所操作的任何股票都是振荡的,然后考察其是否存在趋势,或者有没有发展成趋势的倾向。一旦确认趋势,就假定所有的转向都只是调整,每一次调整都是再次加入趋势行列的好时机,直到趋势结束。
所有股票,都是趋势行情占大约30%,而横盘震荡占约70%,这必然导致趋势型指标在行情横盘震荡时产生大量的连续亏损,此后,才能抓住一波大的趋势行情。但人的天性总是在系统出现不断亏损时感到恐惧,并且由于恐惧不敢紧紧跟随系统信号操作,甚至开始怀疑交易系统,终止交易。
投资是一场战争,主力为了混淆投资者的多空思维,常常在上升趋势中大幅打压价格,甚至不惜以跌停板来混淆投资者的思维,让大多数意志不坚定的投资者怀疑系统,怀疑趋势。等大多数人平仓出局后突然拉升股价,让投资者面对高高的价格悔恨莫及且不敢追高,即使敢于追高的投资者也会因此提高交易成本。
股市绝非赌博靠运气,大家要不断总结学习,只有深刻的了解市场,理解股市的规律,才可以长期生存。关注微信公众号:财经大护法(NY60098),提升盘感,让你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助你更好的获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8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