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因此,如何引导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让孩子有素质有教养,是现如今很多家长都需要重视的一件事情。
宝妈坐车被辱骂,孩子暖心安慰
林女士怀二胎没多久,趁着行动还方便就带着自己五岁的女儿外出玩耍。
回家时母女俩坐上了公交。还没坐稳,公交车就发动,林女士的女儿一个趔趄额头磕到了窗户,便哇哇大哭起来。
结果站在一旁的大妈不乐意了,开口就指责林女士没教养,不会教育孩子。林女士瞬间觉得尴尬,急忙道歉然后哄女儿。
不一会儿,女儿停止哭泣,带着哭腔跟自己的妈妈说:"妞妞不哭了,妈妈别难过。我要保护妈妈和妈妈肚子里的弟弟。"听着女儿懂事的安慰,林女士眼眶忍不住泛红。一旁的大妈听了孩子的话,顿时羞红了脸。
林女士的女儿懂事又暖心,同时林女士也没有同大妈争执,而是选择道歉,这是有素养的体现。
可以说,孩子的善良懂事跟父母的家庭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应当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道德榜样,这样孩子才会更好地在人生道路上前进。
如何让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
- 教会孩子讲礼貌
家长应当告诉孩子,讲礼貌是一种教养,同时也应当成为一种习惯。孩子讲礼貌的问题,应当从小时候培养。
家长可以从小教孩子一些讲礼貌的方式,例如:见到长辈要问好,不随意冒犯他人等。碰到孩子有不礼貌行为时要及时制止并且进行教育,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
- 让孩子懂得尊重
有教养的孩子,应当是尊重他人的人。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会换位思考,替别人考虑,同时也能够以平等之心对待他人。
父母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要通过自己行为的示范性作用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尊重,逐渐孩子也会模仿家长的这些行为。
- 要求孩子守规则
从小教会孩子什么是规矩,什么是底线,对孩子百利而无一害。生活中,很多东西都需要人们去遵守规则。
例如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在公众场合大吵大闹等。孩子只有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可为什么是不可为,才可以更好在生活实践中塑造自己的三观。
- 父母做好示范作用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行为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因此,父母要做好示范作用,不能一昧要求孩子去做而自己却做不到。真正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从父母到孩子都明白什么是教养,什么是文明素质。
父母一个小小的举动,可能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家长都应该明白一点:言传身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我是奶果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8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