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疯掉?那是你不知道他手中权力将会有多大

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疯掉?那是你不知道他手中权力将会有多大

科举制度在中国曾经沿袭了近两千年,从隋朝开始建立,经过唐朝的完善,后来逐渐发展到了顶峰。客观地说,科举制度对封建社会而言,确实培养了不少人才,这些人为国家的稳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在古代历来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士族阶层,地位还是很高的。因为他们是古代官员的储备,古代整个国家机器运行者们,基本都是从他们里面产出来的。

而从士族阶层跨越到统治阶层,则需要经过一场非常残酷的考验,这个考验就是科举考试。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非常严格的,而且层层选拔,选到最后也只有那么几个人会脱颖而出。

范进中举的故事大家都听过,范进是《儒林外史》中塑造的一个人物,人物所在的朝代为明朝。据说,这个范进从懂事开始就一直在读书考试,前面都还行,还算顺利,但是到了考进士这个环节的时候,卡住了。一直考到50多岁,都考不上。

范进也因为一直考不上,饱受乡里耻笑,大家都觉得他魔怔了,就连他的老丈人都非常地看不起他,常常骂他好高骛远,就知道做白日梦。

谁曾想,这个范进一直的坚持感动了上天,最后还真的考中了举人。一激动,范进竟然开心得疯掉了,疯疯癫癫的到处喊自己考中了。

大家都以为是他一直落榜,神经出现了问题,指指点点的在嘲笑他,他的屠夫老丈人,还打了他一巴掌。这一巴掌倒是把范进打醒了。

让众人没想到的是,范进真的考中了举人,因为官家的消息已经送到了范进的家乡。这下子,范进的乡亲们都惊讶了,惊讶之余,立刻过来拍马屁。

一时之间,范进那个天天漏风的家车水马龙,有钱的送钱,有房的送房,没钱没房的送了一大堆蔬菜。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范进的乡亲们转变会那么大?范进为什么知道自己中举之后,为什么会疯掉?

其实在了解了明朝科举制度之后,也就能理解了。明朝的考试分为三级,首先是县一级参加考试,考试通过之后成为秀才。成为秀才之后,见到县太爷就不用下跪了,这是很高的一个地位。

成为秀才之后可以参加乡试,也就是省考,每三年一次的考,通过这次考试之后就会成为举人。中了举人之后,地位就已经很高了,范进当时就是因为考中举人才开心得疯掉的。

举人之后就是会试,会试是到京城考的,能够参加会试的基本都是各省的精英。再然后就是殿试,各省才子角逐状元之名。

古代科举考试,越往上越难,基本上乡试是个分水岭,即使考不上状元,能够拿个举人的名头,那么在自己的家乡也是具有很高的地位的。

以范进为例,后来他又陆续参加了会试,经过层层选拔,终于吃上了皇粮,成为了朝廷正三品大员。至少也是相当于今天的厅级以上的级别了,能不让范进这个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人激动和兴奋吗?

话又说回来了,举人到底是什么官呢?实际上,举人什么官都不是,举人只是一个功名,但是他有做官的潜力,而且有做大官的潜力。所以当地的人对于举人都很尊重,一方面是因为举人在全国来说都不算多,更不要说当地了。

可能一个地方也就一两个举人,另一方面,既然这是一个潜力股,当地的富商官员,肯定也是愿意结交他们的,万一哪天飞黄腾达了,好处自然少不了。

如果非要说一个官职与之匹配的话,举人在古代的地位可能与今天的副处级差不多,因为再往上走两步就是厅级了。当然这也就是一个比喻,举人不是官,只是一个功名而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7937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