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拆除的中国著名古建筑,这些中华文明的结晶,每一个都无比惋惜
文/双姐旅游
中华文明留下的文物古迹非常多,很多都是中外文化融合的结晶,但是发展到今天却是少的凤毛麟角,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被拆除,曾经的身影也消失在遥远年代,剩下的只有文献和影像。
青砖黛瓦
如诗如画
烟雨楼台
似从梦中来
绝美诗意
中国古建筑
美到骨子里……
图为1955年被拆除的北京庆寿寺双塔
1955年被拆除的北京庆寿寺双塔,生于1257-1258年间,已经有800多年历史,修西长安街时永远 消失。
图为1954年被拆除的北京地安门
1954年被拆除的北京地安门 ,他是北京皇城四门之一。
图为1960年拆除的天津南运河边的敕建大王庙
1960年拆除的天津南运河边的敕建大王庙,建于1746-1751年间,镇水之用,大王庙的主神是金龙四大王。
图为1952年被拆除的长安右门
1952年被拆除的长安右门,昔日长安左门称作"龙门",长安右门称"虎门",每年阴历八月中旬,刑部在西千步廊举行"秋审"。死罪犯人从南门洞入听审,然后与该年的冬至日砍头,也是过此门入广场。
图为1970年被拆除的开封二曾祠
1970年被拆除的开封二曾祠,河东河道总督许振玮为纪念其乡试恩师曾国藩而建。因祠内祀曾国藩和曾国荃,故名二曾祠。二曾祠规模宏大,分东西两大院落。中间双脊建筑为瓣香楼。
嘉兴三塔旧照
嘉兴三塔,嘉兴古代七塔八寺之一,原茶禅寺前,最早建于唐代,在清光绪二年重建,拆除于1971年。现又重建。
拆除于1963年的南京通济门
南京通济门,建于1386年,拆除于1963年。
图为被拆除的镇远邹泗钟祠牌楼
镇远邹泗钟祠牌楼,拆除于1960年-1970年。牌楼为六柱五间三层重檐庑殿塔式牌楼,门楣上方竖刻“敕建邹太常公祠”楷体石额,曾是镇远最雄伟的牌楼。
图为2003年被拆除的成都锦官驿
2003年被拆除的成都锦官驿,从汉代起四川就因蜀锦闻名天下,官员把织锦工人集中起来,由锦官进行管理,因此成都别称“锦官城”。锦官驿顾名思义是供锦官们居住的客栈,一些商人赚钱后在锦官驿周围便建起了一排排具有川西特色的独门独院老宅,形成了后来的锦官驿古建筑群。
图为1952年被拆除的兰州雷坛河握桥
1952年被拆除的兰州雷坛河握桥,它建于明永乐间,为兰州八景之一“虹桥春涨”,因城市建设拆除,当时许多地方绅士出面阻拦未果。握桥建造方法特殊,在两岸堤坝插木,挑梁凌空对握,河中无柱,不惧水冲之患,称得上是建桥史上一次技术革命。
拆除前的昆明金马坊
昆明金马坊,拆除于1960年-1970年,现在金马碧鸡坊是1998年在原址按原风格重建。
拆除前的杭州鼓楼
杭州鼓楼,最后一次消失于1960年-1970年,现鼓楼为当代重建
拆除前的赣州八镜台
赣州八境台,拆除于1960年-1970年。现存的八境台为1984年重建
图为1958年拆除的邯郸彭城东阁
1958年拆除的邯郸彭城东阁,亦称玉皇阁,阁上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彭城是瓷都,不知是否因此而摆了好多坛罐,有人读出了城门所挂的牌匾是“寅宾出日”意为恭敬地迎接初生的太阳。
图为1960年拆除的阳和楼
1960年拆除的阳和楼, 曾是河北古城正定的主要象征,建于金末元初,阳和楼横跨正定城南门外观内南大街上,下为重台,砖台下开两券门如城门,左右各一,行人车马可以通行。
图为1959年兴建水库而沉入千岛湖湖底的浙江古淳安城和古遂安城
1959年兴建水库而沉入千岛湖湖底的浙江古淳安城和古遂安城。这座古城古淳安城和古遂安城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00年前。1959年淳安、遂安两县29万人移民他乡。从此,这两座历史悠久的浙西县城,悄然"沉入"了碧波万顷的千岛湖底。其它任何古建筑都可以重建,而这座古城将永远无法复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63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