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纽约邮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2月10日与美国各州州长举行财政会议,在会上,他除了对美国经济表达乐观和自信外,还预测了新冠病毒引发肺炎疫情的结束时间——今年4月。
特朗普 资料图,新华社供图
特朗普在会议上发表讲话说:“对于我们关心的这个病毒,很多人都认为它们会在4月消失,因为到时候天气就热了,温度高了,一般而言,高温会杀死这样的病毒。”他接着说:“我们(美国)现在的情况还好,我们确诊了12例,他们大都情况不错。”
另据法新社报道称,特朗普的这番预测和美国高级卫生官员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2月7日受访时曾称,人类现在对新冠病毒知之甚少,所以做出任何预测都是不明智的。
福奇说,抗击疫情的最佳结果是中国控制住疫情,并阻止国际传播。但他指出,即使中国控制疫情,疫情还会继续在没有能力追踪密切接触者和隔离新病例的其他国家扩大。
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1月31日发表的一篇论文也曾警告说,即使中国在4月控制了疫情,病毒仍可能在今年下半年继续在全球传播。
网友评论
延伸阅读
外媒观战“疫”,更感到“宅经济”“云办公”背后的中国力量
中国正在全力以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除了一线人员不分昼夜奋战,广大中国民众也都在为战“疫”尽一份力:响应号召,“宅在家里为国家做贡献”。
民众虽“宅”,但社会经济运行并不止步。近期,一些外媒在跟踪报道中国疫情发展和防疫措施的同时,也关注起中国“宅经济”“云办公”等现象。
快递小哥撑起“宅经济”半边天
“疫情暴发冲击了旅游、酒店餐饮等行业,但也催生了更多对短视频APP、网络游戏等在线服务的需求。”
路透社9日在一篇报道中提到,“生鲜配送企业的业务也在增加,因为大多数宅在家里的人们需要购买这些生活必需品。”
2月9日,志愿者在浙江杭州一家农业公司按照网上平台订单准备为当地居民配送各类蔬菜、禽蛋。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路透社援引京东的数据报道,京东旗下生鲜超市7Fresh的蔬菜、鸡蛋、大米销量每项平均都比去年春节期间增长约三倍。
在这篇题为《中国快递员顶着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城市供应》的报道中,这家外媒关注到支撑起“宅经济”的一个群体:快递小哥。
报道的主人公叫郭强(音译),今年29岁,是京东到家一名快递员。春节前,他回到河南老家,一年一度难得与家人团聚,共庆佳节。但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看着疫情消息,他自愿回到北京的快递岗位工作。
“这是为了工作,为了生活,也是为了对社会做一点贡献,实现一点个人价值。”他一边说着,一边把包裹装到自己的电动车上,并核对送货地址。
路透社报道说,正是像郭强这样数以千计的中国快递员,保证了物资能运送到很多隔离在家的居民手中。
世界最大“居家办公实验”
本周开始,中国各地陆续返岗复工。依靠一些互联网公司开发的在线办公软件,不少企业开启“云办公”模式。
德国《商报》6日以《不寻常的日子: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经济运行》为题报道,大多数企业成立了危机应对小组,为假期后的复工做好各项准备。最常见的措施包括为所有员工提供充足的口罩并监测体温。
报道援引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执行董事西蒙娜·珀尔的话说,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预计大多数企业将完成“软启动”,因为并非所有员工都能回归岗位。德意志银行、香港汇丰银行等企业已允许职员在家工作。
日本不少媒体也关注到这一现象,称疫情让居家办公从“可以做的事”变成了“必须做的事”。
用日媒的话说,随着各地企业节后开工,中国“很有可能展开世界最大规模的居家办公实验”。
一切为了战“疫”
彭博社日前发表题为《疫情挡路,中国如何保障14亿人吃上饭?》的报道说,中国政府已迅速为必需食品和医疗物资开辟“绿色通道”,力求保障物资供应、平抑物价。
报道说,北京超市内,新鲜蔬果一度很快售罄,如今已货架满满。一名50多岁女士在北京南部一家超市内告诉彭博社记者,“我们现在不担心了,我们能买到需要的东西。”
疫情当前,每个人都在努力。
无论是听专家的话用“宅”把病毒“闷死”的“土办法”,还是依托于自身互联网优势保证居家隔离的“新办法”,无论是快递小哥为千家万户送去生活必需,还是各地对物资供应的全力保障,说到底,一切都是为了战“疫”。
正如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说,中方采取的措施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人民,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
再一次,向每一位战“疫”一线的人员致敬!
向每一位为全民防疫做出了贡献的快递、外卖小哥致谢!
向每一位“云办公”的你,致意!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环球时报、新华社、网友评论
流程编辑:TF032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63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