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的家长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跟孩子讲道理讲不通的时候,孩子会变得比以往更加的固执,需要孩子变通的时候,孩子还会出现比较抗拒的姿态,在孩子心中,他认为原本就决定好的事情是不需要变动的,也不能变通,要是听爸爸妈妈的话,可能就会偏离学校老师想让他们前进的正确轨道。
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对于老师说的话深信不疑,对于老师下达的通知命令必须实打实地执行。之前有一次,老师跟全班同学说第二天要穿短袖校服来上学,但由于天气温度骤降,孩子妈妈就想给孩子换成厚实一点的衣服,没想到的是,对妈妈的这个行为,孩子硬是不从。最后,孩子还是穿着短袖去上学了,然后还感冒了。对此,我这位朋友也是非常的头疼。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如此不懂变通呢?
第一、思维定势造成的结果
孩子不懂变通可能是长久的思维定势造成的结果,由于长时间使用单一的思维做事,若是突然有其他不同的思维加入进来,孩子也会感觉不适应。就以我们熟知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为例。为什么只有司马光才能想到砸缸来救人呢?可能就是因为其他的孩子已经被缸只能装水这种思维定势所限制,也就导致这些孩子在面对有人落水等突发状况时,会显得不知所措。
第二、孩子觉得老师说的话是不可违背的。
对于孩子来讲,除了父母,学校里的老师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群,而自己的在校表现都和老师的评价息息相关,因此,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只有听老师的话,并且不违背老师下达的指令,才能让老师对自己觉得满意,自己的在校表现才能越来越好,只有在校表现越来越好,爸爸妈妈也就会对自己越来越满意。而且在孩子去上学的时段里,家长也会经常对孩子说:“在学校,要记得听老师的话”。长此以往,除了性格特别倔强的孩子,大部分的孩子就会形成老师的话是不可违背的意识。
固执有时候也会变成一种缺点,因此,当我们发现孩子变得过度固执的时候,就需要引起重视。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家长解决这个问题呢?
那么今天就得来跟大家分享转向思维这个概念了。
第一、转向思维的概述
转向思维,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转变孩子固有的思维方式,让孩子慢慢从固有的思维定势里解脱出来,而转向思维的合理应用会让孩子慢慢学会变通,学会根据实际的情况而改变自己的做法。
第二、转向思维的应用
转向思维不仅仅能在生活上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加的灵活,同时转向思维还能应用在学习的方方面面,像数学里经常做到的规律题或者推理题就需要用到转向思维,而能够熟练利用转向思维的孩子在面对需要跳脱出固有思维的拓展题时,也能更加游刃有余地解决,成功解答拓展题的孩子还能从中获得更为强烈的愉悦感。
既然转向思维可以改善孩子不懂变通的小缺点,又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那么作为家长的我们又应该怎么教会孩子的转向思维呢?
第一、家长本身要具备转向思维
在教会孩子转向思维之前,需要家长本身保持平和的情绪状态。在沉着冷静的情况下,才能面对孩子处于固执的状态时仔细地思考,通过给孩子展现不同的处理方式让孩子明白很多时候,同一件事情可以有更多的不同的处理办法,而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改变的只是我们选择的途径,所以如果父母想要教会孩子转向思维,首先就需要自己转化原本的固有思维,在给孩子直观地展示解决路径的过程中,达到我们的目的。
第二、不要替孩子安排事情的步骤
父母如果想要孩子学会转向思维,就不要用既定的模式去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而是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寻,让他自行选择适合他的步骤。作为家长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完成之后再告诉他们爸爸妈妈一般会采用的步骤,这样就能让孩子知道在到达结果的漫长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路径。就像我们都知道数学题目的答案只有一个,但是方法确实会有很多种,所以我们尽量不要孩子按照我们的固有思维来解题,而是让孩子慢慢体会找寻解决方法的快感,然后才能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第三、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孩子出现固执不变通的情况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在生活中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孩子会认为听到的都是对的,都是真理。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虽然说有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但是因为缺少与我们的沟通,就会觉得爸爸妈妈说的都是对的。但有时候家长也会正话反说,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时候,还会用上激将法。所以说如果父母与孩子缺少沟通的话,孩子也会误以为我们说的话还是正确的,也就会导致我们的孩子会变得非常固执。
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如果想要孩子学会转向思维就要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教会孩子树立孩子解决一件事情能有多种方案解决的正确意识。如果是动手能力强的家长还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搭积木的方法来让孩子对转向思维有更深的体会,比如说使用同样数目的积木,合理应用转向思维就可以让积木在我们的面前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间处理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第一时间想到不同形态的积木,也就能想到转向思维。
如何将转向思维熟练地运用于生活当中,还是每个家长需要考虑到的一个问题,转换思维是需要长时间的努力的,因此希望各位家长可以保持平和的心态,慢慢教会孩子哦。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45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