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以前是校长,爸爸以前当过代课老师,这样看起来我从小生活的家庭,马马虎虎也算得上是书香门第吧。
爷爷和爸爸的爱从来都是默默无闻,带着老师独有的严肃。
在他们的熏陶下,我的性子也总是淡淡的,不矫情也不会撒娇。
妈妈从小时候在我脑海里的存在,印象中只有离开的背影。
她拿着大包小包离开,我假装不在意,过后,窝在自己的小房间,无声的流泪,内心呐喊“为什么不可以多陪我一段时间”。
时间久了,见面的次数也不多,那时候也没有手机,没有视频通话,只是偶尔接到电话,感情好像也没有想象中的炙热。
只是偶尔听到她的声音,透过电流传到耳边,感觉有点温暖。
小时候,喜欢过年。
因为她会回来。
小时候,也讨厌过年。
因为她呆了一段时候就要离开。
我很开心,她回来的时候会给我好多吃的穿的。
我也会难过,在放学的路上,同学们的妈妈都会来接她们的孩子,朋友们也会给她们的妈妈介绍我,说,看这是我朋友。
我也想跟妈妈介绍我在学校的朋友呢。
她,不知道,也没空知道。
日子久了,慢慢长大了,他们说我懂事了,变得更加内敛。
情绪不再外露,逢年过节后,看到她离开的背影也不是那么悲伤了。
今年二十二岁了,读大学了,似乎是想弥补年少的遗憾。
妈妈每年暑假都会喊我来她工作的城市陪伴她。
她觉得我是应该懂事了。
把她这些年的不容易一股脑都倾倒给我。
现在有了手机,有了微信,有了视频电话。
我们的联系更多了。
她跟我说,对不起,小时候没有陪在身边,她也是身不由己。
我说,我懂,我理解。
我渐渐地以另外一种方式在她身边,是她的朋友。
她说,她这一辈子就这样了。
大半辈子一个人在外,很孤独,很累。
她不是很会做饭,她说想和我一起出去旅行。
我说好,然后我们一起去了杭州,她说孩子以后就到这儿发展吧。
我说,好。
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总有人负重前行。
我真的很理解妈妈,二十多岁的年纪,在媒人的介绍下,与一个家世还不错的男子结婚,本以为以后就是相夫教子,奈何所嫁之人甚是无能,偏要她一个弱女士成年累月在外拼搏。
她无奈,她累。
但我,就应该为这一切来承担所有的负能量吗。
她常说,为什么她这一生就如此苦,为什么她偏偏活成了这副模样,为什么别人那么幸福潇洒。
她的圈子太小了。
跟她在一起太累了,之前的那些小确幸都被更强大的负能量掩盖。
我尝试着不断地去开导她,虽然我的实战不够,但是理论充足。
很多时候不如揣着明白装糊涂。
我说,你如果这么累,跟爸爸分开吧,你们从结婚就没有感情,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次,也不经常一起生活,你们之间没有爱,你们在一起只是抱怨。
她说,我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我不想了,就这样熬过去吧。
生活不易,愿我们都可以过上想要的生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4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