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此轮疫情,日本为啥这么卖力帮中国?

此轮疫情,日本为啥这么卖力帮中国?

在此次疫情中,日本政府和社会对中国的实际支持,确实让中国民众在大感意外的同时也倍感温暖。但,日本此次的态度究竟是天性使然还是局势所致呢?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就刊文认为,日本帮助中国,除了人道主义之外,也有其利益的考量。

●日本进入“支援时间”

2月4日,在外交部举行的网上记者会上,有记者就询问:“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我们注意到,很多日本网友不约而同聚拢到中国驻日本使馆社交媒体账户评论区,给武汉加油,给中国打气,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我也看到了有关报道,非常感动。此次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给予了中国很多同情、理解和支持。疫情一发生,日本政府就表示将全力协助中国抗击疫情。日本政府和日本许多地方、企业主动向中方捐赠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防疫物资。”

她接着说:“一些捐赠给武汉的物资包装箱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我还从网上看到一些照片,在日本的一些药妆店,可以看到‘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标语。东京晴空塔专门点亮了红色和蓝色,为中国武汉抗击疫情祈愿和加油。针对个别国家出现的极端歧视性言论,日本厚生劳动省官员在记者会上表示,‘坏的是病毒,而绝非是人’。我还听说,有日本学校给学生家长写信,教育孩子们不要带着恶意去谈论中国武汉。”

但华春莹还没有讲完,她接着说:“我想很多中国网民和我一样都注意到了日本人民这些温暖人心的举动。在当前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我们对其他国家人民给予中国的同情、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铭记在心。病毒无情人有情。疫情是一时的,友情是长久的。我们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全力争取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早日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与各国人民继续开展友好交往。”

其实,早在1月23日,安倍就公开表示,要全力支持中国抗击疫情。

在和王毅通电话时,日本外相茂木敏表示,遇到困难时倾力相助的朋友才是真朋友,日方愿同中方一道,共同应对疫情威胁,向中方提供全方位支持帮助。

日本随后撤离在武汉的侨民,但飞机空着飞往武汉?日本政府最后拍板,随机装满日本政府援助的口罩、防护衣等物资。日本外务省宣布,一批空运的支援物资于1月29日转交中方,涉及约1.5万个口罩、5万双手套、8000副防护镜、2000个医用口罩以及个人防护服50套。与武汉结为友好城市的日本大分市政府也寄去3万个口罩,日本水户市则向其友好城市重庆市捐赠5万个口罩。

△2011年3月15日,清华的学生在捐款。

△2011年3月17日,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的学生在为日本地震灾区捐款。

●日本大地震中的“中国援助”

与此同时,在“日本派包机赴武汉支援物资”的相关报道下,很多日本网友表示支持政府决定,甚至还有网友呼吁:“有多余的地方再运些泡面过去吧。”还有网友想起,在日本遇到危急情况时,比如“在日本大地震时,中国有很多人为日本捐助了物资。现在难道不是报答的时候吗?”

的确,每次重大灾难,无论是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还是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中日两国都立刻伸出援手,都赢得了对方的尊重和敬佩。

以2011年日本地震为例,当时中国也是竭力给予帮助。据新华网报道,2011年3月12日,中国政府宣布向日本政府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首批救援物资包括毛巾被、帐篷和紧急照明设备,于3月14日通过空运交付日方;3月13日,15名中国国际救援队员赴日本地震海啸灾区实施人道主义救援;3月24日上午,搭载中国援日救灾泵车的国际客轮“苏州”号抵达大阪港国际渡轮客运站码头;应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要求,三一重工紧急向日方免费捐赠救灾泵车,并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3月28日,商务部披露,中国援助日本的第二批救援物资28日下午从北京启运,此批物资包括6万瓶矿泉水和325万副橡胶手套,共计96吨、473立方米;3月29日中午,中国政府向日本政府无偿援助的1万吨汽油和1万吨柴油从大连港启运;3月29日,中国红十字会向日本红十字会提供累计2600万元人民币的人道援助,善款将分批提供给日本红十字会……

●日本也有自己的考量

总的来说,日本政府和社会在此次疫情中对中国的实际支持,确实让中国民众在大感意外的同时也倍感温暖。但,日本此次的态度究竟是天性使然还是局势所致呢?

事实上,除了人道主义之外,也有其利益的考量:对日本来说,中国此时爆发疫情实在太不利了。

2020年对日本来说十分特殊,今年日本将举行东京奥运会。1964年,日本承办的第一次奥运会曾经助推日本开启了经济高速腾飞的时代,日本人开始有了新干线、电视机、私家车,很多日本人对幸福生活的记忆就是从那一年开始的。

2020年7月,日本相隔半个多世纪将再次承办奥运会,日本上下都期望日本社会、日本经济借此契机出现一个新奇迹,一些日本人甚至把这一次的东京奥运会称为“国运再开”。

疫情爆发后,日本的旅游业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冲击,日本旅游业协会预估,从1月27日到2月底,有40万名中国游客取消日本行。这还只是团体游客,不包括自由行和邮轮游客。按照自由行游客占据50%以上的状况,未来一个月中,取消来日旅行的中国游客,至少超过70万人。

2019年,中国访日游客(不含港澳台)为959万人,消费总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占据所有海外访日游客消费总量的36.8%。中日两国政府日前刚刚达成的共识,借东京奥运会把中国访日游客总数提高到1400万人。日本政府和民间都摩拳擦掌,想借奥运之机大赚一笔,不想正在此时碰上了疫情。

面对这种情况,日本目前能采取的最优策略就是在控制好本国疫情的基础上,全力支援中国,期望中国尽快度过这一难关。

●链接|“风月同天”和“与子同裳”,到底啥意思

日本为武汉送来了亟需的物资,同时在物资上写上了两行祝福,一则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则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很好理解,基本就是字面意思的直译:谁说没有衣服,我们同穿那战裙(衣服),寓意也是最普通的同甘共苦。

这首《无衣》出自《诗经·秦风》,全诗也很简单: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在两国交往时,使用《诗经》源自我国春秋时期,这种技能是“士”的基本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储备。因为当时人们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者目的的时候,甚至重大外交场合,都会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来把话说的更委婉、更高明、更文雅,让听的人更容易接受。

日本商人捐献给武汉的物资上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虽然只用到字面含义,但也是一种优雅的表达方式。

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给武汉高校的支援物资上,也有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个境界就比“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高出很多。

因为这八个字虽然不如诗经久远、有名,但对中日交流更有深切含义。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话是隋唐时期日本著名的政治家长屋亲王说的。

长屋亲王,约生于684年(天武天皇十三年),卒于729年(神龟六年),是天武天皇之孙、高市皇子长子。作为皇族、公卿,长屋亲王是日本奈良时代日本政界的重量级人物,后来死于政治斗争。

众所周知,隋唐宋时期,日本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遣遣隋使、遣唐使、遣宋使来中原学习,其中长屋亲王就是遣唐使有力的推动者。

长屋亲王就曾多次委托遣唐使向唐朝僧侣转赠礼物。当时长屋亲王动用全日本的绣衣工匠制作了一千件袈裟,而上面就绣着这八个表示渴望文化交流的汉字。

全诗共有四句: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长屋亲王的这首诗被收录到了《全唐诗》,书中题注:

明皇时,长屋尝造千袈裟,绣偈于衣缘,来施中华。真公因泛海至彼国传法焉。

中日友好交流的代表人物鉴真和尚就是见了此诗萌生了东渡传法的愿望。(来源:新华网 王春华/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王昱/文、环球网 刘洪/文、10点一页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2676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